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1 / 2)
个修真之人,他日若是你修真有成,族里自然也跟着沾光。”
顿了顿,说道:“但是,昨天道长跟我说,修真之事,需要你情我愿,强求不得,而你又是纯孝,所以要先问问你自己的意思。果然,被道长猜中了,道长展示了神乎其神的本事后,你居然拒绝了,唉,
我观你病后的所言所为,特别是听了今天你跟道长讲的话,简直让我不敢相信你是一个九岁的孩童啊。”说着,一双老眼在赵毅身上不停的看来看去。
赵毅被老太爷看的浑身发毛,嘴里懦懦的说道:“我病好了就这样了,我怎么知道,我怎么想就怎么说呗。”
老太爷捋了捋胡子,说道:“虽然你不愿弃家修真,但是你今天说的这番话,太爷爷听了后也是很感动,算了,太爷爷不会逼你的。”
赵毅顿时高兴起来,扯着老太爷的手摇晃道:“我就知道太爷爷对毅儿最好了。”
老太爷摸摸赵毅的头,说道:“毅儿,你刚才那句话说的好,成败系于一人之身,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终非上策。你即便不去修真,也会和族人一起,以兴盛家族为己任。”
赵毅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说道:“太爷爷,毅儿狂言了。”
“不”老太爷语气坚决地说道:“毅儿你说的对,即便我颌阳赵氏没有修真之人,只要我们族人和睦努力,何愁不能兴盛他老王家不是有两个修真者吗又怎么样还不是和我们一样混在山沟里刨食”
“王家有修真的人”赵毅奇怪了。
“是有两个,不过天赋不怎么好,所在的也只是一个不入流的小门派而已,不提也罢。”道长说道。
老太爷说道:“他那是拿钱使的,算不得什么本事,老王家没几个有能耐的。他老王家的那个老不死也练过呼吸吐纳之术,所以也好胳膊好腿的活到了今天。我们这辈分的就剩我和王老头啦。不过王老头不行,你太爷爷我是到了三十多岁才练,过不了关口那是没办法的事;他可是打小就练,还不是照样过不了破障寻元的关口哼,废物一个”
听老太爷说这话,道长只是笑着摇头。
第十七章定乾卅年初回宗
更新时间2012667:39:50字数:4633
自从赵毅那日拒绝弃家修真之后,老太爷和道长在以后的日子里便只字未提了。赵毅每日晨起而练,午后吐纳,日落而息。当日那电光绕体的现象却是没有再出现过,这让道长也是大大的松了口气。
五日之后,看赵毅每日温养练气已经无碍,道长便决定要返回宗门。用道长的话说,此次报备,宜早不宜迟,回来后便传授赵毅引气入体之术。
于是,这天清晨,老太爷、柳氏以及赵毅一干人送着道长出了镇子。
“各位回去吧,这一程又一程的,都送了好远了,再送就跟我去得了。”道长阻住送行的人,合什一揖,转身迎着朝阳向东大步而去。
这时节已经过了霜降,山草上厚厚的白霜在朝阳下闪闪发光,道长行走其间,宽袍广袖,衣袂飘飘,步履轻健,端的是神仙般的人物。
老太爷自是带着柳氏、赵毅回返镇子不提。
且说道长沿着大道而行,八日之后的申时末,到了大周国的都城大梁城内的一座道观之前。
道观门口挂着一块鎏金大匾,上书“乾元道观”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道长对着牌匾合什三拜,抬起头来,眼中已有泪光闪烁。口中喃喃道:“不肖弟子陈定乾,三十年后重回宗门,宗门先祖有灵,弟子死罪。”
正唏嘘间,一个身穿青色道袍的道士从道观内迎了出来,看了看道长,微笑着合什一揖,说道:“这位师兄倒是面生的紧。请问是哪位真人门下”
道长从怀中掏出一块非金非石的牌子递了过去,那青袍道士接过牌子,微微一探,随即递还牌子,笑着道:“原来是张真人座下的定乾师叔,师侄不知是师叔回山,失礼之处,原谅则个。”
当下引着道长进了道观向后院而去。
到了后院,接引道士说道:“今儿天色已晚,师叔是连夜进山,还是先休息一晚明早进山还请师叔示下,师侄好做安排。”
道长微一沉吟,说道:“那便先休息一晚,明儿再进山吧。”
接引道士应了声“是”。自是领着道长前去客房休息去了。
第二日早晨用过早餐之后,接引道士引着道长往后院正殿而去。
殿内空旷的地上刻了一个不知名的法阵,有十余个着各色服装的年轻人已经等在那里了。对于御剑期的师叔需要通过法阵才能进入宗门,大家都感觉挺奇怪的,心下不免便有些想法。
看道长进了正殿,一干年轻修士齐齐施礼:“师叔好”
道长呵呵一笑,知道这些人好奇的很,就说道:“免礼,免礼。我多年前下山历练,与人争斗时毁了法宝,所以今日只好和你们挤挤这个法阵了。”
众修士倒吸一口冷气,他们都知道,能独自下山历练的大多是御剑期的修士,待得阅历足够,便要回山清修;若是到得腾云期,便可开门收徒了。
御剑期修士若是动手争斗,往往便是你死我活的结局。这位师叔好端端的站在这里,与他争斗的那位,下场基本就清楚了。
有修士问道:“师叔,和您争斗的是谁啊哪个宗门的怎么有胆子敢跟我们乾元宗为敌”
道长捋捋胡子,说道:“出外历练一旦动手,便是生死相搏,谁还管谁是哪个宗派的”
便有修士道:“师叔说的是。”
可不是历年独自下山历练的修士不在少数,但是每年回来总是少了那么几个,不用说有相当一部分便是死在历练之中了。
边上的接引道士看了看人,说道:“人数已足,法阵启动。”
当下众人不再说话。
接引道士念念有词之下,剑指一指,法阵光芒一闪,殿内顿时空无一人了。
众修士对法阵传送自然是熟稔无比,所以场景一换也无人大惊小怪,纷纷往各自的目的地去了。
道长站在传送之地,游目四顾,不禁心情激荡,感慨万千。
只见峰峦叠嶂,处处翠绿直欲滴;殿宇鳞次,飞檐翘脊斗雄奇。极目之处,那云雾飘渺之间,更有隐隐钟声悠悠传来,使人心旷神怡,神魂宁静。
站着看了一会儿,道长收拾心情,往那最前面的一处大殿走去;及得近前,那大门之上,也有一块横匾,上有三个大字:接引宫。三十余年来,道长重返宗门,自是先往接引宫报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