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48(2 / 2)
他们能成为这样大赛的评委,也将是他们未来相当一段时间的骄傲,一些被玉石协会邀请,本来还不准备参加这次活动的评委,这会也都有了庆幸之心。
不来的话,那绝对是他们自己的损失。
况且他们还见到了一次最难得的太极拳,哪怕不懂太极的人,看到李阳那套当众打出的太极拳法,也对太极有了那么一丝感悟。
这就是太极奥义的一大特色,如果是一个修炼太极的人,能跟在拥有太极奥义人身边修炼的话,那绝对是事半功倍,进步飞快。
台下的李阳,眼睛依然闭着,陈无极说的没错,他现在正处在了对修炼太极的人来说,可遇不可求的天人合一状态。
领悟了太极奥义之后,李阳无论是精神还是状态都达到了顶尖,这个时候的李阳,也想起了自己的任务,他还在参加比赛。
对比赛,李阳并没有想过放弃,时间剩下的不多,但对李阳来说足够了,拥有太极功底的他,直接拥有了比别人更多的优势。
当年的陈无极,也靠这个优势压制了其他几位大师好长一段时间。
重新看到这块翡翠,李阳的心里立刻又有了一种想法,他要改变计划,不再去雕刻之前计划的无常形象,在立体画面对这块翡翠进行详细分解之后,他对这块翡翠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他要做的东西,连他自己都感觉很疯狂。
李阳要做一件,之前自己从没有做过的东西。
他的这种想法若是说出来,恐怕所有的玉雕大师都会瞪大自己的眼睛。
这可是顶尖的大师赛,赛前哪个大师不是做了精确的准备,甚至将自己要做的东西,用其他原料多次练习,希望能在比赛的时候有最好的发挥,做出自己最满意的东西来。
毫无准备,甚至之前没有过任何想法的东西,平时他们可以临场发挥做那么几件,但在这里绝对不会。
这等于是放弃自己的比赛。
李阳也明白这点,他还是做了,这个想法从生出来之后李阳就明白,他抗拒不了这个想法带来的诱惑。
这件刚刚出现在想象力中的作品,一旦做成,那绝对是惊天动地,对李阳来说,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很多人,都在看着李阳,大屏幕此时给李阳的画面也是最多。
似乎从第一天起,大屏幕就非常的照顾李阳,李阳个人的时间,能比上其他所有人一半的时间。
大屏幕上,李阳一手握翡翠,另外一只手则在翡翠上不断的点动着。
这些动作,在大屏幕上看起来很普通,只有立体画面之下,才能看出其中真正的内涵。
李阳的每一刀,并非那么随意,而是都有着针对性,每一刀的落点不同,力度也不同,其中很多刀,还都带着一股透劲,让翡翠内部产生小小的变化。
点刻,李阳如果不是在天人合一的状态下,他肯定会想到,这应该就是陆子冈所说的点刻法,一直以来都没人知道,也没人会的点刻法。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当年的陆子冈,身上也一定拥有着不错的武学功底,这个武学功底不一定是太极,其他的也行。
不管是什么武学,必须有这个功底,陆子冈的身体素质一定比别人强,而且强上很多,不然绝对做不出这样的点刻来。
如果李阳清醒的话,他还会想到,未来那么多人都没能突破最后的束缚,没有在出现宗师,会不会就是和玉雕师的体质有关,那些玉雕师们,可不怎么重视武学方面的修炼,对他们来说,武术只是强身健体。
李阳的手不断的挥动着,表面上大家什么都看不出来,但在立体画面之下,却可以清晰的看到,一些部位上,翡翠内部已经出现了小小的空隙,这些空隙大小不等,有些小的,必须用高倍放大镜才能看清楚。
而这会的李阳,脑子里早就没有了其他的东西,天人合一的状态下,他就是翡翠,他就是刻刀,只有这样才能完美的将翡翠和刻刀融合在一起,做出他所想要的东西来。
黑白无常翡翠,被李阳用刻刀点削了一会之后,突然又被李阳粘附在胳膊上,他手上的吾昆刀,重新用木块固定了一遍。
第一三零二章望尘莫及
李阳的动作无比的熟练,仅仅十几秒钟,翡翠又重新出现在了他的手上,刻刀不断的在翡翠的身上点刻着。
有细心的人发现,整个过程,李阳的眼睛就没有睁开过。
不用眼睛去看的玉雕大师,别说那些普通的观众了,就是那些评委和其他玉雕大师也都没有见过。
这可是玉雕,对精细要求非常高的一个工作。
观众席上,坐在最前面的一排人眼睛瞪的更大,这些都是之前被淘汰的玉雕大师,他们虽然被淘汰,但水平并不差,只是没比过台上的那些人罢了。
这些人,并没有特意去在意李阳的眼睛什么样子,他们现在的注意力全在李阳的手上,确切说,是他手中的吾昆刀上,这证明这里比李阳的工作状态更吸引他们的注意。
李阳手握吾昆刀,使用的自然是刀刻法。
刀刻法,在玉雕师中使用的并不多,特别是翡翠方面,翡翠的硬度很高,一般的刀根本无法在翡翠上面进行雕刻,只有特殊制作的刀具才可以。
即使有非常锋利的刀具,没有腕力也做不到这点,这也是刀刻法如今十分稀少的原因之一,就算是陈无极,也是前面使用些机器辅助,最后才用自己的刻刀让玉器成型。
也只有李阳,上来就使用刻刀,很不符合常规的举动。
直接使用刻刀也就算了,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别人只感觉李阳的动作看起来很舒服,只有他们才能明白其中真正让人震撼的地方。
最让他们心惊的,就是李阳那一刀刀点下去的结果。
这很像是传说中的点刻法,所有的玉雕大师对这个名词并不陌生,甚至一些玉雕师还用着一些机器在玉器上进行点刻,宣称他们使用的就是点刻法。
不过真正的玉雕大师们都明白,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说法,点刻法历史上不是没有出现过,陆子冈就曾经使用过,可惜陆子冈之后,就再也没有过,成为了往人惋惜的失传绝学。
“胡大师,您是苏州人,您怎么看”
一个六十来岁,有着花白胡子的玉雕大师转头向隔壁一个人问了句,周围几个人也都转过头,看着那个被问的胡大师。
“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
胡大师稍稍一愣,随即面露苦涩,他是苏州玉雕世家出身,祖上曾经是陆子冈的传人,一直以来,他也以陆子冈正宗传人而自居。
陆子冈的点刻法,他自然非常的明白,他也明白刚才那人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