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3(2 / 2)
“全身衣白,黑纱罩面,来如闪电,去似飞魂,剑术精绝,连蔡九的女儿蔡幺妹都未看清那人的面目。”
一向以沉毅自负的玉帅,听了沈班头这番话后,脸色都微微发白了。一时间,他闪过许多疑念,有如困进了诸葛孔明的八阵图一般,眼前出现的是一团团迷雾,他真不知该从何门而入,又从何门而出了。高师娘是真是假蔡九之死与高师娘是否有关
那隐匿在耿六娘背后的又是何人一想起那来去飘忽身怀绝技的白衣人,真比他当年听到半天云时还要惊心,半天云虽然勇悍,而且出没无常,但他感到毕竟还是个血肉之躯,可以和他交锋接战,而这个白衣人,给他的感觉则有如幽魂一般,也许就隐在他府内,潜在他身旁,使他如入幽谷,如临深渊,不由感到一阵阵心悸。
等玉大人回过神来,见沈班头仍垂手恭立一旁,脸上毫无虑俱之色,近似呆了一般的平静。玉大人向他挥挥手,自语般地说。
“你去吧,我看这简直是在庸人自扰”
沈班头退出房门,瘸着腿走下台阶,很快就消失在黑暗中了。玉大人转身进入内室,玉夫人刚念完经,正在收拾佛珠。她一眼就看出了玉大人的神色有些异样,又不敢动问,只在心里忐志不安。玉大人在室里踱了一会,突然问道:“夫人,你看高师娘为人如何
行迹有无什么可疑乏处“
玉夫人很感惊异地答道:“一个孤零零的妇道人家,怪可怜的,有什么可疑之处
至于她的为人,倒也和顺能干,就是稍缺礼规。“玉大人:”近来外面颇有流言,说有个碧眼狐躲藏在我府里“
玉夫人被惊呆了,不等玉大人说完,忙以手台掌,连念了声“阿弥陀佛”后,说道:“天啦,难道我们府里出了狐妖不成”
玉大人苦笑了笑,说:“夫人,我说的不是真狐,而是一个人的绰号。就是陕西行文缉捕的那个耿六娘。”
玉夫人这才明白过来,也不禁失笑道:“府里哪来耿六娘我早说过,高师娘哪能会是耿六娘。”
玉大人:“人言可畏战阵之上,难防暗箭,官场之中,最忌流言,还是多多留神为好。夫人可向娇龙仔细查问一下,也找鸾英商量商量,如能给高师娘找个妥善去处,送她远离京城就好了。”
玉大人和夫人又商谈一阵,直至深夜方才安寝。
再说玉娇龙自从那晚在状元坟坟台失手误伤蔡九致死以来,她真是悔恨交集,整个心魂都有如被打入阴山一般。蔡九献技时那满身风尘和忍苦含辛的面容,以及他受伤时大张着那双惊诧的眼睛;蔡幺妹那纯朴而又略带腼腆的模样,那对天真而又好奇的眼神,总是不时闪现在她眼前,常常使她通夜不能合眼。
她知道,自己已经铸成的这一过错,是再也无法弥补的了,但她还是希图尽量去予以弥补。她也曾带着深深痛悔的心情,流着真诚愧疚的眼泪,咬破中指,写下忏悔的血书,带上身边所能拿出的金银,甘冒不测亲自乘夜送至蔡幺妹的房里。她这样作,心想纵不能取得蔡幺妹的宽恕,也略可减轻一些良心上的负担。结果是蔡幺妹被惊醒了,她自己也受了一场虚惊。
玉娇龙所承担的还不只是良心上对蔡幺妹父女的负疚,还要承受着对高师娘的憎恨和厌恶。而这种心情还只能隐藏在心里,决不能轻易地显露出来。她知道,高师娘是只狼,是只豹,甚至比狼豹还要阴狠。高师娘又是那种喜人过失的魑魅,她这一过失,又等于让高师娘在自己的颈项上架了把利刀,套了圈绳索,她又多坠入一层孽障了。
玉娇龙尽管在内心里装满了无从诉说的痛苦,可在表面上她仍似平时一般雍容娴静,每天总有好几番来到房外走廊上,伏靠栏杆,以手托腮,望着远处出神。谁又能知道她在想些什么呢
还在西疆的时候,她就已经有了这样的习惯,也是这样的身姿,也是一样的神情。
香姑已经察觉出了她隐藏在眼神里的微妙变化。一天,玉娇龙正坐在书案旁掩卷出神,香姑捧着一怀热茶来到她身边,说:“小姐,你在想什么”
玉娇龙抬起头来看了看香姑,漫不经心地笑了笑,说:“没想什么,我有些倦了。”
香姑已从她那漫不经心的一笑中,触到一丝凄然的神色,便满怀关切和忧虑地问道:“小姐,你心里一定搁着什么事情,我已经看出来了。”
玉娇龙仍然是淡淡地笑了笑,没开腔。
香姑说:“你不说我也知道。多半是为着高师娘来。”
玉娇龙:“高师娘怎么啦”
香姑:“高师娘平日很少上楼来,这些天老往小姐房里跑,且都背着我。几次她下楼时我都碰着她,满脸阴气,一对眼睛绿闪闪的,就像猫头鹰,叫人害怕。我总觉不是好兆头,不知她和你说些什么来。”
玉娇龙笑了。笑得那样开心、温和。她拉着香姑的手,亲切而好奇地反问道:“你先说说,高师娘曾和你说过什么没有”香姑想了想,说:“高师娘这些天来性情变得更古怪了,对府里的任何人都不顺眼,连赵妈房里都不去了。两天前,她突然没头没尾地对我说:”香姑,你不要以为高老师走了我就没有亲人了,就在这京城里我也还有亲人。要是哪一天我不明不白地死了,就会有一场好戏看了我觉得她这话说得奇怪,便问她:“高师娘,你为何说出这等话来她鬼头鬼脑地笑了两声,说:”不知为啥,我近来老想到死。其实,我哪里含得死啊玉小姐待我这样好,我还想亲眼“香姑说到这儿便把话停住了。玉娇龙不忙不迫地问道:”说下去。她想亲眼怎么样“
香姑:“想亲眼看到小姐嫁个如意郎,她还要给小姐当伴娘哩。”
玉娇龙没有羞涩,也没有愠意,脸上却泛起微微的红晕。她笑了笑,只说:“休要听她胡言。”
玉娇龙从香姑口中听来的这些话里,已经掂出了高师娘那几句话的用意和份量。她心里明白,高师娘已经成了自己身边的一颗钉子,成了自己身上的一个痈。以自己的本领,要拔掉这颗钉,割除这个痈,简直易如反掌。但自己不能这样做啊这种蓄意杀人的行动,岂是正人所为。误杀了蔡九,已经使自己在良心上负下一笔孽债,堕入了一层地狱,如再杀了高师娘,自己简直就成了一个凶犯。再说,自己对于高老师,已经负疚很深,若再除掉高师娘,就未免太绝情义了,玉娇龙倒是起过这样的念头:最好是高师娘走来对自己下手,自己尽可先让几刀,然后,只需几剑便可将他了结。这样,既可除掉这个隐患,又可减轻自己一些良心上的重负。但这只是一种妄想。因她谅定高师娘是决不敢来对她下手的。何况,高师娘正赖她庇护,哪能自毁屏依。玉娇龙这些日子来,真咸自己有如被火燎炉烤,翻覆的心。偌大一座玉府里,尽管父母爱爱她似明珠,兄嫂疼她如骨肉,仆婢敬她若天仙,但她却不仅满腹心事无处倾诉,身遇忧患无人与共,面临危难无可求援,反而使她日夜都处于惴惴不安之中,对人人都得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