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惊宋 > 分节阅读 174

分节阅读 17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从面理解是这样的。只是我想就算殿试不能通过也就顶多当不了官而已又有多大关系呢看这里行间似乎透露着一股危险的气氛。”岳云微微有些惊愕道。

陆龙思索了片刻方说道:“李家在朝中也有一定人脉或许他们事先得到了什么消息吧。反正公子你一切小心便是。不过我想官家应该还是会顾忌元帅的兵威当不会为难你吧”

岳云苦笑道:“我也只有走一步算一步了但愿一切顺利吧”

第二百七十三章殿试上

临安皇宫的太和殿外,太阳当头,晴空万里无云,是个难得的好天气。

“宋”字大旗在风中飘扬,持旗兵士岿然不动,太和殿前,赵构则坐在高台之上,头上巨大的黄罗盖伞由两名太监持着,为他遮蔽住了阳光的照shè。

太和殿前是一块又大又平整的场地,各sè旗帜飘扬。在这殿前广场上,禁军护卫分列整齐的方阵守住四角,个个身披重甲,寒光照人,威武异常。

不过,此处人虽然多,但人群中却是鸦雀无声,岳云在一名司礼太监的带引下走进了这殿前广场。

虽然他是第一次来这皇宫面圣,但却依然脸sè如常,已隐有大将之风。现在的他可比才穿越过来时自信多了。

除了见了太多的历史名人,经历了太多的战争和争斗之外,最主要的还是修练了形意拳经。这形意拳经的内功不但增强了他的武功和体质,还在无形中改变了他的气质和心理,让他举手投足间皆有一股自信和沉稳。

在广场上万众瞩目之下,岳云缓步上前拜见赵构,高呼道:“下官岳云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构脸sè却是看不出任何喜怒哀乐,只是淡淡道:“岳爱卿免礼平身。”

岳云站起身后,向前望去,只见在赵构身边分列了数十名大臣,其中有些人他还认识。象张浚、秦桧、薜弼、史浩、陈伯康等都赫然在列。而在赵构身侧,竟然还安了一张椅子,上面坐着的竟然是那大食使臣侯赛因。他依然是万年不变的一身白袍加白sè头巾打扮。此刻他见岳云向他望来,还咧着大嘴冲着岳云做了微微一笑。

“秦爱卿,殿试的题目,不知道你等商议得如何了”赵构问道。

这时,秦桧出列。向赵构躬身行礼道:“官家,按您的吩咐,老臣已经设计好了题目。整个殿试分为文试和武试两轮。按我朝传统,应先进行文试”

说到这里,他望了一下岳云。见他依然神情自若,不禁心中暗忖。等会让你这小子哭都哭不出来。

秦桧接着说道:“文试分为两项。第一项是考兵法”

岳云一听,心中顿时一紧,他哪看过什么兵法啊就连三十六计是哪三十六计都不清楚。

不过还好,秦桧却又接着说道:“不过岳少将军经历多场大战,并立下不少战功,想必对于兵法运用已经十分熟悉,老臣认为,兵法倒可免试”

岳云这才松了一口气。暗忖真是幸运,这秦桧想必认为自己jg通兵法。考兵法应该难不倒自己,不过他却没想到自己其实对兵法根本一窍不通。

这时,秦桧又接着说道:“这第二项考试,曾有人提议考诗词文采,老臣却以为。一名统兵大将,诗词作得再好,都与作战无关而带兵打仗。经常需要应付各种突发情况,特别考验人的急智。因此,老臣倒认为,不如由岳少将军来解答先前大食使者侯赛因提出的那个问题如果岳少将军能回答出来,就算文试过关了”

秦桧话音一落,赵构身边的一群大臣均窃窃私语起来,其中不少人望向岳云的目光都显得有些怜悯了。

张浚于是率先出列奏请道:“官家,侯赛因使者提出的问题,连翰林院的大学士们都答不上来,岳云只是一员武将,如何知道啊”

秦桧却是冷冷一笑道:“侯赛因使者提的问题,跟诗词文采毫无关系,考验的乃是人的急智,用来做文试的试题又有何不可张大人在官家面前提到岳云时常常夸奖,称其是将门虎子,智勇双全。难道在这关系我大宋声誉和面子的事情上,就不能让岳少将军献策出力吗”

张浚自是毫不退让,当即就反唇相讥和他争辩了起来,两人一时之间唇枪舌剑,好不热闹。

岳云这时总算从两人的争辩中听出了一个大概:原来赵构好面子,虽然在金国面前俯首称臣,但总觉得那是自己武功不如人。而对自己的文治却是非常有自信的。这大食使者侯赛因从西域好不容易到达临安,又带来了大宋急缺的上等战马和利器,自然对他十分客气。而侯赛因对自己大食的文化也是十分自傲,认为是世界最优秀的文明。而大宋的这些大臣们自然不服,就和他争辩了起来。

这侯赛因倒也十分聪明,他立刻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要求大宋解答,并称他的祖国大食是早就有此问题的答案了。如果大宋的智者解答不出来,在他说出答案后,大宋官家就得承认大食才是世界上文化最先进的国度。

这样一来,解答这个问题就刹那间上升到关系大宋声誉和威信的程度了。

这些天来,朝中大臣和翰林学士们都绞尽脑汁,查阅籍资料,想办法解答这个问题,但却一直没有进展。所以,秦桧就把主意打到了岳云头上,想以此难题考倒岳云,断其入朝为官的途径。

秦桧和张浚争论了半天,让赵构也不禁有些心烦,他于是便对岳云说道:“岳爱卿,不知你意下如何呢是否愿意接受秦相提出的要求如果接受,并能解答这个难题,朕就算你殿试过关好了武试也就不用再试了,能杀了那么多金将之人,我相信你的武艺是绝对是不差的”

岳云心中一凛,他可深知赵构对岳飞和自己是十分忌惮的,连他都这样说了,可见这大食使臣侯赛因提出的问题一定十分难以应答,不然赵构不会这样大方,而李雨柔也不会一早急急赶来给自己传纸条了。

只不过,如果自己能答出这个问题,替赵构解决一个大麻烦,说不定他对自己的看法会有所改变,进而改变岳飞和自己的命运。

想到这里,他便躬身说道:“官家,不知我可否先听听是什么难题。才好作出决定。”

赵构听闻之后,也觉这个要求合情合理,于是便道:“这问题其实很多人都知道了。侯赛因,你就把问题再重复一遍”

“唉,好”那侯赛因大摇其头。满是不屑的神sè道:“这些天我也不知重复过多少遍了,看来你们大宋人的智慧就是不行啊”

这时。他方转身对岳云说道:“岳少将军你听好了我提的问题就是。在我们大食,有一位牧马老人,他总共养了十九匹马。有一天,他生了重病要去世了,在临终前,将三个儿子叫到了自己床前,立下了遗嘱。要求将马总数的二分之一分给大儿子,四分之一给二儿子,五分之一给小儿子。因为我们大食的马都是质量上乘的阿拉伯良种马。十分宝贵神骏,所以不能将它们斩杀,请问这些马应该如何分”

岳云一听,也是眉头一蹙,心想这马的总数是单数。大儿子要分一半,岂不是要杀掉一匹马,砍成两半但题目又要求不能杀马。这怎么分呢

难怪会难倒这么多大臣和翰林学士,让赵构也头痛不已等等,这题目咋感觉这么熟悉呢岳云脑中却灵光闪现,想起了前世中学时看过的一本数学课外辅导籍,其中就有一道古印度分牛问题,似乎内容和这差不多

岳云随即开始狡尽脑汗回忆起来,片刻之后,他已然胸有成竹这丫挺的不就是古印度分牛问题吗只不过这侯赛因是把印度说成了大食,把牛说成了马而已。

看来阿拉伯人和韩国人一样,都有天赋,后世所使用的1、2、3、4等数字其实都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印度人发明的,但阿拉伯人处于东西方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