分节阅读 200(2 / 2)
“伍先生谬赞。”孙元起有些汗颜:小册子中正确的部分,是一百年来人类对抗传染病的经验汇总;至于错误的那部分,那是自己记错了。
伍连德翻完之后,对小册子大加赞许:“不用修改,直接就可以作为培训的教科书,作为防疫的指导方针也问题。反正我没有看出什么不恰当的地方,如果实践中出现偏差,可以再调整修改的。那我的第二项工作呢”
孙元起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第二项工作是在培训后,带领医生、看护及部分志愿者到本次疫情的重灾区哈尔滨,短期内迅速建立一所包括消毒室、候诊室、隔离室、检验室、治疗室、太平间、焚烧炉等在内的大型传染病医院,同时接诊鼠疫患者。”
鼠疫分为淋巴腺鼠疫、肺鼠疫、败血性鼠疫三种。其中,未治疗的腺鼠疫致死率最低,为5060;其次是肺鼠疫,未经治疗的死亡率高达95;至于败血性鼠疫,未经治疗死亡率是100。由此可见,鼠疫的致死率非常高。正因为如此,历史上三次鼠疫大流行,每次都要死上千万人。
在清末,治疗鼠疫的抗生素还没有出现,只有昂贵的血清疗法。得了鼠疫,基本上就被判了死刑。让一位生活无忧的博士,为了某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崇高荣誉,去拿自己的生命赌博,伍连德会愿意么
谁知伍连德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个也没问题。第三项工作呢”
孙元起楞了一下,才说道:“第三项工作,是经世大学药物系的研究人员一起,寻找此次疫情的传染源,分析病菌的特性,争取发现医治的特效药或者治疗手段。”
伍连德踌躇地说道:“这可能要解剖病死者的尸体”
“悄悄解剖,不要声张,出了事我兜着。”孙元起自然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没问题要我什么时候动身”
“越快越好”
第二四零章不识庐山真面目
搞定伍连德之后,孙元起不敢在天津多做耽搁,立即乘车前往300公里外的山海关。
为了防止疫情南下,山海关到天津的火车早已停开,正好征用来运送各种抗灾物资、人员。火车一列列从天津站开出,似乎较平日还更忙些。鉴于紧急时期火车运力紧张,孙元起没有让挂独立的花车,而是要了一间包厢,坐在里面梳理各种事情的头绪。
如今杨度留在北京搜集朝野消息,章士钊在山海关接受粮饷人员,连一向不理事的刘师培、林纾也被派到天津负责物资和人员的转运。如今孙元起身边只有几名侍卫,很多事情必须要自己拿主意。
正思忖间,听见车窗外熙熙攘攘人声喧阗。拉开窗帘,便看到穿着经世大学军训服装的青年人排成两行,正在陆续上车。这些年青人行动间还颇有些军人的痕迹,但神情兴奋,尽管周围有些教官或领队在维持秩序,他们依然和周围的人低声说笑。几百人一起低声说笑,整个火车站便成了菜市场。
孙元起看了片刻,正要拉上窗帘,突然在人群中瞟见几个少年。十六七岁或许和十八岁分不太清,但十四五岁和十八岁简直就是一目了然。这几个少年,孙元起敢断定他们年龄不超过15岁。
不是规定只招募18岁以上的志愿者么孙元起眉头不禁跳了跳。他又有意识地在人群中巡视片刻,这几百人中居然有三四成与条件明显不符。
强自按捺住疑惑,等火车开动后,孙元起才来到众人的车厢。这批青年人几乎都是经世大学及附属中学的学生,认得孙元起,见孙元起出现,都赶紧站起身,有的敬军礼,有的鞠躬,嘴里喊道:“孙先生好”“校长好”
孙元起学着新闻联播里面的镜头,和身边的学生一一握手,并不时加以诫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发扬学校优良传统,争取获得更大光荣”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当然,这些都是太祖的经典语录,孙元起还真不敢乱用。他顶多对学生说:“感谢你们对国家、对民族做出的贡献”
等招呼大家坐下之后,孙元起看到一个十四五岁模样的少年,径直走了过去:“同学,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
少年赶紧站起身,嗫嚅地回答道:“报告先生,我叫薛仰岳,今年16岁。”
“那你属什么的”
“”少年思考半天,才不确定地说道,“我属马”
“谁让你来的呢”
“我主动要求来的”这句话少年倒是回答得干脆利落。
孙元起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坐下:“小小年纪就到祖国需要的第一线,有志气不简单”
又问了几个人,孙元起才回到自己到包厢。一进包厢,马上面沉如水:“实在是太胆大妄为了我让他招募18岁以上的志愿者,他居然私下改成16岁改成16岁也就罢了,还把关不严,混进了大量十四五的小孩。他到底是吃什么干饭的程子寅,到了山海关,你让赵景行滚来见我看我不剥了他的皮”
尽管从天津到山海关只有300公里,火车却足足走了10个小时。
山海关名声非常响亮,但要问它属于哪里管辖,估计一大半人得抓瞎。在清代,山海关归直隶省、永平府、临榆县。别看临榆是个小县,以前奉天省的奉锦山海关道便寄治此地,这好比是河北省政府在北京市地界上办公,说明啥说明临榆重要呗直到去年1909奉锦山海关道改名锦新营口道,才搬离此地。
听说钦差大人要大驾光临,永平知府、临榆知县、山海关副都统等大小官员都不敢怠慢,老早就候在月台上。孙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