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惊宋 > 分节阅读 432

分节阅读 43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约莫杀了两个多时辰,宋军士兵算算时间金军的援军也该到了,便立刻退回到了船上。然后回到了大船上返航。

待附近县城的金军骑马挽弓到了海岸边时,却只能看到宋军远去的海船影子。他们不禁气得发疯,却除了跺脚之外,再无任何办法。

只不过,他们哪知道,这样的恶梦,才仅是刚刚开始而已,尔后的许多天里,从辽东到山东,从塘沽到青州,所有金军沿海的州县都遭受到了攻击。由于金国的水师已经全没,他们只能陷于被动挨打的局面,疲于奔命

在水师高奏凯歌之时,陆军却还是陷于困境之中。北伐中遇上金军以汉族百姓为肉弹这种新问题后,除了临安城里的李雨柔、刘一宁等一干大臣绞尽脑汁筹集粮食外,在前线的岳云也紧急召开了会议,商讨如何应对目前这种危机。

西路军的军师虞允文、中路军的军师李若虚也骑快马,来到了东路军目前的统帅部所在地寿chun,参加会议。

目前西路军已经攻克南阳,离长水只有一百五十余里;中路军攻克偃城后,离颖昌只有八十里;东路军更是全面推进到到濠州、楚州、海州一线,离上述三州不过五十里。

从三路大军派出去的斥候,反馈的消息表明,金军在这些城池的兵力并不多,一共只有数万人,如果全力进攻,便很快能收复上述城市。只是如此一来,立刻便会让前线的粮草供应陷入崩溃。连两个月都支撑不下去。

听陆游介绍了目前面临的形势后,郭宇当即便激动地说道:“汉王,北伐不能中止啊眼下金军已经胆寒,只能采取如此卑劣的手段来阻止我们进攻,只要能挨到秋收,我们便可继续进攻了”

他和代毅原就是河北人,作梦都想打回家乡去。眼见北伐军停止前进,自然心急如焚。

李若虚叹道:“郭将军,眼前的形势不妙啊金军现在采取的坚壁清野政策,以百姓疲我斗志,耗我粮草只是第一步。李某来之前,曾和岳元帅商议过,认为金军极有可有还有后手。最大的可能xg便是以数百股jg骑,每股数十人到数百人不等。侵袭我军后方,专门烧我粮草而我军虽然这几年大力引进配种阿拉伯战马,但数量依然远远少于金军。防不胜防啊”

李若虚如此一说,众人面sè都立刻沉了下来。这的确是个难以应付的大问题。就算明知敌人的计划,也无法应对。

宋军以步兵为主,而金兵以骑兵为主。在东路军所在地还好一些,江淮之地水网密布,不利骑兵作战。

但中路军和西路军目前的光复区全是平原,根本无险可守。如果金军是大股进犯还好说,可以组织抵御。但如果金军以小股jg骑侵扰,却是让宋军的防守捉襟见肘,无法应对。毕竟两条腿的人哪跑得过四条腿的马啊

“其实,也并非无法应对。就看汉王能不能狠得下这个心了”虞允文这时沉声说道。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六百八十九章艰难的决择

“允文,你说说看,如何应对此危局”岳云目光闪烁道。

“我国为了北伐,已经准备了整整三年,其间,无数民众捐钱捐粮,无数热血男儿为了收复国土,驱逐金贼,不措抛家弃子,参军入伍,丝毫不顾他们这一去,便极有可能埋骨异乡,魂归大地既然,这样规模的北伐战争,免不了有人会牺牲,也必须有人去牺牲。那么,做出牺牲的人为什么一定要是我军忠勇的士兵呢”虞允文侃侃而谈道。

岳云、李若虚、陆游等人立刻便反应了过来,虞允文是想说什么。其实这道理他们不是没有想过,只是都不敢提出来而已。

韩彦直还懵懵懂懂地问道:“虞军师,你能不能说得明白一点我听了还是很糊涂呢。”

虞允文叹了一口气道:“我的意思,既然必须有人要牺牲,那么,从最有利于战争胜利的角度讲,当然是牺牲金军故意留给我们的这些老弱病残,妇孺儿童了他们这些人中,是否暗藏金军jin细,是否心向金国,皆不得而知。为了让这些人吃饱饭,却要我大宋的热血将士饿肚子,恐怕并非让北伐胜利的最佳选择”

众将顿时面sè微变,虞允文就差直接说不管百姓,大军只管向前进就行了。

“这怎么行呢百姓可是我们保护的对象,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的粮食、兵员、金钱,皆是从百姓中而来,如何能抛弃他们,只管自己呢”张力立刻就反对道。

虞允文听闻之后,却是反驳道:“张将军此言差矣。对我军作出贡献的是荆襄、四川、江南、岭南、台湾等地的百姓,而非中原一带的百姓。这些百姓虽然也交了税。也交了粮,甚至派人参了军。可那是给金国作了贡献,而非我们大宋”

张力涨红着脸说道:“可那是他们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怎么说他们以前也是我大宋子民,我们军人未能保护好他们,让他们家乡沦陷,成了金人的奴仆我们北伐的目的就是为了解救沦陷区的百姓,如果置他们于不顾,见死不救。那和金贼有什么区别呢”

张力和虞允文一开了头,在座的文臣武将们也纷纷加入战团,各抒己见。

陆游、郭宇、代毅等人站在虞允文一方,支持暂且不顾百姓。全力进攻的策略。在他们看来。如果这些百姓是青壮年,还有资助的必要。可金军留下的全是老弱病残,肩不能挑。货不能抗,连种田都很勉强,这样的人完全是大军的累赘。可以放弃。

而李若虚、韩彦直、杜永三人却认为,上天有浩生之德。一个人降临到世上都应该有生存的权利。北伐原本就是为了收复河山,解救被女真贵族欺压的汉族百姓。如果将他们弃之于不顾,不免与北伐的初衷背道而驰。至于只救青壮年。不救老弱妇孺的作法,更是势利冷血之极。北伐军是卫。是护民军,可不是一支冷血的军队,怎么能见死不救

双方争得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大家皆把目光望向了岳云,希望他能作出定夺。

岳云轻叹了一口气,从内心来说,他也是不想放弃这些百姓的。但如果大军一直就这样停滞不前,却也是极为不利的。四十多万大军驻扎在前线,每天的开销都是一个天文数字,更不用说三倍于这个数量的百姓。

而且士气总是一鼓作气的,这样走走停停,然后让士兵天天干的都是帮百姓修筑房屋,兴修水利,建设营寨这种事情。再有激情的士兵也会意志消沉。

在这样此消彼涨之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