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58(2 / 2)
不过,眼下正是他心中对李师师最愧疚和疼爱的时候,对于她的要求,自然不敢回避。
岳云缓步进入了马车车厢内,坐在了身着一身粉红sè纱衣的绝代佳人面前,望着她秋水般的清澈秀目,不禁低下了头,不敢和她直视。
“应祥,昨天临安传过来的快报你也看见了吧”李师师玉手轻抚了一下发梢说道。
岳云点了点头道:“我看过了,战报上说,赵琢被ri本源氏派来的刺客杀死,企图以此阻止我大宋不派兵攻打他们。而秦桧父子、范同、何铸、张择端、薜弼等人皆参于了此事。目前已被逮捕下狱,万俟卨正在抓紧时间审理,搜索其同党。”
顿了一下后,他方讪讪道:“依万俟卨的个xg,没罪也会变得有罪,由一人而牵动全身,何铸一党之人只怕全都会被他一网打尽”
李师师听后,却是面露喜sè道:“应祥,这不正好吗何铸、范同、张择端、薜弼等皆是有名的帝党之人,向来认为赵宋才是我汉人正统,此党之人一去,你登基为帝就毫无阻碍了。”
岳云苦笑道:“你也劝我登基啊”
“是的”李师师秀眉一蹙,正sè道:“如今朝中是由滢儿担任监国公主,总有些名不正言不顺。要知道,高丽的作法,已经让我大宋很多文人、大臣和民间百姓认为不伦不类了,其他各国之人也对此颇有些瞧不起。而我们还去学王雯的那一套作法,岂不成了各国笑柄”
“面子就这么重要吗只要我大宋实力强,拳头硬,谁敢说三道四”岳云不以为然道。
李师师这下可真的有些生气了,她沉声道:“应祥,你就这么不想当皇帝吗要知道好多人都盯着这个位置呢。特别一些赵匡胤的后代,也不知是真是假,这些天都从江南各地冒了出来,去宗人府报道。民间也有一些保守派文人上书,要求从这些人中选一贤明者为帝,这对你都是巨大的威胁啊”
第七百三十三章李师师的劝告
顿了一下后,李师师方又说道:“但更大的呼声,还是希望由你登基为帝。因为赵氏的这几任皇帝,一个比一个差。如果说赵匡胤是个枭雄人物,那他弟弟赵光义就只能算是个jin雄了。而赵光义的儿子孙子更是一代不如一代,到了徽宗朝时,赵佶只知吟诗作画,炼丹吞药,还去弄什么生辰纲,终于惹得方腊、梁山泊等一干豪杰起义,使大宋国内大衰。最后招致靖康之耻而至于后来的赵构和赵琢这对父子,他们的情况我就更不用说了,你也心里清楚。试想这样的一个家族,怎配当皇帝,又怎配领导我大宋六千万民众”
岳云听闻之后,顿时为之语塞。思量了片刻后,方说道:“师师,我明白你的意思。不过现在不是已经削减了很多皇权吗就象咱们这个德昭朝廷,名义上是赵琢当皇帝,但权力却实际上是掌握在我这个首相手中。我觉得在君主立宪制下,皇帝是不可能为所yu为的,他只是一个挂虚名的元首而已。”
李师师俏眸眨了一眨,柔声道:“应祥,我知道你的想法来自于极西之地的古国罗马,我从秀丽办的江南时报上见过对他们的管理体制介绍。你不过是把他们的制度改良了一下,把罗马的执政官改成了皇帝,然后把他们的元老院改成了议会而已。只不过,你难道忘了一点当一个人的威望达到足够高,他的实力足够强的时候。不管是元老院还是议会,对他有约束力吗凯撒不就是以执政官身份成为了罗马共和国的掘墓人吗”
岳云听闻之后,蓦然为之动容,他自然清楚凯撒的所作所为。他军功卓著,打败了对罗马威胁甚大的高卢人,成为了罗马的终身执政官,最后一脚踢开了罗马元老院,加盟成为了罗马帝国皇帝。
李师师这时又继续说道:“你不当皇帝,在民众和大臣、文人心中,始终认为你是一个权臣。眼下你还活着。威望又高,赵氏的子孙就算当了皇帝也不敢拿你怎么样可等你年老退休以后呢或者等我们这一代人都逝去以后呢你能保证作为皇帝的赵家子孙以后就不会破坏目前的宪法”
她有些恨铁不成钢地说道:“岳云,你要知道,在人们心目中,皇帝才应该是国家权力的掌控者的你再想想以前的历史。哪个不篡位的权臣最后有好下场的从秦国的商鞅、赵高,到汉朝的何进、董卓全是死于非命。而篡位的权臣,如三国时期的曹丕、司马炎,东晋的刘裕、唐朝的朱温,本朝的赵匡胤。至少还落了个善终。你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后代想想啊你难道想让自己的子孙也象西汉时期霍光的子孙一样。在他死后就被皇帝把他全家满门抄斩吗”
岳云听闻之后,心中顿时起了波澜,他不想当皇帝,可不代表他不在意自己儿子和岳家众人的生死。事实的确如李师师说的那样,权臣的确往往都没有什么好下场,他们权力越大,势力越强,得罪的人就越多,不光是不同政见的大臣。就连原来是傀儡,俯首听命的皇帝也一样。这些政敌一旦有机会,便会反攻倒算常言道,伴君如伴虎,皇帝一怒之下,擅杀大臣可是历朝各代司空见惯之事,想要不一直生活在提心吊胆之中。唯一的办法便是自己成为老虎”
他终于被李师师说得有些心动了。
而这时,李师师却抛出了压跨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应祥,我知道你想搞成罗马共和国那样的君主立宪制度,让议会象元老院一样掌握大权。建立江南时报上说的什么什么zhu制度。但这一切,你觉得是在赵氏子孙当皇帝的情况下,容易推行一些,还是在你当皇帝的情况下,容易推行一些呢”
岳云不得不承认,李师师的确很会说话,她说的内容,真的有些打动了自己的心。如果自己当上了皇帝,推行各项改革,不光是政治制度上的改革,还有思想上甚至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的改革,岂不是更容易一些
试想自己当上了皇帝,再以陆游,或者朱熹、虞允文这些人中的一位担任首相,那朝野之中,阻力必将小很多,而自己无论是对外征战,对内改革,亦是容易许多。
只不过,自己真的要称帝吗他还是没有作好这方面的心理准备。
其实,无论是秦桧的暗中使命,还是赵琢暗中谋划的夺权大计,最开始都一直没有逃过岳云的视线。这些情形有的是通过他直属的秘密情报网络探听到的,有的是通过情报部等部门的查探显露端倪的。但无论从怎样来说,岳云都算得上是一个知情者,而他也针对此作好了应对之策。
只不过,他却没想到竟然会在岳飞的大营中遇上行刺,而且还昏迷了这么久,导致赵琢终于铤而走险,而ri本也发生了这样大的变故。
从一开始,他在完颜亮南侵,进攻临安之时,就有人建议过称帝。只不过被他否决了。当时还可以说是要“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不过,在统一大宋,粉碎赵构叛乱之时,便是最好的称帝机会了。但岳云却是放过了有重大暗杀吴璘嫌疑的赵琢,选择了只当首相。虽然暗地里有不少拥戴他的将领觉得他这些做有些愚忠和缺乏胆识。
但惟有岳云自己心里清楚,他之所以一直不肯称帝,为的只是坚守在心中的那一个从未熄灭过的信念。是为促使中国在浴火中涅磐,在铁血中重生的zhu信念
作为穿越者的他可是太清楚了,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和礼教束缚,不少中国人的心中,都有深深的奴xg。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中国人在国外受了欺负往往忍气吞声,而其他国家的人,甚至是比中国弱小得多的国家,也会奋力抗争。
第七百三十四章是否称帝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