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5(2 / 2)
想到这里,这老板又有些警惕,这年头做套设局的人可不少,这几个人可别是来想骗他的骗子,得要小心警备点,最好在叫两个人过来,这五个都是年轻人,真有什么歹心他一个人可应付不了。
李阳可不知道这位老板此时心里的想法,笑呵呵的又问了一句:“你们刚才在争什么呢,我老远就听到小灿再说光绪、光绪的,到底怎么回事”
“这不是和那家主人约定的时间没到吗,我和柳骏干等着也是无聊,就寻思着到这里的古玩店来看一看,有没有好运气淘点宝贝回去,柳骏以前来过景德镇,知道这里,吃过早饭我们就一起来了”
李灿拉着李阳,又走到那柜台前,指着在上面放着的蒜头瓶说:“老大你看,就是这件蒜头瓶,造型多好啊,釉色新亮,保存的是相当号,胎质细腻,绝对是民窑中的精品啊,你说是不是”
直到此时,李阳才算仔细的看了眼这柜台上的蒜头瓶,李灿说的没错,这蒜头瓶看起来很不错,釉色很新亮,看起来很像是有过很好保存的完整瓷器。最关键的是这蒜头瓶底足的胎一眼就能看出是老胎,单从这点来看绝对是件大开门的老货。
翻看了几下之后,李阳总感觉有些不对,又仔细的看了看那上面的釉色,猛然间有了丝恍然,随后李阳打开特殊能力,果不其然,其中的猫腻全部暴露了出来。
“东西不错,是件老东西无疑,柳骏你怎么看”
李阳放下蒜头瓶,笑呵呵的说了一句,李灿的脸上立即露出丝得意,在他的眼里,李阳现在就代表着权威,只要李阳说东西好,那东西肯定就错不了。
“李董,老东西是不错,但不全真”
柳骏微微颔首,慢慢的说道,那店老板的耳朵立即竖了起来,悄悄的用手机发了个信息,随后慢慢的朝着李阳他们这边走来。
“小骏,老大他都说东西不错了,你还说不全真,你又不是不知道老大他的身份”
李阳还没说话,李灿就急急的叫了一句,还给柳骏使了使眼色,李灿的这些小动作都被李阳所发现,不过李阳并没有点破。
从这点小事上李阳也看出,李灿和这个柳骏的关系很不错,刚才是特意的再提醒他。
“小,李主管,我说的是实话,我刚才就对你说了,这东西是老胎,但不一定就是真东西”
柳骏摇了摇头,对李灿说着话不过眼睛却看着李阳。刚才他还想像两人在一起的时候叫声小灿,可一想起李阳就在眼前立即改变了称呼,李灿毕竟是他的上司,私下的关系在遇到公司里人的时候就不能用了。
“你都说了是老胎,还说不是真东西”李灿又急忙问了一句。
“小灿,先别说话,让柳骏说完,老胎也不一定全都是真的”
李阳笑着摇了摇头,李灿惊讶的看了他一眼,随后无奈的点了点头,眼睛又落在了那个蒜头瓶上面。
“李董,那我就说了,这是件老胎新绘的仿制品,胎是老的不假,但釉却是新绘的,还被特意的烧制过,我怀疑,就算是老胎也不是完整的,所以我才说这东西不全真”
“胡说”店老板已经靠了过来,听了柳骏这句话立即叫了一声。
“年纪轻轻的你们懂什么,看不出好东西也就算了,居然还说我这东西是老胎新绘你懂不懂什么叫老胎新绘”
店家边说话边走了过来,短信已经发出去了,一会他的援兵就能到,这店家对眼前的几个人也不是那么的在意和担心,在听了柳骏的话后,心里暗暗的吃惊,马上过来反驳。
现在是早上刚开门不久,人虽然少但也不是没有顾客,被其他的人听到的话,铁定影响他的生意。
说完这些话,店老板还把那蒜头瓶拿了过去,拿出一个小毛巾仔细的擦拭了几下,仿佛他手上拿着的就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宝贝。
李阳的眉头跳动了一下,柳骏已经冷冷的对那店老板说道:“老胎新绘我当然知道是什么,用老的瓷胎或者白胎,重新上釉使其增值,老板,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正文第三八一章寻宝
店老板放下瓶子,抬头看了柳骏一眼,又问道:“看来你还是懂一点的,那怎么连基础的常识都不懂了呢你也知道老胎新绘都是用的瓷胎或者白胎,那我再问你,这是件什么东西”
“当然是蒜头瓶”柳骏立即回道,眼睛也一直在看着这店老板。
“那蒜头瓶的用处是什么你应该也很清楚了吧”
店老板又冷笑了一声,还轻蔑的看了柳骏一眼,柳骏微微一愣,随即眉头紧紧的皱在了一起。
蒜头瓶的用处是个很基本的常识,其实瓷器的用途就那么几类,一是实用品,比如碗,杯子,茶壶之类的,二就是盛放品,放水用的缸,养花用的罐和瓶等等。
第三就是观赏品,像那种一人多高的大瓶子绝对就不是盛水用的,眼前这个蒜头瓶也是,蒜头瓶头小身子大,瓶口像个蒜头一样,这类瓶子也是典型的观赏器。
赏器也有不同的用途,像这类蒜头瓶,最常见的就是摆放在客厅的正中间当作赏器来用。
在古代,有钱人家,或者有点地位的人家都喜欢在客厅中间摆一张长形条案,条案下面摆一张八仙桌,用的时候可以抽出来,不用的时候推进去,只露出一半的那种。
然后再在旁边放两张太师椅,这就是最普遍的装饰了,你只要留意,这类摆放在古装剧中绝对能见到不少。
蒜头瓶就是摆放在长形条案上的赏器,一般都是一边一个,成对的出现,看起来好看,这也是蒜头瓶最大的用途。
作为赏器,那就肯定要制造的美观漂亮,蒜头瓶也是这个道理,所以粉彩或者青花蒜头瓶最多,还有些镏金的蒜头瓶,这样的瓶子看起来才美观大方,才能更衬托出主人的身份。
这位店老板也是这个意思,蒜头瓶是赏器,想必没人会烧出白胎的蒜头瓶,想想也是,谁会在家里摆上一对白色的瓶子放在客厅正中间,还不够晦气的呢。
同样的道理,也没人会用普通瓷胎的蒜头瓶,赏器的身份就注定了这点。只要是蒜头瓶,当初一定是件烧制的不错的瓷器,哪怕是民窑,在外观上也要能过得去,否则没人会用这类东西。
店老板这么一说,柳骏也想到了这些,所以才紧紧的皱着眉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但以柳骏的经验来看,这确确实实是一件老胎新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