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法医鬼仙 > 分节阅读 116

分节阅读 116(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都传上来”女鬼冷声开口,片刻后,二十四个头发半白甚至全白的太监,一溜跪在地上,齐声高叫:“恭请圣安。”

“朕安,有你们这帮精细人伺候,朕想不安生都不行啊”徽娟开口群嘲,被嘲的众人却没有一个敢回嘴的,只顾默默磕头求饶。

“好了,朕不稀罕你们磕几个头。”徽娟冷冷看着都知监掌印太监,心中怒火难平,当初天启在奉天门身死,这位却不见踪影,现在却好意思来请安,实在该杀

“人遇见灾祸,本能的反应就是躲避,不能全怨他们。”江雷生怕徽娟失去理智,放手大杀,闹得内宫人心惶惶,重蹈崇祯覆辙。只得开口提醒,他在地球看过相关资料,很多司机在遭遇车祸的时候,都会在第一时间选择躲避。就算旁边坐着的是父母,妻子丈夫,孩子,都是如此。不是他们残忍心狠,实在是人类本能,无法避免的。

“呼”女鬼听到劝告,这才按压冲动,冷声说道:“朕不杀你,去凤阳守陵吧。”

“谢皇上隆恩,谢皇上隆恩”都知监掌印太监,根本没想到自己还能留下条命,立时大哭着磕头谢恩。

徽娟也不理会,转头看向其他掌印、首领太监,本想继续发作,一想到相公所言,知道就算把他们统统发配到凤阳,换一批人上来还是如此,只得作罢。

第二百五十二章南新仓

女鬼稍等片刻,待心绪平静后再度开口:“稍遇大难,宫内就乱成了一锅粥,让朕如何放心。从今日起,十七宝玺,全部收入交泰殿存放,非朕许可,敢擅入者死敢私动潜窥者,凌迟,诛九族”

诛九族,这可是造反才能享受到的极刑

另外,统一存放十七宝玺,等于将司礼监置于皇帝的眼皮底下,封死了所有小动作的可能。相信再也不会发生“要圣旨来,咱们给他写一张”的事了。

虽然与利益有损,但值此当口,谁敢出口劝谏众太监只得一起叩首道:“遵旨”

“从即日起,朝会改在乾清门,司礼监搬到乾清门外景运门。”

司礼监原本设在万岁山今景山,崇祯上吊的地方。东北方,被尚衣监和新房夹着,如今一举从宫外搬到宫内,真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就在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要领旨谢恩的时候,由徽娟假扮的天启又开口道:“宫中遭遇大灾,损坏颇多,需要勘察、清点,处理善后事宜,就由魏忠贤总领,王安监察。”

“谢皇上。”王安大喜,太监们最喜欢的就是宫内遭灾,每遭一次,都要损失大批珍宝物料,监察此事,比总领此事更肥,不论底下弄多少,都少不了他的那份。

“王安,宫中诸人,你资格最老,以前的事,朕虽知道,但懒得追究。但这次清点。宫中若是少了一件珍宝,朕就摘了你们所有人的脑袋宫外等着入宫的无名白,没有一万,也有八千,皇帝不缺人伺候。再说,我天齐近年频繁遭灾,粮价已经涨到一石五两银子,朕正想精简内宫呢”

王安听后,如遭雷劈,顿时吓得只顾磕头:“奴婢不敢奴婢不敢”

“那就好,你伺候朕的时间也不短了,我可不想下旨砍了你的脑袋。底下若有不服的,直管杀一个都不留。别怕得罪人,办成此事,朕允你随时都可出宫回乡荣养,封不世爵,荫一子,三世直入国子监。”

“谢皇上”这回王安是诚心磕头。明朝内宫还没有清朝的回乡养老制度,太监不是老死宫中,就是做了政争的牺牲品。这也是宦官拼命捞钱捞权,只顾奢侈享受的原因所在,因为他们没有未来。就算死忠于皇帝,也很少能落得好下场,因为皇帝最擅长的,就是砍了身边的“坏”太监,向文官集团表示自己“励精图治”“重整朝纲”的决心。

“好了,都去传旨吧”

“皇上,那都知监掌印太监,还有交泰殿管事太监”激动的王安,没有失去争权夺利的本能。这两处职位的干系重大,最好都能掌握在手中。

“都知监掌印,给一个叫李永贞的,至于交泰殿,朕自有安排。”

江雷一直通过元神传意指导女鬼,听到王安所问后,立刻发挥影响力,促成李永贞掌权。这人可是魏忠贤的死忠心腹,既然打算重用魏忠贤,发挥阉党作用,便要将他的人提拔到高位。

地球大明的魏忠贤,是在客氏帮助下,通过排挤王安上位的,现在自然不需要那么麻烦了。

“遵旨。”王安见皇帝根本没问他的意见,便决定了人选,颇觉意外。

“去乾清门见朝臣。”徽娟见事情处理完毕,立刻下令。都知监宦官抬来步辇,徽娟端坐,一行很来到乾清门。

此时门内的文武百官,都在唧唧歪歪说着什么,跟开交友会似的,不时还能听到笑声。女鬼脸色一寒,迈步走入,直接坐到御座上。

群臣见皇帝升座,立刻按班站好,山呼万岁。

首辅,东林党魁,三朝元老叶向高,出班奏对:“皇上,本次王恭厂灾,除京师外,南自河西务,东自通州,北自密云、昌平,各地皆驰报遭灾。据云,屋宇震裂,树拔人亡,惨不忍睹。京城受灾更重”

“叶老真是神仙般的人物,大灾刚平,还未勘测,便知是由王恭厂引起的。”女鬼高坐在御座上,忍不住出口刺了一句。对方明显是知道底细的。

“皇上”久经风浪的三朝元老,被当头一棒打蒙了,心说天启怎么变了,以前不是这样的再结合大灾时奉天门的情形,一个古怪念头油然而生:“难道皇帝被掉包了”

“东厂、锦衣卫全出,顺天府协助,巡城御使监督,立刻勘察京师受灾情况,收拢受灾人口。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齐出,分内外三层封锁京师,第一层由神机营负责,封锁整个皇城,不许闲杂人等出入。第二层交给五军营,五军都督府左都督节制,封锁内城,同样不许闲杂人等出入。第三层交给三千营,归五军都督府右都督节制,封锁外城,遇有趁机煽动作乱,行为不法的,就地格杀。若有尸首需要出城安葬,须聚在一起,由巡城御使出具文书,方可放行。王恭厂附近一里范围,由御马监戒严,不许任何人进入,乱动者格杀。另外,敕开南新仓,命尚膳监主持赈粥”

前面还好,开南新仓的旨意一下,立刻便遭到了群臣反对,因为里面存放的都是皇粮、俸米,也就是京城大小官吏的工资。

“皇上不可”

“皇上不可啊”

“怎么遇到大灾丢下朕就跑,灾后又不愿动用南新仓。诸位就是这么忠于国事的”

这个主意是江雷出的,他就是要看看“公正盈朝”的东林党嘴脸。

“皇上非臣下不肯动用官仓,实因南新仓事关国朝大局,不可轻动。若是皇家缺粮,小臣愿捐出所有俸禄,以供赈济。”东林某言官出班直言。

文武百官一起暗赞此人机灵,如此一来,既能阻止皇帝想动他们口中米粮的打算,又能博得好名声,怎么算,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皇上,除官用南新仓、禄米仓,以及军用卫仓不能动用以外,海运仓、北新仓、旧太仓、兴平仓和富新仓都可动用,共有存米二百万石。”户部尚书上奏。

第二百五十三章裂土

“真当朕是傻子我天齐除了存放你们俸米的粮仓,哪一座是实的不是陈米烂糠,就是飘没七成”女鬼一句话,便将心思不纯的户部尚书打发回去。

按老尚书的打算,几座大仓总能凑够赈济用粮,至于是不是陈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