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7(2 / 2)
湖水深碧莹滑,与寻常清波迥然不同,竟是圣泉灵乳。
这些圣泉灵乳,既可以净化体质,也可以延年益寿,炼丹合药。
晴朗大喜,立即取出一个宝葫芦,装得满满的,再向左边第三株大旃檀宝树走去。
那里形如宝盖云幢,璎珞四垂,异香飘引。晴朗就着地上蟠曲如龙的那一段树根,面向着前面千顷平湖,悠然坐下,欣赏美景。
那个宝葫芦,虽然只有拳头大小,却内有乾坤,可装下上千丈容积的泉水。
晴朗是那种雁过拔毛之人,看到这么多圣泉灵乳,哪里肯放过。
如果智公禅师很介意,那么晴朗会放回一小部分;不过既然禅师不吭声,那么他便闷声发财。
也不知过去多久,忽然一阵香风起自湖上。
当地原在大雪山广壑之下,上面布满一层层的密雪,雪山上面又是终年阴云低垂,暗雾迷漫,永远见不到一点晴空。
而青莲峪简直是另外一个天地,总是光明如昼,祥云片片,永无黑夜。比起上面雪山的荒寒阴晦之境,大不相同。及至香风起处,眼前倏地一亮,大地越发光明。
转眼之间,上空云雾齐收,那香风便一阵接一阵的由湖上吹来。
一会儿后,和风止处,湖上一片淡微微的香光飘荡,接着便飘起极柔和鲜明的祥雾,宛如一片无垠的五彩冰绡,将整个湖笼罩。
祥雾下面,万顷清波一起腾涌,浪并不高,却甚整齐,隐闻涛声汤汤,音若笙簧,令人神智为之清宁,身心有种说不出的爽适空旷。
忽然,鼻端传来一股旃檀异香,与适才香风中的香气有点不同。
远远传来几声清磐,断断续续又传来几声梵唱,并非起自禅师洞中,仿佛来路极远。
青莲峪深居雪山之下,平湖空旷,并无寺观。磐声梵唱如果从外进来,按理应由上空飘堕,听去却又不似,入耳偏是清晰非常。
梵声渐渐稀微渺茫,似在若有若无之间。而那发音所在,又不似移向远处。
晴朗略一思索,突然醒悟,便顶礼膜拜,屏除杂念,虔心向佛。
不一会儿,梵唱之声忽然大起,上下四方一齐应和。乍一入耳,若远若近,似有似无。
只要心神稍一把握不住,微起杂念,声音便即微远渺茫。
到了后来,晴朗悟彻玄机,一任梵音琅琅,响彻天宇,只顾安定心神,不生一念。
刚刚返虚生明,达到物我相忘境界,又是一声清磐过去,繁声尽息,彩雾全收,眼前倏地祥辉万丈,大放光明。
满湖清波,忽然变作一片莲花世界,只是花叶均与寻常的大不相同,每柄莲叶都有丈许大小,色白如银。叶底挺立着一根金茎,花却纯青,大约尺许,都含苞未放,多不胜数。
金茎、银叶,与翠萼、碧波交相掩映,结成无限祥霞,壮丽绝伦。
忽然,一阵异香起处,满湖斗大青莲,同时开放。
湖心上空,立即现出一圈佛光,中间一朵极大的青莲花上,站立着一尊身高丈六的金身佛相。
紧跟着,目光到处,每朵莲花上面,都现出一尊佛菩萨,看去何止百千万亿。
一时霞光万道,花雨缤纷,宝相庄严,难以言说。
晴朗知道这是关键时刻,赶紧合掌礼拜,五体投地,十分虔诚。
顷刻之间,湖心响起清波分流之声。晴朗抬头一看,不禁大喜。
原来佛相莲花都已隐去,而湖中心翠涛滚滚,四外分流,当中现出一个亩许大的深水漩涡。晃眼工夫,水底忽有精光上射,随即升起酒杯大小的一团五色祥光。
紧接着又涌出一座宝幢,一丈六七尺长,七尺方圆。那宝幢似幡非幡,略似华盖,共有七层,四边璎珞垂珠,每层上面各现出一种不同形态的宝光。
头层上,是两个连环宝圈;二层是一个朱轮,四边烈焰环绕,熊熊欲燃;三层是一个钵盂;四层是一个金钟;五层是一把慧剑;六层是一个梵铃;七层是一个宝镜。
整座宝幢上,宝气精光,上烛霄汉。这些宝物又各具一色,光华分外强烈,精芒射目,不可逼视。七色光华,融会成一幢彩霞,庄严雄丽,气象万千,一望便知具有无上威力。
晴朗虽然见惯宝物,也得到了不少,但瞧见这种佛门至宝,也不禁惊喜交集。
这座宝幢出现之后,逐渐长大,光华强盛,继续增高。
晴朗以三昧真火和东皇钟护体,手掐诀印,口诵六字真言,向七宝金幢冲去。
他原本以为,自己离宝幢不过数十丈远近,遁光神速,顷刻便可飞到。
哪知那宝幢上面,发射出来的七色霞光,精芒所及,四边都在十丈左右,并且还在逐渐增长。
晴朗的遁光飞至中途,尚未到达,刚与宝幢的精芒接触,立即被阻住。
宝幢顶上徐徐滚转的那一团五色祥光,似要离顶飞去。
此时宝幢大放光华,七层法宝各显威力,水、火、风、雷、金铁、沙石之声,隐隐交作。
禅师之前告诉晴朗,幢顶宝光便是镇幢舍利,如果让它飞返西方,那么七宝金幢必然会有缺陷,不能随意施为,而且宝幢也必更难到手。时机一误,被它沉入湖底,就会再也无法得手。
晴朗比较喜欢来硬的,淡然一笑,立即祭出东皇钟,先将七宝金幢罩在里面。
然后,他盘膝打坐,面带微笑,安然入定。
也不知道过去多久,他的身上笼罩着一层祥光,已经将七宝金幢炼化。
第203章
晴朗起身,将东皇钟和七宝金幢收回体内,又将那些祥光隐起,免得招致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他想起智公禅师之前的叮嘱,便驾起真火遁光,赶去依还岭的幻波池。
遁光极快,顷刻已到依还岭。晴朗遥望岭上山光如沐,花草明秀,而岭顶的幻波池一带,也极安静,竟然不现一丝妖气。
依还岭是苍莽山脉的圣地之一,满岭尽是巨木,郁郁森森,参天蔽日,奇花异卉,遍地皆是。加上涧谷幽奇,岩壑深秀,珍禽异兽,见人不惊,果真是一座灵山胜域,非同凡境。
岭顶的幻波池,数百年前有一位佛女,在此修炼,人称依还神姑,也叫做圣姑伽因。
她本与神僧绝尊者齐名,却误走旁门,后来得天蒙、白眉之示,坐百年死关,得证上乘佛法。
她有一个爱徒,叫玉娘子崔盈,原本相处得很好。
后来崔盈被血魔附身,误入魔道,为抢夺法宝七绝乌梭与圣姑展开恶斗,却被七绝乌梭击毙。
不久,圣姑飞升至佛界,而崔盈被埋葬在幻波池中,以寒玉棺保存,姿容不改。
崔盈的一点真灵不灭,竟然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