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5(2 / 2)
刘三公子这才发现自己说错了话,忙道:“南明,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就是不忿诗魁旁落外人之手。”
本届中秋诗会,在冀州境内举行,观尘书院便属于东道主,天谷书院和白水书院为客。诗魁落于他们手中,就等于被人喧宾夺主了。再想到前些时候对方登门挑战的得意嘴脸,心情无论如何都高兴不起来。
人的本性,原本就有着浓厚的乡土之谊。
无奈现在,只能等待评审的最终结果
郁闷的情绪会传染,不用多久,整个观尘书院区域的生员都感受到了,不禁流露出黯然之色。
黄超之叹道:“可惜君生不来。”
旁边有人哂笑道:“他来又如何如果郭南明都比不过,他就能比得过若真有这般才华,岂会临阵退缩我看呐,他就是浪得虚名。”
黄超之忿然道:“君生不是那样的人”
“哼,事实摆于眼前。”
“好啦好啦,再争这些又有什么用,徒惹他人笑话”
到了这个时候,再无新作品呈送。评委席上,被审阅过的诗作堆积了厚厚一大叠,比较差的都搁置到一边去,剩下五篇水平最高的,轮流交叉,反复观看,却是要定夺那一篇当为诗魁,其中有些小分歧,需要协商,统一共识。
这时一名小厮忽而疾步走来,站到李逸风身边,低声问道:“李大人,公主问为何不见观尘书院叶君生的诗作。”
李逸风为大儒,在官府又有兼职,品阶还不低,故被称为“大人。”
李逸风一怔,道:“你去禀告公主,叶君生并未参加本届诗会,故没有诗作出来。”
他心里觉得奇怪,九公主一向隐世淡泊,这一番能答应来参加诗会,已极为难得,她怎么会突然关心起叶君生来。
难道他们认识
不可能
要知道这位公主,极富神秘色彩,被称为京城小龙女,于皇室中地位超然,其中许多奥秘,外人根本无从知道。眼下就连他们一行,都不曾见过九公主的真容,只是审阅到了好作品,就命人抄录过去给公主看。
公主本身琴棋书画,诗词文章的造诣也是极为高深的。
旁边黄元启好奇问:“逸风,怎么啦”
李逸风晃晃头:“没事,嗯,时候不早,还是先将诗魁定下来吧。”
其中最为关键的争论,便属于柳临渊的水调歌头和郭南明的那首七言古乐府之争,两者水平都相当高,谁是第一,谁是第二,一时间不好决定。如果柳临渊后来没写出那首水调歌头的话,郭南明这个第一,实至名归。但新词一出,气势顿时为之一夺,反而隐隐有占据上风的意思。
而作为东道主,李逸风等自是极力主张点郭南明为诗魁;不过戎州夏州那边的评委自然不认同,据理力争。
争着争着,六个老头居然吵得有些面红耳赤,引得许多人侧目而视。
杨天寿忽道:“逸风兄,这般争吵毫无建树,不如我们投票定夺吧。”
李逸风点点头:“也罢,就投票。”
投票结果出来,居然是三对三,这下可真有些疑难了。
黄元启道:“两者不相伯仲,要不今年破例,定双头魁”
“不行不行,自古头魁就只得一个,怎么能有两人。”
“就是就是,双人头魁,成何体统”
一片反对声。
李逸风干咳一声,道:“既然如此,不如我们将这两首诗词呈送给九公主看,让公主决定谁是诗魁好了。”
诸人互相对视一眼,纷纷点头同意殿试之际,圣上点状元;中秋诗会,公主定诗魁,也算一大乐事。
约莫一盏茶时间后,有丫鬟拿着一沓纸从雪白无瑕的帐篷中出来,脆声宣布:“诗魁有结果了”
s:
感谢书友“李仙乐”的打赏
第九十九章不服
李逸风面带笑意,毕恭毕敬地从丫鬟手中接过那沓纸,但当打开见到上面清秀的笔墨所写内容时,笑意顿时凝固,仿佛刹那间被泼了一脸的浆糊,惊愕之情溢于言表,而且非常夸张
“这这个”
旁边诸人见他如此失态,都好奇地凑过头来,待看清公主所给出的结果,脸上神态,与李逸风如出一撤。
“我没眼花吧”
“怎么可能是他”
“公主是不是看错了”
这些议论却是压低了声音,免得传入公主耳朵里,毕竟不妥,难不保还会被治上一个大不敬的罪名。
皇室之内,禁忌良多,岂是一般人所能触犯的
只是,这个结果委实匪夷所思。
十二只眼睛,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把一笔一划都要瞪出花来了,这才吐一口气,面面相觑,印证彼此都没有看错。
李逸风忽然觉得额头有些汗流下来,顾不得拭擦,赶紧往下翻,就翻出一首不曾审阅过的词,词牌为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眉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此词大好,情景交融,意境凄清,将人世情怀,思忆情愫熔于一炉之中,堪称婉约至极,无以复加
再看后面署名,赫然为“叶君生”三字。
诡异,说不出的诡异
六位评委,每人现在流露出来的神态都与“诡异”一词密不可分。
“天寿,你说说看”
“子清,你怎不先说”
“咳。逸风兄才高八斗,还是你来点评吧。”
一众人你推我,我推你,始终无人愿意先开口,如此氛围,简直前所未见,史上没有发生过。
最终结果迟迟不揭晓,三大书院的生员们等得有些焦急了,纷纷嚷嚷起来,颇有督促之意。
黄元启一咬牙。道:“不如我们一起去找公主,说道说道。”
这也是最适合的作法了,于是六人一起来到公主所在的帐篷外。自不敢进去,而是候在外面,靠丫鬟传话。
李逸风道:“公主,叶君生所作临江仙,确实好词。只是此词似乎与中秋佳节无关,定为头魁,恐怕不合。”
片刻后丫鬟出来:“公主要问你等三个问题,第一,叶君生此词呈送,可符合规矩”
李逸风垂手回答:“符合。”
“第二。本次诗会题眼为月,此词可符合”
李逸风一想,只得回答:“符合。”题眼这东西。本来就定义很广泛,解读之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