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重生之大科学家 > 分节阅读 187

分节阅读 18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父亲”张仁权碎心裂胆地叫道。

整个张府顿时哭声冲天。

第225章敢有歌吟动地哀中

张之洞去世后,清廷很快颁布上谕,对他的光辉一生给予了评杨度对张之洞的辞世也很伤感,拿着邸钞翻来翻去。孙元起很是好奇:“皙子,上谕有什么好看的我瞧着你都看一两个小时了。”

杨度这才放下邸钞:“当然要仔细看啦别看只有三四百字,这可是朝廷对香帅的盖棺定论,每个字都值得好好推敲,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

“哦那你说来让我见识一下。”孙元起听闻张之洞离世,心里难以平静,手里拿着书也看不进去,正好可以听杨度聊聊官场常识。

杨度琢磨了半天,正想与他人分享心得,当下便一句一句解释含义。孙元起则按照后世的理解,翻译成了人民日报语言:“大学士张之洞公忠体国,廉正无私,副总理张之洞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为事业奋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荷先朝特达之知,由翰林院升内阁学士,简授山西巡抚,总督两广、湖广,权理两江,凡所设施,皆提倡新政,利国便民。

该同志在原国家主席爱新觉罗载同志的关怀和教育下,由一名普通知识分子迅速成长为党的高级干部。先后担任内阁学士,破格提拔山西省省长,历任广东、湖北省委书记,代理江苏省委书记。在任期间,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积极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庚子之变,顾全大局,保障东南,厥功甚伟。

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张之洞同志顾全大局,为保护东南人民和财产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这只是字面意思。按照杨度的分析,此处是明褒暗贬。众所周知,所谓“保障东南”就是清政府向东西洋列强宣战后,张之洞、刘坤一、李鸿章等南方各省督抚违背中央政府命令,拒不向外国开战,反而和各国达成协议,要求互不侵犯的行为。历史上又称为“东南互保”。

此次南方督抚联合起来集体向中央政府叫板,直接造出民国初年南北对立与混战。要不是后来慈禧太后重新回到北京执掌大权,甚至会在1900年出现北方成为列强的殖民地、南方变成合众国的分裂局面。

如果把背景换成八年抗战阎锡山的行为就是张之洞的翻版:不遵从蒋委员长的指示抗击日寇,而是为了自己山西这块地盘,与日本人暗地里达成互不侵犯协议。以后讣告里写“日军侵华战争期间,该同志顾全大局,为保证山西人民幸福和平的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谁会觉得这是褒奖

“旋以总督晋陟纶扉,入参机要,管理学部事务宗旨纯正,懋著勋劳。

由省委书记进入国务院工作后,担任中央军委委员分管科教文卫工作。张之洞同志始终如一,坚决拥护和贯彻执行党的一切指“朕御极后,深资倚畀,晋加太子太保衔。

现任国家主席爱新觉罗溥仪上任后,对张之洞同志深切关怀,增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服官四十余年,擘画精详,时艰匡济,经猷之远大,久为中外所共见。

张之洞同志参加革命四十多年来忠于职守,艰苦奋斗,旗帜鲜明,路线正确,是国内外公认的杰出战士。

“近因患疾,屡经赏假调理并赏赐人参,方冀克享遐龄,长资辅弼。兹闻溘逝,轸惜殊深。

病重期间,国家主席溥仪同志派专人前往望,嘱咐医院积极治疗,尽早恢复健康,为党和国家做出更大贡献。逝世后,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亲属致以深切慰问。

“著赏陀罗经被,

遗体覆盖党旗。

“派郡王衔贝勒载涛带领侍卫十员即日前往奠,并赐祭一坛,中央办公厅主任主持葬礼,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追悼大会。

“加恩予赐谥文襄,赠太保,

赠予政治家、军事家荣誉称号,追赠为国家名誉副主席。

“照大学士例赐,入祀贤良祠,

葬礼按照副国级办理,骨灰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赏银三千两,治丧由广储司给发,

丧葬费用有国库支付。

“任内一切处分悉予开复。

撤销生前一切处分。

杨度在这里又重点说了一下,清代为了减少官员犯错,便在荣辱观上用功夫,做得好有嘉奖,做得不好分。官员每次正式上奏,都要罗里吧嗦地把自己以前获得少次嘉奖、遭受什么处分全部罗列出来。所谓“任内一切处分悉予开复”,就是官员去世之后,朝廷为了尊重死者、表示哀悼,撤销以前犯错记录,留下的都是嘉奖。以后写传记碑文,也好看许多。

“应得典,该衙门察例具奏。

各项丧礼程序和丧葬补助,依照标准发放。

“灵柩回籍时,沿途地方妥为照料。

在家乡建立纪念馆。

“伊子礼部郎中张权著以四品京堂候补,邮传部学习员外郎张仁侃以郎中补用。伊孙选拔贡生张厚著赏主事补用,用示笃念荩臣至意。”

儿子张仁权、张仁侃,孙子张厚,行政级别分别上调一档,重点使用。

听了杨度的剖析,孙元起才明白新华社的讣告,原来和清代上谕是一脉相承的。从上谕中提到的各种待遇来看,张之洞可谓享尽哀荣。

所以孙元起听罢,咂了咂嘴:“香帅九泉有知,应该再无遗憾了。”

杨度摇摇头,用指甲在“加恩予赐谥文襄”七字的边上用力地画了一道竖线:“恐怕这是香帅最遗憾的事情”

孙元起有些不解:“为什么按照你刚才的说法,香帅出身翰林,又官至大学士,谥号第一个字必定是文,字襄,字是甲胄有劳,表明香帅有军事才能。文武双全,不是挺好的么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左宗棠左公的谥号也是文襄吧”

杨度又开始摇他的纸扇:“不错,左公谥号确实是文襄,文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