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5(2 / 2)
“如果叶君生没有被点上呢”
臭和尚反问。
黄梦笔一笑:“那不正符合你我所愿嘛,三元封神,乃气运所定,不足一元,便会55x电子书有残缺。等多三年,天下气运早不知变成什么模样,再轮不到他了。”
臭和尚连连点头,这些话,孤空寺的主持也早有交待。
那么,就等今天的殿试结果吧。
殿试,只进行一天,即时出结果。然而如今太子代政,主持殿试,其与叶君生存在不可愈合的矛盾裂痕,怎么可能会点叶君生为状元不当场寻个由头打杀,都算运气。
变数,最大的变数就在这里。
如此说来,叶君生想三元封神,简直便是做梦。
殿试,个人科举的最后一关。对于中举的人而言,考过这一次,以后都不可能再有机会了。所以在最后的环节里,谁都想表现出最优秀的一面,拿到最佳名次。
这些名次,不但是荣耀,更关系日后仕途的进程。
殿试理论上只要能参加,都不会存在落榜的可能。然而成绩分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倘若落在三甲去,名分就跌了,难以拿出手。
至于能拿到第一甲,无论探花或是榜眼,乃至于第一的状元,皆为无上荣耀。插花游城,万众瞩目。日后亮出来,同样能成为耀眼的资格阅历本钱。
一大早,一众获得殿试资格的士子考生早早来到紫金城外,等待宣旨开门,然后进去。
每一个人都穿得光鲜无比,从头到脚,全新装束,一看便知花费了不菲的本钱
走到这一步,哪怕出身贫寒,都早得资助,鲤鱼跃龙门了。
彼此碰头,除了十分相熟的人能说上几句话外,其他人皆保持沉默。有些胆儿比较小的,想到即将面圣,都不禁潸然流了冷汗。
第三百一十章上殿
感谢书友“珠海阿龙”“你好烦呀”“自在飞花197”“y”“拈指傻笑”等的慷慨打赏,今天好多打赏呀,南朝不胜荣幸
“君生,君生等等”
将近紫禁城时,边上传来焦急的呼唤,正是李逸风,以及焦不离孟的黄元启。两老身后,停着一架马车。
叶君生连忙走过去问候。
李逸风凝视着他,叹口气:“君生,如今我也不知说什么好。”
局势恶化,大局波澜,已远非个人所能自主。依他本意,本想叫叶君生不参加殿试了,暂避锋芒。然而又怕太子追究,施以重罪。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若赵匡启要拿叶君生,能逃到哪里去
叶君生微微一笑:“君子之交淡如水,李老但请放心,不会有事的。”
听他说得淡定,李黄二老都满腹疑惑,想不到事到临头,叶君生还有什么底气,莫非源自赵峨眉可二王爷说了,九公主早已返回峨眉山去了。
叶君生忽而拿出一个包裹,递给李逸风:“李老,这是学生前些日子心血来潮所写的字,还请笑纳。”
李逸风接过。
“我去也。”
叶君生留下这一句,拱手作礼,转身大踏步走向紫禁城门汇合点。
捧着长条形包裹,李逸风一时间有些懵然。
黄元启道:“逸风,且打开来看写得什么。”
于是打开包裹,见到里面包着四幅字。急忙打开观看,但见笔墨森然,一笔一划,皆崚嶒有骨: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为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这,这是遗言之举呀。
李逸风心中一震,忽然间明白过来,看往叶君生的背影,双目竟流淌出了热泪。
他与黄元启,早抱了舍生取义的念头。坚决不同意二王爷的安排,留在京师,只等死。
然而两人没有想到。叶君生竟也存了同样的心志,而且以书帖的形式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
四幅字,三十二个字。字字入心,气骨凛然。
一遍一遍看着这字,又看着远处模糊的身影,黄元启跺足道:“君生去也。”
在两老心目中,这四幅字或将是叶君生的绝笔。同时世间再没有什么作品能与相媲美了,书圣的都不行。
时辰到,紫禁城内有钟声激荡而起。过不多久,那气象威严的两扇重门缓缓被打开,两队甲胄迈着整齐的步伐踏出。
这些甲士,全副披挂。盔甲鲜明夺目,走动之间发生碰撞,金戈声起。隐隐散发出一股充满了杀伐的气息。
甲士分两边,把守重门两侧,目光锐利地审视着每一个进出的人。
天华朝建立以来,国泰民安,风气渐趋奢华。重文轻武之风开始蔓延而起。虽然不少读书人还保持着“文武双全”的观念,但更多的人却慢慢朝着纯书生蜕变。不愿再去舞刀弄枪了。
长久以往,可以得知过得不少年头后,会有相当一部分的士子成为只会埋头苦读的书呆子,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书痴”,最终积重难返。
历史的进程很好预示了这一点,而决定性的便是那科举制度。再到后世,干脆单独设立武举了,两极分化得十分严重。
如今获得殿试资格的,便有些士子属于那种闭门读书的人物,不曾有多少阅历见识。见到甲士威武,犀利的目光扫到身上来,顿时不禁怯了几分,低下头去,更加紧张。
此时又有负责接待的太监出来宣旨,公布各种注意事项,弄过这一套后,还得逐一验明身份,这才放人进去。
足足一个时辰,才把所有事宜搞定,真正进入紫禁城内。见到里面金碧辉煌,气势非凡,委实开了眼界。
今天殿试,金銮大殿事先就设置好,空出偌大的空间。
殿试由帝王主持,但是一众文武大臣都会出席,共同见证。他们自然不会一直站着,而是分配了位置,各分主次地坐着,观看。
一班士子们入得紫禁城,可不能立刻便上金殿来,而是先要在殿外候着,听候命令。
规矩,无处不在。稍有行差踏错,便会是那要命的罪名,会被咔嚓砍头。
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本质上就是无形的一股力量,往往能把一个人折腾得头角迟钝,一点脾气都没有。
站在人群中,叶君生徒然感受到了四面八方皆有无穷的压力丛生。这是一种“势”,皇权之势。
对于普通人,他们面对这种势时会下意识地产生跪拜服从的念头。
叶君生的感受却清晰了许多,他明白所谓“势”,其实就是官气的威压。
五气中,官气品质最为沉重,主镇压。而天下最大的官,当然便是当今皇上了。
君王能定天下官吏,故而官气加身,汇聚成龙,不知浓厚到了何等地步,故不再隶属官气范畴,而更进一步,美其名曰:皇气。
感应到周围气息的压迫,泥丸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