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0(2 / 2)
朱浩后面的话的确让人感觉有些幼稚,但是谁又知道到底谁幼稚呢至少朱浩是以一个神仙的高度来看他们地。正如之前他说的那句:人在山脚看巅,我在山顶看天。
朱浩屡次抬高李阀,似乎的确没有太合适的理由。之前众人还觉得,如果朱浩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稳固江都并西征长安上面,绝对可以一举稳定大局,安定天下,但是现在众人却不得不重视和提防李阀这个潜在的对手。
尤其是宇文阀。
朱浩打发了李世民,又转身对宁道奇道:“宁老头。知道吗,你所做的一切都有人看着呢”指了指上天,朱浩似笑非笑的道:“蒙昧亦是执念。你因为某些缘由而做了某些事,或许在你看来并不足道,或者心中并无半分愧疚,可是在它看来,可就不一定了。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而死不悔改的话,你可以想象自己以后地结局。”
朱浩晃了晃手机。令宁道奇不禁想起了他的几个“光荣”称号:道家重要人物,武学大宗师。政治投机者,还有重要罪犯。
前两个是世上所公认地,而后两个却是他从来想都没想过的。
毕玄执着与自己的荣誉,宁道奇何尝不是呢名利名利,世上任何人都逃不过。
朱浩把手机装了起来,顺口对师妃暄道:“师妃暄,告诉你一个好消息静斋就是蒙昧的代表。”
这应该是噩耗还差不多。原本静斋的位置隐秘,世上无人知晓。但是朱浩都能直呼出帝踏峰所在和静斋的建筑,却不得不让人怀疑是否能够瞒得住。如果有一天真的到了朱浩“破除蒙昧”的时候,静斋还能留下什么呢
师妃暄忽然感觉到一阵不该有的心悸和恐慌,不禁将求助的目光投向宁道奇。
宁道奇脸色变了几便。轻叹一声,单手吸来和氏璧,将它交给师妃暄手上。转过身来,对朱浩道:“看来老夫和你还是要作过一场”
朱浩向前踱去,轻笑道:“好”
“我的第一个宗师级对手。宁老头,此时作何感想”
朱浩在天津桥前站定。而师妃暄则退到了洛水北岸,不想和氏璧影响了他们的决斗。
“人生诸多无奈,并无其他感想。”
宁道奇微笑道。
“嗯,说得对。人生就是这么无奈。”朱浩笑了笑。“还记得你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吗”
宁道奇想了想,道:“问你恨不恨我”
“对”朱浩点头道,“刚才我说的是,恨因爱而生,无爱何来恨。”
“嗯。”
“我不恨你,只是笑你”
朱浩深深的看了宁道奇一眼,将手放在剑柄上。这将是他一生最大的对手,也是整个大唐中名列三甲的终极宗师。
“笑我”宁道奇有些失神。
朱浩目光坚定的道:“人一生可以平凡简单的过,可以轰轰烈烈的过。生活本来就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
可是一个人最不能缺少思想、原则和追求,而同样也不该放弃自由、情感和生命。”
“锵”
流光宝剑再次出鞘。
“今天,我们就在天津桥一战吧此时离黎明尚有两个小时,夜色终会在阳光下消逝。”
宁道奇目光复杂的看着朱浩,哑声道:“你可知道,毁灭别人最残忍的手段不是摧残他的身体”
“而是折磨他的意志”朱浩接口道。
宁道奇涩然点头,道:“你正在扮演一个这样的角色。”
“不,我从来都不觉得自己入戏。我只是一个观众而已,在旁边冷眼看着世间百态。真正的思想精粹只会随着时间而升华,而不是老化或支离破碎。信仰给予人抗拒恐惧的力量,让人的脆弱有了依托。从而能够乐观坚强的生活下去。这才是信仰的力量。但是将信仰变成迷信却是我容不得的,更何况这样的信仰给了他的信徒心灵的力量,却让人更加麻木悲观,甚至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将未来寄托给遥不可及的神佛。”
朱浩铿锵而眼,剑尖斜指着宁道奇。“战,便战吧”
卷九立足南京第二百四十四章和氏璧下
道奇长叹一声,满腹惆怅。
“百年求道,只为逍遥。可恨天地不仁想学学庄周,泯视生死寿夭、成败得失、是非毁誉,超脱一切欲好,视天地万物与己为一体,不知有我或非我的至人之境,超脱天地,是为逍遥。”
那双原本与世无争的眼睛里充满了悲悯惆怅,不知道的人还道他是佛门高僧。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朱浩念了一句,提剑笑道:“一切烦恼、苦厄、怨恨、嫉妒皆是因人而起,自然也会因人而终。将人类的不幸归咎于天地,只是另一种消极的逃避而已。”
“天若有情天亦老”宁道奇有些失神。
正是这一刻,朱浩的剑仿佛直接跨过虚空中近二十丈的距离。再现之时,宁道奇只感觉到眉心的一阵刺痛。
师妃暄骇然,竟然有人可以出手就令宁道奇这样的“中原第一人”身陷险境。上一次曼清院的比斗,她现在也猜不出朱浩到底用了几分力了。
这一刻宁道奇忽然往前斜冲出去,似扑非扑,若缓若疾。众人眼中看来,似乎他的身影充斥了天津桥三丈宽的整个桥面,细细品位,每一个身影似乎都是实体
忽然间宁道奇跃身半空,单手扑向仍旧笼罩在他眉心的流光剑。
朱浩早已将心境沉浸到“圆转境”之中,心中不悲不喜、无惊无惧。精神力的波纹层层荡漾,回馈到脑海中的信息令他一瞬间就感应到了宁道奇散手八扑地弱点。
每一种功法都有弱点。或是叫做罩门。但是练武者的罩门从来都是最难找到的,就算被人找到了也是最难攻破的。而先天高手功夫到了一个极致之后,他们的罩门会随着身体的运动而游走。
在朱浩的理论中,这个弱点就是人体的重心移动的轨迹和内气变化的死角。而在鲁妙子地理论中,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