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8(2 / 2)
“东瀛”郑和惊讶的说道。郑和在海边驻守了好几年,也了解了一些,当然知道东瀛是个什么样子,但是他仅仅知道的是当时的东瀛是日本处于室町幕府统治时期,也就是南北朝时期,执政者是幕府将军,除此之外再无了解了。
而看了楚雨给的情报之后,才了解到了具体的情况。
当时围绕将军继承问题,幕府内部形成分裂,细川氏与山名氏两大名的倾轧白热化。以细川胜元为统率的十几万东军挟天皇、将军与以山名持丰、大内政弘为首的几十万万西军在京都展开大战。势均力敌的两支大军经过十一年的持久战,难决雌雄。及至胜元、持丰两氏相继病死,政弘返回周防,双方部队才开始撤去。
长期的战争使得当时的京都百疮千孔,荒芜人烟,一些巨刹、邸宅多数为战火所毁。公卿们因为不堪生命之危险与经济之困窘,大多逃离京都,避难于地方。至此幕府权威完全扫地。当时的将军义政无意于政治,不仅在战乱中大兴土木,营造别墅银阁寺,还在戈矛声中饮酒作乐,过着风雅生活。其子义尚继位后,曾想重整幕府威势,却于亲征近江的六角高赖时阵亡。于是幕府之势已是风前之烛,岌岌可危名存实亡了。
在战国时代这个特殊的年代里,守护代、国人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们皆以实力而成了大名,并且竞相把分国领地纷纷扩大,相继各霸一方,成了战国大名,从而形成了群雄割据的分裂局面,此后的东瀛更是战火不停。
而这些流寇正是东瀛的不断战争之后造成的无主之兵,他们眼看着在东瀛国内已经没有了立足之地,随即成群结党去来到海境之边,无以为生的情况之下,才想起了打劫的营生,当时他们的实力也并非很强大,经过几次明朝征服的围剿之后,才意识到要想继续留在这里就必须得到明朝征服里的保护,随即用金银珠宝美女之类的糖衣炮弹攻击了,海德拉正是其中之一,之后几年内又不断的收编了不少东瀛浪人才有了现在的规模。
郑和万万没有想到楚雨竟然会派人收集到这么详细的情报,连东瀛的基本国情都了解的一清二楚了。
虽然楚雨派人了解的清清楚楚了,眼下的情况该怎么做才是最主要的,情报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应该是对策。
楚雨拉着郑和的手回到了座位上,“郑兄,楚雨现在就和你交个底。”
郑和没有言语,看着楚雨,他想知道楚雨的下一步想做什么。
“福建水师一直以来是你在掌管,地方你也熟悉,我来主要是平乱,海贼一日不除我是脱不了干系的,所以的想办法将这些海贼流寇一网打尽。”楚雨先开门名义,给自己贮备足够的理由,否则直接说恐怕郑和会反对。
第两百五十一章除奸
第两百五十一章除奸
第二部翻云覆雨第两百五十二章虚实
更新时间:201262016:43:13本章字数:3767
此时郑和的脸色很严肃的看着楚雨,继续说道,“我已经想好了,这次我亲自出马,去一趟东瀛之地,实地考察一下,如果能找到他们的幕府将军,我想海贼流寇不日就会退去。不知郑兄意下如何”
郑和终于得到了楚雨说出的目的,果然不出所料,郑和犹豫了一会,虽然他也想尽快清除掉这些神出鬼没的海贼流寇,但是要堂堂的元帅亲自出马,这个恐怕就有点不妥了,不出事情还好,万一出了事情这个责任可担当不起,恐怕这辈子就没有几天能看见日出了。
“元帅,你可要三思啊,你是朝廷钦派的重臣,此去东瀛万一有什么好歹,郑和可怎么跟皇上交代啊。”郑和赶紧跪下抱拳行礼说道。
“郑兄,你过虑了,我楚雨闯荡沙场已经不是一天了,知道轻重缓急,眼下我们虽然能止住还贼流寇的滋扰,但是永远也无法除根啊,待到你我松懈的时候,他们有群起而复生,滋扰我边境臣民,到时候受苦的还是边境百姓啊,还望郑兄多为天下百姓考虑。”楚雨这次将天下百姓拿来压郑和,就不信他不退让。
“郑和贱命一条,死不足惜,如果元帅执意要去的话,就让郑和去吧,我保证完成任务。”郑和见楚雨这般执着,便率先请命,楚雨不同意的话,刚好也能打消了这个计划。
“这个不行,福建水师这几年一直你郑兄你来掌管,你走了,楚雨本就是粗鲁汉子,哪有郑兄你这般精细之心,能将水师打理的井井有条。郑兄请放心,楚雨此去定当先禀明皇上,决不让你为难。”楚雨抬出了皇上,主要皇上同意了那还由得你郑和同意与否。
郑和眼看着楚雨也是条汉子,不忍心他此去东瀛就这样丢了性命,东瀛在当时明朝人民的心中属于蛮荒之地,民风彪悍,基本上归属于未开化的人类古猿之类。楚雨却不这么认为,因为这个时候日本已经是有了集成政权,天皇虽说是幕府将军之下的傀儡皇帝,但是在人民心中还是有一定的地位。从这点来说,东瀛仅仅落后于中国的只是文化和经济,它的封建体系已经完整的传承了中国的制度,封建制度也还是每一个国家的必经之道,当然除了一些新兴的国家可以直接过渡以外。
郑和见楚雨这般的执着,而且说出那样的话也就是再反对也是没有任何意义了,随即点点头算是同意了楚雨的计划。
楚雨走之前可是要做好几项基本工作。
第一,郑和要时刻的主意着边境沿海的还贼流寇情况,找准了老巢的话先给予沉重的一击,让他们先元气大伤了,稍稍的稳定局面,当然了这个工作的主要依靠还是楚雨组织起来的情报网络,详细的情报楚雨已经总结汇总在一起了,等待的只有时机。
第二,飞鸽传书给京城的朱棣,详细的汇报一下这次东去东瀛的计划,获得朱棣的首肯才是最重要的,否则计划便要搁浅了。
第三,趁着这个时候,网络天下英雄豪杰,凡是有能力的人都要网络在一起,将这些有着特定功能的人才聚拢在身边,将来跟着自己东渡东瀛之后作为第一批敢死队。
这三项基本策略的实施期还是比较长的,楚雨的情报网络也是最近才组建起来的,这个情报网络相比起朱棣的有点寒酸,因为人大多是贫民,仅仅是为了生活的好点才干这个事情,但是获得的情报确实最真实最靠谱的。因为他们都是楚雨经过了千挑万选出来的人,各个都有着敏捷的身手,而且不少人还受过楚雨的好处,从某种意义上说,楚雨得到这些人完全是凭着感动他们,比如之前有一人老母亲得了重病,在街头卖身为母亲看病,楚雨觉得此人重孝义,当下就拿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