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侠影情踪 > 分节阅读 75

分节阅读 7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十四“虎平沟”试功

他俩从早晨至晌午,谈的异常投机,竟有相见恨晚之意最后,他俩在回寺用斋的路上,菩月就大包大揽的对德明表示,他一定要为他在师父面前美言,直到师父答应愿意收他为徒德明和尚听了心中大喜,专等菩月的佳音

当晚,菩月和尚去方丈见法宏大师,将早晨与德明和尚在塔林相见的经过一五一十的都与长老讲了,最后说道:

“我见德明和尚并非坏人,只不过是个痴迷武功的僧人而已,我与他讲了师父您的武功渊源,他随即就表示要拜您为师,说话非常爽快,看来也是个直肠的人”

法宏大师听完后,说道:

“尔将他叫到我这里来,我想亲自问他”

菩月和尚遂赶快去到待客堂寻找德明和尚,告诉说方丈大师找他,并叮嘱他见大师后一定要直言不讳,千万不得过分恭维德明和尚跟随菩月来到方丈,见法宏大师跪地行礼,后法宏大师问及他的身世经历等情,德明和尚一一如前所述说了法宏大师又问道:

“你与贞定大师何缘,叫你千里寻他神灵,拜祭于他”

德明和尚见方丈大师问及宿缘,遂并不回答,即从怀中取出一方写有密密麻麻文字的白绫,递于长老,法宏大师接过看了,良久,感慨地说道:

“机缘巧合,天命使然啊”

遂收德明和尚为徒,与菩月等僧众,每日一同练功于赢台菩陂、菩斋、菩月三僧仍习学气剑功法,法宏大师把自己的平生所学,挨着个的把着手传给他们特别是看菩月和尚天资聪颖,就于那关键之处多照看、多下了点儿功夫菩月和尚每遇到难处,总是与德明和尚一起探究,也得到德明不少的启发而德明和尚,自得了法宏大师的指点,功力大进,他的怪蟒穿山已更加精奇,几乎不费吹灰之力,所以他就由学练怪蟒穿山,开始转入专攻刘海砍樵了

在法宏大师的精心指点下,德明和尚那细竹杆尖头竟能发出一丝气剑,只是那气剑威力很有限,且不甚巩固他每遇到功法难点时,总是从怀中取出那一方写有密密麻麻文字的白绫,认认真真地看来看去,菩月每问到他这是什么时,他总是闭口不谈

有一次,菩月与德明在山尖尖上练完武功后闲聊时,又谈及此事,德明和尚就告诉菩月说:

“此事已成为人间绝秘,至今这世上只有你我与我少林寺的师弟德聪三人知道,而你还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即只知道一半也将来你如能见到德聪和尚,你就去问他去吧他若是能告诉你这其中的端倪,一是你的造化,二则是咱仨有缘”

自此以后,菩月也就不再向德明和尚直接打听此事了一晃三年过去了,因菩月和德明和尚经常在一起交流气剑功的奥妙,忽然有一天,菩月竟出奇的把那“小鬼吹灯”练成了他在高兴之余就把德明叫来验看,果不其然,那缸砖石块之类,到了菩月面前,迎“气”而解,如砍瓜切菜一般菩月讲到用气的奥妙所在,德明和尚忽也有所悟,他便随手抄起细竹杆一试,嚯杆头离那石头约有二尺来远,就能把那方砖大小的石头块切成两半他俩眼睛一亮,乐不可支,随后,俩人就轮流试验,你一杆,他一杆,不多时,竟能在四五尺远左右,用那细竹杆照着脸盆大小的石块一挥,“唰”地一下,就将它脆生生地切成了两半哥俩高兴的跳啊蹦啊,最后拥抱起来菩月忽然想到:“如能把这功夫搞扎实了,练得有些把握时,然后再告诉师父知道,那岂不更好”于是,便趴在德明和尚的耳朵上说道:

“师兄,咱俩先不要马上告诉师父啊等过几天,功夫巩固了之后,再跟师父说也不迟”

德明和尚也觉得此法甚妥,便点头同意了当天俩人就没作声,就如同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第二天一早,二人起床跑步,看看月光如水,觉得比往日早了有一时辰,俩人出了寺院门之后,德明和尚对便菩月说道:

“今天咱俩离开那老道路,往远处跑跑,找一处清静去处,咱俩再复习复习那刘海砍樵和小鬼吹灯好不好”

说着,就把手里准备好的两棵细竹杆递给菩月一棵菩月接过竹杆说道:

“我也是这个意思,今天咱俩就向东跑下去吧”

于是,两人四只飞腿就比起赛来,快天亮时,二人跑得混身大汗,来到一条大沟,迎面参天峭壁上,分明刻着三个大字:“虎平沟”菩月见了,忽然间想起,这“虎平沟”,是燕山山脉当中出了名的凶险之地,尤其是每日辰卯两个时辰,就同那景阳岗一般,时常有大虫出没,俱说“虎平沟”里的大虫,是一对大老虎,领着一群小老虎,专拣这“虎平沟”的密林深处隐藏多少年来,还没听说有哪个好汉,竟充那清河县的武二郎,喝上十八大碗“三碗不过岗”的老白干,溜溜达达上得这沟里来,敢摸一摸老虎的屁股想到这里,菩月和尚心里不由得发毛,便对德明和尚说道:

“师兄,咱们得赶快躲开这里,这里虽不是龙潭,但却是虎穴,尤其是咱俩赶的时辰不对,一旦遇”

这“遇上”俩字还没有出口,就听那密林里一声凄戾的呼喊“救命啊”由远而近传了过来,随着呼救声,又有一声震天动地的吼声,伴着“呼呼”的风声和“哗哗”的树叶声,在二僧身边一掠而过那风凉凉的,刮得满身是汗的菩月,不尽打了个寒噤突然,一个披头散发的女子,象疯了一样跑来,抓住德明和尚围在腰间的僧衣就躲在了他的身后德明和尚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只见一只吊睛白额斑斓猛虎,以泰山压顶之势,向他扑了过来,德明和尚来不急细看,抓住手中的细竹杆“嗖”地一下,正鞭在那老虎脑顶门的王字上,此时菩月也举起了手里的细竹杆,打在了老虎的头上,只听“咕咚”一声,那虎竟从空中掉在地下,一动也不动了

菩月见那老虎七窍向外淌血,伸过手去摸那虎头,只觉虎的颅骨塌陷,分明是他与德明和尚这两下刘海砍樵,正中虎的脑骨,致使它颅骨碎裂而亡菩月心道:“没承想这刘海砍樵威力如此之大,五六百斤的老虎只一合,就闷声而死,何况人乎”

德明和尚见虎已死,待回转身再寻那女子时,只见她吓得面无人色,混身战抖,兀自揪住德明和尚腰间的僧衣不放德明口中连呼“阿弥陀佛”说道:

“女施主,那虎已经死了,不必害怕,赶快将手放下,回家去吧”

那女子只是哭泣,说道:

“大师,救救我,我已没有家了”

德明和尚见状,心中也是惨然,便安慰那女子道:

“女施主,你姓字名谁,家住哪里为甚夜间竟来这大山里,你又怎地没有了家说来我二人听听,我等虽是出家人,万一能尽些绵薄帛之力,也是有的”

那女子道:

“小女子是个苦命之人,我家本是山东蓬莱官宦人家,家遭不幸,只得投亲逃生”

原来,她乃是晚清大学士凤兆鸣的宝贝女儿凤九妹光绪帝唁驾,大学士凤兆鸣一家遭灭顶之灾,一家人35口俱遭毒手幸存的九妹年仅八岁,跟着老家人凤安流落江湖后隐居在延庆椿树庵的世交杨叔叔家。她平日只以做些针线活为生,十年中,深居简出,并不给叔叔杨振生一家人多添麻烦看看已到出阁的年岁,老家人凤安不幸一命乌呼,她只好跟叔叔家一起生活又过两年,出落得似天仙般的容貌的她,让人馋涎于滴,那找上门来的媒婆就似排队的一般,每天络绎不绝,叔叔每向她问及婚事,九妹都执意不嫁,叔叔很是着急一天,凤九妹在街上买豆腐回来,忽然听见黑心的婶婶与刘媒婆密谋,欲将他以二十金卖于大地主徐二混子做小,于是她不敢再回叔叔家,便急忙逃了出来因慌不择路竟误入山林,天色以晚,又遇剪径的强人,将她捉入蟒山寨中,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