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1 / 2)
显单薄。眉宇间那一抹傲气,自然而然就浮现于外,犹若天生,怎么都掩饰不住。
有敲门声,随即一名妇女端着一碗参茶进来,道:“明少爷,喝了这碗参茶吧。”
那明少爷淡淡“嗯”了声,回答:“刘姨你放下吧,我先看完这一页书。”
刘姨便把茶放下,不无溺爱地道:“明少爷,你不是参加诗会了吗怎么不到现场去等待结果,而是留在院中读书”
明少爷傲然道:“没有悬念的结果,何须等待”
刘姨呵呵一笑:“那是,既然明少爷参加了这届诗会,那诗魁之名别人自然是争不去的了。”
语气很肯定,理所当然的样子。
明少爷放下书卷,叹息一声:“参加这诗会,真心无聊,若不是有彭青山与张致元在,那简直一点乐趣都没有,在这冀州,是越发寂寞了。”
言语中,充满了寂寥之意。
刘姨笑道:“老爷不是叫你去考科举,做官吗”
明少爷哂笑道:“我志不在此,为官何用大丈夫当放歌游学,败尽天下士子,文道独称雄好,就这么定了,开春就去游学,先到江南,再会京师。自古有言,文无第一,我偏偏就要去当这个第一。好教这天下人知晓,吾郭南明何许人也”
说着,双眼放出强烈的光芒来,信心饱满得,似乎就连那天地大海都装不下了。
第四十三章评审
感谢书友“叶落风追逐”的慷慨打赏,吼一声求些票票。
霍霍霍
拳风挥舞,鼓荡成声,显得颇有威势。
一套小天星拳打完,江静儿出了身香汗,娇喘细细。侯在一边的丫鬟阿格赶紧过来帮她擦汗。
江静儿闭住眼睛,懒洋洋问:“那呆子睡醒了没”
阿格咯咯笑道:“还没有呢。”
江静儿哦了声,不再言语。
阿格忽又道:“倒是武山县的朱老爷带人过来了。”
江静儿马上睁开眼睛:“朱八珍”秀眉一扬,毫无客气可言。
这朱八珍乃是江家对头,在彭城邻边的武山县开有八珍镖局。正所谓同行冤家,彼此多有生意上的冲突。而朱八珍性格跋扈刻薄,嘴巴臭得很。对于他,江静儿极为反感。
“走,去看看。”
船舱主厅上,江知年脸色有些阴沉,看着坐在傍边的那位朱老爷,就觉得不舒服。
朱八珍今年刚四十岁,正值壮年,同为武林中人,自幼拜师学得一手五行阴阳掌,非常了得。论武功,还在江知年之上。更重要的是,他有个弟弟,在道安府里当大捕头,手下有一票人。
“今晚诗会揭晓,不知朱兄来我这船上,有何指教”
江知年打着哈哈,毕竟来者是客,不能赶人,表面的客套功夫要做出来。
朱八珍呵呵一笑:“正因为揭晓结果,才来与知年兄同乐。”
这话有点难理解,作为商家,年年诗会都是花了金钱,然后陪太子读书的主,何乐之有
朱八珍没有进一步解释,转而介绍身边坐着的那青年:“知年兄,我来介绍,此子乃我武山县人,张姓,字致元,张致元是也。”
青年身材瘦削,样貌普通,此刻起身朝江知年拱一拱手,施个礼。
江知年还了礼,念叨着这个名字颇为熟稔,忽地脑海灵光一闪,失声道:“你就是张致元”
张致元,武山县人,秀才出身,年少即有诗作出世,在当地,属于神童级别的人物,如今正积极备课,准备参加乡试。
这样的文才俊秀,就算江知年也曾听闻过的。
朱八珍很满意他的震惊反应,笑道:“莫非武山县还有第二个张致元不成嗯,知年兄,本届诗会,张秀才正是本镖局的代表。”
江知年倒吸口冷气,终于明白那句“同乐”之意了,有张致元作代表,通过诗会初选已是板上钉钉之事,甚至可能问鼎三甲,自然是乐事。问题在于,对方这般架势,敢情是来耀武扬威的。
脸色不禁更阴沉了。
朱八珍故作张望状:“知年兄,你的诗会代表呢,怎得不请出来认识认识”
江知年寒着声音道:“不好意思,他病倒了,如今正睡在里头呢。”
“呃,原来这样,真是可惜了嗯,知年兄,我可听说你这趟请的是叶家之子。”
江知年点点头。
朱八珍就很惊叹地道:“叶家之子,彭城书痴,远近闻名,孰人不识昨晚定有上佳表现,写出了好诗词吧。”
反话,绝对的反话。
江知年脸上肌肉不禁跳了跳,恨不得一拳打在对方可恶的嘴脸上。话说昨晚叶君生根本就没有到场,哪里写过一个字最后交稿,可是自家孙女临时抱佛脚糊弄应付的
其中关窍,江静儿没说,他自然不知晓。
那张致元也附和道:“彭城书痴之名,某敬仰久矣,早想认识一番。”
江知年嘴角抽了抽,今晚这场子,肯定丢了。没法子,舞文弄墨的东西,本来自家就不在行,只能眼睁睁看着朱八珍骑在头上,拉屎撒尿,还不好发作。
就听见孙女冷冷的声音在后面响起:“虚伪,枉读圣贤书,如此矫揉造作,实在是闻名不如见面。”
这番话,自是针对张致元的,可谓鞭辟入里,一针见血。
张致元面色一变,抬头见是一位英气逼人的小姐,却不好批驳。
朱八珍却无顾忌:“知年兄,江小姐这话说得不对,传扬出去,会教人指责缺乏教养的。”
江静儿柳眉倒竖,冷言道:“我口道我心,何必需要别人来教朱老爷,如今诗会结果还未揭晓,你们也不要高兴得太早。”
“哈哈哈。”
朱八珍当场就是一阵大笑。
江知年叹了口气,他心里当然明白孙女只是不想在口舌上输了气势,如此而已。
只无奈,某些没有悬念的事情,输就是输,赢就是赢,明明白白。不管嘴巴多硬,都是无用功。
中央大船之上,四位评委已开始工作,先把密封的诗词稿件拆开,然后随机一张张抽取出来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