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天妖皇 > 分节阅读 241

分节阅读 24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三年时间不算短,两人耳鬓厮磨,日久生情。

祝英台曾多次显示爱恋之意,又恐怕稍有不慎,便会弄得不可收拾。而梁山伯只是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

有时就算动心,也以为是自己有问题,哪里再敢深入研究。

因母亲生病,祝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山伯依依不舍的送了一程又一程。

不久,梁山伯听到祝英台居然是个红粉佳人,而且回乡后,许配给了贸城姓马的人家。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梁山伯迫不及待的赶到祝家,只可惜木已成舟,也只能泪眼相向,凄然而别。真是相见莫如不见,多情还似无情。

三年同窗,一起切磋学问,相互照顾扶持。风起展书读,挑灯写文章。春来花丛漫步,秋夜畅谈理想。关怀疾病,分享欢乐点点滴滴往事,都化作刻骨的相思。

一点相思,万种柔情,从记忆的深处,如春蚕吐丝,绵绵不绝。

怪只怪,梁山伯太不解风情。怪只怪,祝英台没有将自己对梁山伯的情意,适时的告诉父母。

在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情况下,她答应了门当户对的马家的求婚。

既然有了婚约,便不能随意更改。当时是士族之风盛行,极重门第。

祝、马两家,都是由北方迁来的体面人家,而祝家不可能因照顾小女儿的情意,而丢掉脸面。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以生死相许”

祝英台明白,自己是深深爱着梁山伯的,以为梁山伯并不爱她,才答应马家的求婚。

现在梁山伯向她一吐衷肠,她却是肝肠寸断。

人世事,几圆缺。婚约婚约是不能废的,怎么办呢

痴情的女子,用上拖延战术,希望借时间来改变一切。

主意既定,祝英台私下派人送信给梁山伯,希望他暂时隐忍一切,努力求取功名,以图借煊赫的声势来扭转一切,并表示对梁山伯“海枯石烂,此情不渝”。

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祝英台已是年近二十岁的人。

过去十四岁出嫁的闺女多的是,十七八岁更是公认的适婚年龄。

虽然马家一再催促,父母也心急如焚,但祝英台就是不肯点头答应,甚至不惜以死相胁,终于得到双方家长的允许,婚事等到祝英台过了二十岁生日再说。

果然,皇天不负苦心人,在爱情这一伟大动力的驱使下,梁山伯终于获取功名,又恰好被皇帝任命为贸城县令。所谓贸城,也就是今日的浙江宁波。

宁波在甬江与姚江的汇流之处,距海约四十里,江水清澈深泓,无滩险淤沙,便于舟船航行。

到了唐代,这里成为扶桑人进贡和贸易的要道。

东晋时虽然还没有与海外来往,然而商衢繁荣,舟揖辐辏,已经颇具大商埠的气势。

梁山伯到任之后,忙着施政听讼,暂时还不便专注自己的私人事务。等到一切都就绪以后,衡情度理,又不便贸然行事。

贸城马家,世代为官,宗族繁盛,梁山伯实在想不出什么充分的理由,来横刀夺爱。

因爱故生忧,因爱故生怖。忧心如焚、闷闷不乐的梁山伯,竟一病不起,溘然而逝。

就像是晴天霹雳,祝英台先是目瞪口呆,继而放声大哭,既哭梁郎的可怜,也哭自己的可悲,更哭梁郎的无能。

这边是愁云惨雾,了无生趣,而那边却是催婚使者不断。

祝英台的父母,用尽了方法,一面好言相劝,一面苦苦哀求。

祝英台已万念俱灰,也再没有理由加以搪塞,于是把心一横,答应了择吉出嫁马家。

梁山伯死后,他的亲友遵照他的遗愿,将他葬在贸城西郊的邵家渡山麓,意思是要一睹祝英台出嫁时喜船路过的风采。

祝英台自然是为了情郎,非要在出嫁时,经过邵家渡不可,更提出要到昔日的同窗好友梁山伯的墓上,去祭拜一番的要求。

笃念旧谊,益见多情,双方家长自然也不便峻拒。

北方人结婚时,新郎骑马,新娘坐轿。南方人结婚,特别在江南水乡,却多乘舟船。

祝英台的喜船,经过邵家渡时,马家迎亲执事人等,原想顺风急驶,让船来不及靠岸就驶过邵家渡。如果要拜墓,等三朝过后,与新郎双双前往,也不为迟。

谁料船至邵家渡时,忽然狂风大作,江面波涛汹涌,喜船只得连忙靠岸避风。

祝英台从容上岸,前往梁山伯的坟前祭拜。一声哀号,伤心欲绝。

刹那间天摇地动,飞砂走石,白昼灰瞑。就在迎亲和送亲的执事人员大惊失色时,忽见坟前裂开一条一尺多宽的缝隙。说时迟那时快,祝英台一跃而入,转瞬风停地平,一切恢复正常。

其实,祝英台在答应出嫁时,便抱定了以身殉情的决心。她想过投江、自缢,总觉得不及亲自到梁山伯的坟前撞碑为佳。

本来她打算在祭拜之后,一头向墓碑上撞去,以结束自己的生命。

不料天从人意,省去了许多周折。

当时的人,都认为是天意,连朝廷都啧啧称奇。

不过,也有人认为,那天大概是龙卷风加上地震,凑巧与祝英台拜墓的事凑在一块。

不管怎么说,这事很感人。宰相谢安,奏请孝武帝,敕封该地为义妇坟,并立庙祀奉。

邵家渡的山坡上,据说时有大蝶双飞翩翩,黄色的蝴蝶是祝英台,而褐色的蝴蝶就是梁山伯。

梁山伯和祝英台,进入冥界之后,过了一段很幸福的日子。

可是,马家的人陆续来到冥界,他们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在南昌的西面,有一个百花坞,据说是纯娘们的地盘。

那里的老大叫马玲玲,是驱魔龙族马家的后人。

跟梁山伯抢祝英台的那个马文才,正是马玲玲的弟弟。

马玲玲这个家伙,不简单啊,带领着上千个女子,在百花坞占山为王,很是潇洒。

孙权军团几次想把她的势力收编,都没有成功。

梁山伯和祝英台,来到冥界之后,只过上一小段安乐日子,就遭到马家人的追捕。

尤其是那个马文才,叫嚷着“你生是我马家的人,死是我马家的鬼”,哪里肯放过祝英台。

有马玲玲给他撑腰,胆子更大了。

马文才这个家伙,绝对是狗仗人势的主,喜欢打着“我姐姐是马玲玲”的旗号,招摇撞骗。

只可惜,梁山伯在冥界毫无势力,又怎么跟马家抗衡

没过多久,祝英台就被马玲玲的人马带上百花坞,非要她跟那个马文才完婚。

祝英台誓死不从,可惜在冥界死了还可以复活,因此一直被关在百花坞。

梁山伯多次去百花坞要人,都被打得很惨。

这次,他被马文才的寒冰掌所伤,无法将体内的寒流驱除,根本站不稳。

如果不是晴朗帮忙,恐怕他早已跌落河中。

听完梁山伯的故事,晴朗微笑道:“我帮你,好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