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重生之大科学家 > 分节阅读 22

分节阅读 2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旁边的学生听到声响,都围过来。刘斌是直隶人,似乎对孙元起手里的那张纸很熟悉:“哦,先生,您拿的不是义和拳的揭帖么”

顾之麟、陈骥德都点点头,表示赞成刘斌的说法。

“你们也知道义和拳”孙元起抬起头。

“自然”陈骥德答道,“春节回家的时候,发现保定府处处都有人设场练拳。有些地方,夜聚明散,练习秘法,说是要年前年后起事,毁洋教,灭洋人呢”

顾之麟是沧州人,知道得更多,补充道:“嗯我回家的时候也发觉了,遍地都有人在练拳呢。这些人,主要是种田的。据说,跟着师傅练拳,少则1天,多则103天,便可习会。练得拳法后,即可降神附体。降神时,好像是羊角风发作一般,面红眼直,口喷白沫,飞拳踢脚,力气极大,可以刀枪不入。所降之神,有关二爷、张飞、孙大圣、猪八戒”

旁边的几个人听得如痴如醉,老佟还念叨:“可以刀枪不入啊真是神了”

孙元起叱道:“怎么,你们也相信这鬼话”

顾之麟连忙分辨道:“学生自是不信的,只是外界传闻如此。”

“你们哪”孙元起情不自禁地叹口气,“思考问题要用脑子呢所谓的降神,不过是催眠罢了。催眠,上心理学的时候,你们没有学过么如何此时全忘了还有,他们降神的孙大圣、猪八戒,不过是西游记中虚构的人物,就好比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天上、地下哪里寻去对于这种道听途说的无稽之谈,你们应该不信、不传”

学生们和老佟都躬身说“是”。

尽管如此,情势还是急转直下。农历三、四月间,北京就有人聚在一块练习拳棒,不过这些人都是胡同里不懂事的孩子以及几个不安分的闲人。等到了四月底,从直隶、山东来的拳民遍布北京城,有的人穿着红肚兜、红腿带、红巾裹两手,头扎红巾,内藏符咒;有的则是黄色的;间或有人穿着红色,头上却扎着黑巾,号称“黑团”,据说这种人最为厉害。这些拳民公然在街上设坛练拳,横行无忌。

为此,清政府曾下“认真查禁”的上谕:“近闻京城内外,奸民以拳会为名,到处张贴揭帖,摇惑民心,事关交涉,深恐酿成衅端。应如何防范查禁之处,著步军统领衙门、顺天府、五城御吏会同妥议章程,迅速办理。”然而义和团在北京发展得很快,这道谕令已经变成了一纸空文。

孙元起知道此时已经事不可为,便取出自己的存钱,大约两千多两银子,开始未雨绸缪。

先分出四百两给老赵和老郑,嘱咐他们出去买粮食和各种生活用品。这战乱一起,谁知道什么时候结束战乱可以旷日持久,但肚子却不能一日空着。尤其是这个院子里有十多口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所以,当务之急是准备好粮食和各种日用品。

老赵从来没见过那么多钱,说话都结巴了:“先生,这些银票,可买不老少粮食呢,都够俺们吃三四年的啦一口气买那么多,只怕存不住,霉烂了”

孙元起也不解释,只是让他不用担心,尽管买就是。

接着,把自己的一些紧要东西收起来,有些就直接在书房里挖个大坑,埋了进去。上面再摆上书架。自春节以来,孙元起给自己院子里学生的上课速度明显加快,编书速度也提速不少。一方面,学生少,有问题也可以迅速解决;一方面,日子也在渐渐变长,上课时间跟着加长,学生自然无话,学生家长更是欢欣鼓舞,认为孙先生是尽心尽力。只是这样,忙了编写教材的学生。不过,加上崇实中学新来的学生,人多力量大,倒不是太苦。到了农历四月底西历5月底的时候,小学堂的各科教材已经编到五年级上学期,而中等物理教科书、中等化学教科书、中等数学教科书第三册已经编完,着手编著第四册了。孙元起用拍电报的方式通知商务印书馆,让他们尽快来取。

等这些都忙完了,孙元起先去拜访丁韪良先生。

果然,一见面,丁韪良就开始向他抱怨“那伙暴民”杀害传教士,毁坏教堂,攻击教徒的卑鄙行径,并严厉谴责中国地方政府对于这种野蛮举动的不作为,希望清政府能够给予暴民应有的惩罚,以保障教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孙元起对于这个唠叨的老人能有什么办法总不能在他面前斥责这些传教士对于中国地方事务的干涉,以及他们的为非作歹吧等他唠叨完毕,才表面自己的来意:希望他积极关注义和团的动向,以免受到人身伤害。

丁韪良一方面感谢孙元起的帮助;另一方面,则表示不用担心,因为他属于美国侨民,美国公使馆会给予帮助,同时,他又是清政府的高级官员,可以得到中国人的协助。这样,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孙元起心里苦笑了一下:等到战乱一起,各国公使馆自顾不暇,皇帝、太后也被人撵得如同丧家之犬,如何顾及你

等到告辞的时候,出于好心,孙元起还是再次提到自己的来意。至于那个唠叨而倔强的老头到底能听进多少,那就得看他的那位上帝怎么安排了

第二天,孙元起又去美国公使馆拜访康格先生一家。

很显然,在这个暴风雨到来之前的平静中,康格先生非常忙,因为在和孙元起见面的时候都没有握手,他正在批阅一份文件:“对不起,york,请随便坐。我实在是太忙了,有一大堆该死的事情需要紧急处理”

“应该说对不起的是我,请原谅我的冒昧来访。”孙元起随便找个地方坐下来,“我想我不会耽误您太多的时间。”

“好的,york,你说吧,我在听着呢。”康格先生头也不抬,仿佛已经埋没在文件的海洋中了。

孙元起决定开门见山:“首先,是想提醒你关于义和团的事情,义和团,就是”

“你不用解释,我知道什么是义和团。你瞧,我面前这一堆文件,都是传教士和侨民发回来的求助信这群暴民简直要毁了一切对不起,york,我不是要诋毁你们同胞,你明白我意思的。”康格扭了扭酸涩的脖子,抱怨道。

“即便如此,我还是提醒你,对义和团要给予其极大的关注,应该说,无论怎么加以关注都不为过,尤其是要保护好侨民的生命安全。”孙元起继续说道。

“好的,我会给予足够的关注。谢谢你,york。”康格先生抬起头看了孙元起一眼,然后继续低头批改文件。

“义和团极端仇视外国人,随着实力的增长,在得到朝廷的默许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