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9(2 / 2)
车夫就憨笑说着:“观主你瞧,这一大片田地咱们西楼就占了一大半。嗬嗬。看上去真带劲,看上去真舒服”
车夫也是佃户中选出来。王存业一笑:“是啊,很不错,快到了吧”
随着一阵摇晃,马车停下来,马匹原地踏步,不住打着响鼻,车夫掀开门帘。恭谨说着:“观主,到了”
王存业把谢襄接下来,吩咐:“你就在院中把马喂食了。”
说着下了车,虽是冬天,万物肃杀,有着难以言明的萧条和肃杀,但院落墙角之处,还有绿色藓苔顽强的生长。不肯死去。
王存业和谢襄进去,又有着马匹嘶鸣,自是惊动里面的人。一个丫鬟自院中走了出来。
“少爷是你快进来”这丫鬟见是王存业进来,顿时惊喜,又望了望谢襄,她自小乡间长大,去的最远就是县城,却还没有见过这样美丽的少女,正发呆之间,却见得谢襄对她一笑,不由满脸通红,飞快退下:“我去通知老大人老夫人”
王存业点点头。有些奇怪,却不以为意,带着谢襄向里面而去。
进了里面,见得王远山脸上带着掩饰不去的喜色,手中捏着一张纸看个不停。
王存业见了,顿时来了兴致:“父亲。今日何事这样高兴”
王远山听言一惊,转过身来,见是自己儿子,顿时说着:“业儿,你回来了,正巧有着喜事,官府下了官状,让我做里长呢”
王远山说着就要拉王存业坐下,只是却见得一个少女,空谷幽兰一样,顿时张大嘴巴,望着王存业:“这是”
就在这时,谢襄走了上来,对着王远山盈盈一拜:“谢襄见过伯父”
王远山震惊着,只是哦哦应着:“原来是大衍观的谢小姐,来我这里却是怠慢了,快快坐。”
王远山神色有几分激动,不住招呼着,大衍观谢成有一孙女,以前也是见过,只是那时甚小,哪有现在这份丽光,让人不敢逼视。
这时却又有着王存业母亲神色激动赶了过来。
“业儿回来了”见着一个丫鬟在外,她就不由问着。
“还带着谢襄小姐。”
“哦。”王存业母亲点点头,进了去,就见得王存业和一个少女坐在椅上,正说着话,而自己丈夫有点手足无措的说话。
“谢小姐也来了,怎么担得起。”王母过去,神色激动,拉住谢襄的手,就说着:“上次见你,你还小,不想就长大了”
说着,连连感叹,用余光打量着,本来听传言,说这谢小姐多病,所以才便宜了儿子,原本只得认了。
但自儿子发达后,她就有了心思,自己儿子是道官了,娶个病恹恹的媳妇又是怎么回事
这时看上去,谢襄明眸皓齿,青绸衣裙,半羞半喜,衬着洁白无暇的脸,眉目如画,略带红晕,却真的和仙子一样,当下就非常满意。
“父亲大人,母亲大人,我这次来,却是要出门出差,因此带着谢襄过来拜见一下”王存业说着。
谢襄听了这话,脸上就带着几丝红晕。
王母一怔,就明白这话,连忙追问:“要出去很久”
“二三年是等闲”王存业无奈的说着:“所以今天就带着谢襄拜见一下,我们道人不讲俗礼。”
王母明白过来,这实际上是订婚了,民间订下婚约,都是请朋唤友,只怕场子不够热闹。
只是他们都是道人,修玄功,转生死,如若有造化,数百年寿数都是等闲,凡尘中的人,如何能与他们相比。
道人不需要订婚,因为没有这必要,但还有个拜见的过程。
王母明白了,说着:“我们这就设个家宴可惜了。”
最后,她还是觉得遗憾,这样说着。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一章挂剑游学
西直乡
直往东三里,又向南就有着一处三进院子,门前一棵槐树,树下一个石凳,院子有着墙围着,王存业正要敲门,门一响,一个中年妇人探身出来,见是陌生人,不由一怔。
“我是杨玄的朋友。”王存业说着。
这妇人却也大方,让着进去:“请进”
王存业向前几步,就见得了轮椅,杨玄静静的坐着,风吹动,他手中画卷显得有些旧,显是长期翻阅导致。
王存业怔怔看着,心中不知道什么滋味,良久上前看见一个碗,还剩半碗面条,里面一看,就是一皱。
里面建的不错,内廊铺着青砖,何至于面食这样寒酸
又踏了几步,就心里清楚了,叹着:“想不到冷清至此”
中年妇人听了,不由咽声说着:“才回来时有些人看,过得半月就门庭稀落,这还罢了,乡里族里的族老都将原本荫庇的田地收回去,却连半点租子都不给,平时家里没有多存着银子,一下子就难周转了。”
王存业就知道杨玄原本是道官,自然和自己一样,受到追捧,但一旦杨玄瘫痪了,撤了道官,一哄而散已经是良心,怕是反过来欺压。
再多的抚恤,能济得几时,能抵得世态炎凉就这一点,王存业就不想使谢襄落到这个地步。
当下就取出了一百两银子的银票,说着:“杨玄是英雄,我是很敬重,叔母你就收下,别推辞了,我这次要出差,几年才回来,怕是不能经常来看望了。”
顿了一顿,又说着:“西直乡有着神祠。您在神祠当个掌香,一月给您五两银子,如何”
掌香就是卖香,别小看这点。话说不少官绅之家,一旦破落,女眷去当洗衣女工糊口的都不少,历史上有名的曹雪芹的老婆就是靠当洗衣女工糊口。
中年妇人听了,不由说着:“难得还有你这样的朋友”
说了一会,千恩万谢。
王存业就多说了几句,退了出去。出去后才微微一叹。
到了相对偏远一点,就使了个障眼法,纵身一跃,上了天空前行,就到了忻水的一处内陆港口张口镇。
忻水河水流平缓,两岸都有城镇,人口密集,颇为繁华。绵延三百里,通向长江,又通向出海口。
张口镇不断朝大船上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