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08(2 / 2)
由于岷江堤坝决提了。江水已经把整个乐山府酿成了一片汪洋。田地成了沼泽,秧苗成了水草,低洼的地区已经成了一片湖泊。原本平静窄小的岷江江面,已经宽得象长江一般。官府组织船只去营救灾民。沿江一路看过去,只见江边的房屋大都只露出一片屋顶,水中不时可见浮尸。而偶尔有那幸存的灾民,还攀在一颗大树上哭喊呼叫,其状惨不忍睹。
那些田地被淹的农民,以及房屋被地震震跨的灾民,只得扶老携幼地向乐山城赶来,向官府乞求援助。
乐山知府吴东林见此情景。果断下令开仓济民。不过呢,他却只开仓了三天。便宣布官仓的粮食已经全部见底了,乐山城已经无力为济。让这些灾民们到别处去求援。有些灾民不愿离去的,他立刻将脸一板,喝令城中厢军实行宵禁,凡是在城中没有居所,也无处投靠,无力住客栈的人,全部赶出城去。
那些难民中,年青力壮的还可勉强跋涉,到周边的成都、眉山、宜宾、自贡等地乞讨求援。可是那些年老体弱,或者拖家带口的难民就没办法跑那么远了。
聪明的人见城中开始宵禁,便索xg到城中的大户人家去,卖身为奴,虽然失却了ziyou,但总好歹能有人收留,捡条活命。但这也仅限于那些长得俊俏的年轻姑娘,以及一些聪明伶俐的孩童,大部分老人和中年妇女却是甘愿终身为奴也没人肯要。只得被赶出城去,拖着疲惫不堪的躯体,其中很多人便一头栽倒在河边路旁,再也爬不起来了。
当然,也有许多好心的商绅对于吴东林的作法十分质疑。认为乐山去岁的粮食收成很好,怎么可能才开仓济粮三天就官仓空底了而这吴东林倒也大大方方的打开官仓让城中百姓们看,只见这仓库的确空得可以饿死老鼠了。
这下商绅们终于无话可说,于是便开始自己凑钱捐粮,救助灾民。而吴东林生怕这样一来,灾民们又滞留乐山不肯离去,便以目前城中秩序太乱,由商绅自设粥棚容易引发踩踏争抢事故为由,全盘接纳了商绅们捐出的钱粮,然后承诺由官府去赈灾。方把这些“多生事端”的商人们打发走了。
不过,吴东林却是心中焦急万分,他之所以要顶风作案,不救灾民,也是迫不得已。自四川从吴璘治下归顺德昭朝廷以来,随着沿海一带商人的涌入,给四川这个封闭的盆地输入了许多全新的观念。在见识到那些作海外贸易的商人富得流油的荷包后,吴东林也动了自己去做生意的念头。
虽然朝廷规定官员不准经商,可没规定官员家属不能经商啊他便派弟弟吴东勇带着自己从高利贷商人那借来的五万贯铜钱,去明州作海外贸易的生意。
吴东勇跟他一样,皆是贪得无厌之人,而且胆子极大。他到了明州后,便四处广结朋友,并打听做哪样生意利润最高。于是,便有一个长期走私的商人告诉他,做走私武器的生意利润最高。如果从国内将火绳枪走私到ri本、高丽、金国,那几乎是翻十倍的利润。
吴东勇于是便兴致勃勃地跟这商人合伙搞走私,头两趟运高丽和ri本都非常幸运,没有被市舶司的缉私船抓住。于是,这吴东勇便胆子大了起来,在第三趟时,将所有的本钱,加上头两趟赚的钱都投了进去,买了一千只二手火绳枪,以及十万发子弹,运往金国,准备干一票大的。
不过他却没想到,朝廷对于往金国的船只是盘查最严的。虽然他们这条船是先到了济州岛,再折向山东胶州的。但却依然在海上被宋军水师截住了。
好在一起合伙的商人当机立断,知道向国外走私火器是重罪,如果被抓住了交再多罚款也抵不了罪,立刻就会被砍头。
所以,他在看到宋军水师的战舰出现后,就连忙拉起吴东勇跳海逃走了,总算捡了一条命。
但如此一来,吴东勇就闹了个血本无归,只得灰溜溜地回到了乐山。
吴东林得知事情经过,不禁气得几乎吐血。可气归气,就算把他弟弟一刀杀了,也变不出钱来还债。
这些高利贷商人据说都和江湖帮派有着密切联系,如果到时还不出钱来,虽然他们不敢杀自己,但只怕就会对着自己的家人下手。而且这些人无孔不入,自己在当乐山知府之时,也收受过不少商绅的财礼,办了几件殉私枉法之事。不知道怎么的,却被这些人知道了。
于是,这些人就扬言,到时不还钱,就把此事捅到监察部去。吴东林知道朝廷原本就对四川本地的官员不是很信任。自己的这档子事让监察部知道了,不要说官位保不住,只怕蹲几十年大牢都有可能。
在迫于无奈之下,吴东林便只好将官府中收的钱粮挪用了去填补这个窟窿。原本他想等秋收之后,再慢慢补上的。但谁会料到,入夏之后会发生地震,然后又屋漏偏逢下雨,岷江原本还算坚固的堤坝因地震决堤了,造成了这么大的灾害,让他差点就露出马脚了。
“发生了地震和水灾,想必朝廷会宣布,免除受灾地区的赋税,自己只怕是不用再上交了可是如此一来,这些商绅农民也不交税了,到时这窟窿又如何填呢”吴东林只觉头又痛了起来。
“算了,还是等事情到了面前再想吧。”吴东林摇了摇头,努力不去想这事。
皇宫大门前的广场旁边,原来的宰相府被改为了首相府。成了岳云新的办公场所,内阁会议以后也就在首相府举行了。
借着这次救灾的契机,岳云索xg辞去了兵部尚书一职,只保留首相的职务。兵部尚书交由虞允文担任。反正他原本就只是挂了个名,基本上没管过兵部的事。
此时,岳云正静静地听着一干内阁大臣禀报如何在四川赈灾的事宜。
作为户部侍郎,并主管财政预算的李雨柔饮了一口茶水,率先说道:“夫君,户部接到四川汇报上来的消息后,妾身就立刻筹备救灾物资,开始做赈灾准备,现在已经草拟了一个预算出来。”
说罢,她拿出一叠资料道:“救灾的物资中,粮食是最重要的,妾身现在已经派出数百艘闲置的粮船,到ri本和南洋去采购粮食。高丽那边因为他们正和完颜亮一起进攻完颜雍,估计也没有什么多的余粮卖给我们,就没有派人去那边收购。此外,妾身还根据七年前安置南返百姓时,筹集粮草的经验,向江南、台湾、岭南等地的商人,发出了四川缺粮,当地粮价很高的消息。相信很快就会有粮商自发向四川运粮了只不过”
李雨柔脸上露出了一丝为难之sè。
第六百四十八章布置救灾
她这时黛眉一蹙道:“只不过等这些粮食到达,恐怕还得有些时ri。所以,妾身想请夫君同意,暂停江南一地的酿酒坊生意,他们的损失由朝廷府库进行弥补,这样便可从他们的粮库中挤出约十五万石粮食,再从官仓中拨出三十万石粮食,基本上就足够四川灾民一个月的食粮了。”
“行这没问题反正咱们用银两和黄金支付便是”岳云当即便同意道。
李雨柔听后,点了点头道:“也只好如此了,只是还得尽快想办法恢复灾区的粮食播种才行,不然,依旧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四川的受灾面积太大了,而且四川人口又多,这些粮食运过去,恐怕也赈济不到明年chun耕。”
岳云思量了片刻,方沉吟道:“要不这样吧,从岭南、福建、江南各地的府库官仓中,再多调拨八十万石粮”
张宪一听,立刻动容道:“应祥,这样好吗这些粮食都是为明年北伐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