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07(1 / 2)
,这就叫有备无患。此一点,朝廷至今没有做到,也亏得姐夫有管仲、乐毅之能,才肃清流寇,还天下太平。前车之鉴,历历在目,难道皇上就不想拨乱反正么。只有皇上愿意,姐夫再施展些手段,料想那些藩王肯定会答应卖出土地。要说购买土地的银子么,只要朝廷开海,银子还不滚滚而来,只要朝廷愿意,我李家愿意和朝廷合作,一起进行海运,朝廷拨给小弟战船甲士,小弟出钱,到时五五分账,小弟敢保证,不出几年,就能把买地的银子给朝廷赚出来。”说到最后,李元琛的声音也稍微大了一些,显得是那样的胸有成竹。
对于李元琛的自信,岳肃是深信不疑,要讲赚钱,有谁比得上李家。朝廷出战船,以大明现在的水师,拿出去不敢说横扫世界,起码行驶在海上,也没有人敢惹,完全可以保证安全问题。
至于说买地的银子,岳肃在心中也简单的算了一下,通常藩王的封地是一万倾,只有福王比较高,是两万。一顷土地在明朝时期,等于五十亩,稍微多句嘴,现代的一顷是等于一百亩,而且顷和公顷不要混淆,一公顷土地相当于十五亩。
一顷土地五十亩,一万顷土地就是五十亩,当时田地的价格不等,一般的地是十两多点,肥沃的土地能够达到二十两。朝廷给藩王封的土地,大多都是肥沃了,基本上都能算作是二十两一亩。这一来可厉害了,一万顷土地的价格,就是一千万两白银。如果由皇上购买,藩王不一定会真的不买,只是这个价钱,朝廷想拿出这么多银子,一下收回这么多土地,实在是难呀。
再说一下,现在明朝有多少王爷,已经不在的抹去,在位的有太原晋王、武昌楚王、开封周王、兖州鲁王、太原代王、荆州辽王、武冈岷王、平凉韩王、平凉安王、安陆郢王、桂林靖江王、襄阳襄王、蕲州荆王、饶州怀王、济南德王、汝宁崇王、长沙吉王、建昌益王、青州衡王、常德荣王、荆州惠王、衡州桂王、登州信王。
亲王一共二十三位,不过因为土地有限,也不是谁家都达标,能分上一万顷的土地,有的能少点,比如说不受张嫣待见的信王朱由检,土地也有五千余顷。当然,不受待见的也不止他一个,还有好几位仁兄,这里就不说了。
仗着有不少因为没有子嗣,除掉封国,以及没有被流寇干掉的,可二十三位亲王也着实够受的了。朝廷想要买回这些土地,起码要两亿两白银,即便是开设银行赚了不少,但现在要是拿出来,也够朝廷受得了。
不过,买回来也不赔,一亩地一年能打出将近三石粮食,毕竟藩王的土地,都是好地。刨去零头作为费用,一亩地朝廷能够收入两石粮食,按照最平稳的粮价,一石米卖一两银子,有十年也就回本了。
这笔买卖有得做,岳肃点了点头,说道:“贤弟的话,确有道理,如果能够实施,对朝廷乃至天下,绝对是一件好事。只是,这银子,实在太多,一次拿出来,肯定不可能,但要是逐一购买,藩王也肯定会觉得不公。这样一来,朝廷只能是攒够了银子,一次性从藩王手中将土地全都买回来。这般大数目,即便是开放海运,短时间内也未必能够拿得出。”
“姐夫,您不会是想一口吃个胖子吧。不过姐夫真的想快,也不是不行,等到银行生意发展一段时间,存银子与取银子得到民间的认可,也就可以了。到那个时候,朝廷和那些藩王交易的时候,也不用直接给银子,给一纸存单不就行了。我就不信,那些藩王能够一次性把银子都取走。”说到最后,李元琛笑了。
“贤弟高明,好,此事就这么定了。合资建设安民银行与解除海禁的事,明天我就去找太后。不过”说到这里,岳肃突然犹豫了一下,因为他想起了一件事情。
“姐夫你怎么”
见到岳肃迟疑,李元琛纳闷地问道。
“开海的事,为兄觉得有点早,半年之后,为兄有意提兵攻打辽东,其间要水陆并进,而且水师分担的任务很重。眼下大明水师虽已成了规模,但出征之后,再无力维持南方海域的秩序,如果挑在这个时候开海,有可能会出乱子。而且,也绝不可能抽出战船借给你们李家。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很是重要,朝廷与女真人的交战,绝非朝夕之间可以打完,这当中需要对女真人的补给进行压缩,一旦开通海路,难保会有不法商人为图暴利,暗中资源女真。为保万无一失,为兄打算等到平定女真之后,再行开海。”原来岳肃想到的是这事。
“姐夫,您顾虑的不是没有道理,辽东那边,海岸线确实很长,保不齐会有不法奸商为一己私利,走海路贩卖资源给女真人。不过姐夫,您也知道,剿灭女真一年两年的事情,如果单单因为剿灭女真而推迟开海,这几年下来,会令大明减少许多收入,而此刻的大明是最需要银子的时候。抛却这一点不提,姐夫您有没有想过,现在的皇上也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再过四年,便能够亲政。那个时候,姐夫您还能说一不二么。趁自己大权在握的时候,将一些有惠与天下的事情办妥,得到天下人的认可,才是真格的。我了解姐夫您,您一向想要报答先帝对你知遇之恩,想要中兴大明。眼下流寇已平,皇上年幼,姐夫能够大展拳脚的时间,或许就是这几年,如果您不好好把握,等到平定辽东之后,您或许会后悔莫及。”李元琛微笑地说道。
“这”岳肃一时哑然。李元琛的这番话,可以说是正中要害,自己现在确实强大,说一不二,可等到皇上亲政,一切就难说了。虽然,皇上亲政之后,自己可以凭借自己的实力压制皇上,但这是岳肃最不愿意做的事情。而且这个世上不乏小人,这些人目前是被自己的气势所折服,不敢乱说乱动,但天晓得在皇上亲政之后,这帮人会不会在冒出来。尤其是首辅韩爌,一直都在韬光养晦,岳肃知道此人,不动则以,一旦动了,势必会要狠狠地咬自己一口。
现在的自己,的确大权在握,但自己仍然不能妄自尊大,轻视自己的政敌。身处高位,时时刻刻都要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很有可能被小人暗算。
见岳肃半晌无语,李元琛等了一会,才说道:“姐夫,其实小弟以为,现在开海,也不是不可。朝廷的水师战船,到底有多少,小弟不清楚,但只要姐夫能够调拨出来五十艘战船,想来就足够了。”
“五十艘,怎么可能会够”岳肃不禁是笑。
“姐夫若是不信,那就让小弟帮您分析一下,再说一说小弟的打算。姐夫虽然将闽浙的战船大多调到北方,但仍旧留下维持当地海域秩序的战船,而指挥的战将,还多是海寇出身,以他们治海,可以做到知己知彼,乃是姐夫的妙招,乃至于即便大多水师战船被调走,闽浙海域还很太平。朝廷此番开海,姐夫不一定要开设过多的港口,小弟想,目前只开设一个,也就足够。海岸之上开设炮台,周边用大小战船三十余艘作为防御,应该也就够用。海岸内部,开始市埠,准许在此地通商、出海。但凡要出海、登陆的船只,只有停在此地才可,其他地方,都不准许。出海之时,朝廷派战船五十艘作为保护,可收取保护费,而朝廷的战船也可以自行做些生意。进出港口的或许,可收取税费,海运是暴利,朝廷在税费上不用客气,出海的货物,收取百分之一百的税费,进港的货物,收取百分之一百五到两百的税费。小弟敢保证,不出两年,这个港口便能兴盛无比,朝廷的收入,也会提升许多。不仅如此,在开海之后,小弟还敢保证,一定会出现更多的商机。”李元琛信誓旦旦地说道。
“你说的却也不错”岳肃还真让李元琛说的有些动心,岳肃的历史水平确实不高,但念书的时候,历史课本还是学过的,小的事件不清楚,大的事件,他可是知道的。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岳肃知道,清朝推翻明朝,岳肃也知道,而且岳肃还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外国的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虽然年代忘了,在哪个国家兴起,他也记不清了,但是,等到开海交流,肯定会知道,并且将技术引进。而且,开海之后,还可以引进许多外国的粮食作物。只要不全面开海,哪怕主力水师都去打仗,也照样能够应对,关键则是在于,这个首先开埠的港口选在什么地方。
“元琛,只开设一个港口,水师绝对可以应付。只是这个港口选在什么地方,很是关键。不知你认为选在什么地方比较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