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侠影情踪 > 分节阅读 95

分节阅读 9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奶一大家人一起过生活,花枪刘他岳父家姓朱,花枪刘为避祸就随他岳父家的姓,改名叫朱鹏,那大姑娘则改名叫朱彩凤,二闺女则改名叫朱玉凤其实,论起来,朱玉凤的姥姥家姓龙,虽跟你爸是表亲,但这表字,已是两个表了,也就是说,她是你爸的表表妹,要论到你这儿的话,就是三个表字了,也就是说,承森是你的表表表兄刚才我不说了吗姑舅亲辈辈亲,砸断了骨头连着筋,这话用在咱家,正附和咱的情况,砸断了骨头连着筋一点儿都不假,哈哈哈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但咱们两家怎么来的墨竹镇的呢”龙泉松仍刨根问底的说

“哦,孩子自我嫁到龙家以后,你二奶奶就把治家的大权就交到了我的手上,那时我正年轻,一大家子人的事我管起来不躇头,你二姑妈、二叔、二婶、三叔、三婶、四叔、四婶和你五叔,都称我为大姐,家里家外的事都得听我的调遣凡是男人挣钱回家,都得交家里,兄弟媳妇们也不能吃闲饭,每天都得给我捡煤核儿,捡劈柴或捡烂纸卖在早,你二爷爷有个拜把子兄弟,姓王,是个缝鞋匠,他儿子在斌庆科班学戏,叫王斌珍,出科后,因有这么个干亲的缘由,就把你二姑妈许配给他了日本时期,北平戏园子里不好找事做,你二姑父就跑到墨竹镇来唱戏后来,你爸也从北平来到了这里,他哥俩就都在园子的后台上一起搭伙睡觉再以后,我与你二姑妈从北平一起来这儿,找到你爸和你二姑父后,两家就分开住了,但一直走动的特别近,因为这儿只有我们这两家亲戚,别无依靠这就是咱们这两家表亲的始末根由”

“哦,这么复杂我如不问清楚,谁能说的明白”龙泉松自言自语地道

“喔我困了,有什么疑问,明儿再说吧”

一晃就是半月,丁慧珠与龙泉松带领着任宝茹、曹作嘉、郑文和、李德庆、仇振仪、高文瑞、张志民等人,把红色暴动团弄得挺红火,为了跟上形势发展变化,宣传组把红色暴动团的小报,出刊了近十期那些工作组员和街道干部及老的四清工作队员都相安无事,几乎没有再发生过逮人捕人的事件墙子街革命造反队也主动与红色暴动团搞好关系,光“郑大丫子”本人就亲自到东六小学来过两次,每次都给捎来两箱苹果,两箱梨,以示慰问,第二次还把丁慧珠与龙泉松的“黑材料”带了来,当着她俩的面点火烧成了灰

这一天,曹作嘉刻完了蜡版,闲着没事,就与龙泉松聊起了他俩在部队搞社教时的新奇事情一谈起来,就象回到了过去那个年月,心潮起伏澎湃,心情激动,竟把任宝茹、郑文和、李德庆、仇振仪、高文瑞、张志民、张明立等人给吸引了过来,大家围成一个圈儿,听他俩你一句、我一句的聊,就象听长篇评书一样

那是在1964年的11月,他俩是在雁北专区的焦家庄相遇并认识的,那时他俩被分在一个四清工作队、一个专案组里,还分在同一个老乡家吃饭住宿,就象亲兄弟一个样那时四清工作队讲究访贫问苦,扎根串联那户老乡就是个贫农出身的饲养员,姓刘,村里人都称他刘老汉,其实他至多也超不过五十岁在队上每天拿十分工,他老婆刘大婶儿,天天下地干活,因是女劳力,累死了也只拿六分工

他俩在刘老汉家吃住,组织上规定每人每天给他家一斤全国粮票和五毛钱,一到吃饭时候,刘婶就端来一盆毛糕和一浅子蒸熟了的山药蛋,外加上一大碗又酸又苦的酸菜他俩乍一听“毛糕”二字,觉着新鲜,以为是象曹子糕之类的点心呐,待仔细品尝过后,那“毛糕”原来是拿那没去掉麸皮的高梁面,和成了驮驼子,再把它上锅蒸熟了,吃起来不但里面有一种药味儿,而且进口后,卡在嗓子眼儿上难以下咽当地人是以“毛糕”加酸菜为主食的但解大便时,竟拉不出屎来若当费九牛二虎之力拉出屎来时,那屎竟粗得象杆面杖,上面还带着血丝丝,肯定是那屎把肛门胀裂了原来,这还得感谢那吃那酸菜的功劳,如若怕酸怕苦没有吃那又酸又苦的酸菜,恐怕那“毛糕”下肚以后,在肚子里积存起来就得把人胀死

刘老汉家有俩孩子,一个八岁,一个九岁,都在村子大庙里上小学,因他家一年到头都看不到一分钱,所以,他那俩孩子,自从出生以后,只是在供销社的玻璃柜台前面,隔着玻璃见过糖果,可从来没有尝过糖果的甜滋味当他俩跟那俩孩子谈起糖果是甜的来时,就见那俩孩子馋得直往外淌口水

下册第三卷纯情美如玉十会上闲侃荤段子

更新时间:201012811:11:41本章字数:7290

十会上闲侃荤段子

那村子自古至今,只有一个老爷子是见过大市面的人人都称他为郝老汉他年轻时曾去过太原,见过火车,哈喝过大同的醋,说哈那里的醋不要钱,因他在那车站的饭馆里哈醋时,小二没找他要钱,只是把各个桌子上面摆着的醋瓶子,都收进了厨房屋的里间郝老汉家里,每晚都堆满了听他“说书”的村里人,听他讲那些世面上的奇事趣闻当一谈到北京时,他就说,北京人住的房子就象应县的塔那么高,每天上班回家,要坐火车才能上得去听他说书的那些小青年们,都曾发誓说:“我这辈子,一定要带着俺老汉上趟北京看看,否则誓不罢休”可是,也有个总上他那儿听书的甯老汉,却告诫小青年们说:“你们哪儿也别去观景不如听景,哪儿也没有咱们村子好”

四清工作队到地方上搞社教,主要是清经济,村里如有能人的话,这人便成了四清工作队“清经济”的主要对象如村里没有所谓能人,那队里的会计便成了“能人”,得被查个底儿朝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