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白眉大侠 > 分节阅读 110

分节阅读 11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咚、咚、咚”把值日的太监吓得魂不附体,赶紧跑过来阻拦:“太师,您这是怎

么啦私动景阳钟凤阳鼓是犯罪的。现在不是皇上登殿的时刻,您犯了惊驾之罪。”

“哎呀各位公公,老夫冤沉海底,哪顾得了许多,我即刻要见万岁。”

单说皇帝仁宗,早朝退罢,回宫休息,感觉到身体不太舒服,他躺在安乐椅上,双

手捂着心口,闭目养神。一边躺着,一边合计心事,他很自然就想到白芸瑞身上。心说:

白芸瑞呀,你父乃是卫国的忠良,为大宋朝立下血汗战功,中外闻名,朕看在你父的分

上,加封你四品荫生,一直培养你十多年,加封你母亲为一品诰命夫人,也由国家赡养,

朕对你们老白家已经很够意思,你小小年纪,初入开封,应该为国效力尽忠才是,可你

竟敢做出这样无理的事,如果此案落实,朕岂能容你但是又一想:白芸瑞怎么能做

这种荒唐事呢难道其中另有原因既然交给包卿家了,相信他一定能把此案问明。皇

上想着想着就睡着了,刚打一个盹儿,就听景阳钟凤阳鼓响起来了,皇帝仁宗睁开二目,

心中大为不悦,心说:现在不是朕登朝的日子,什么人私动钟鼓”“来人”皇上一

喊,值班的太监慌忙走进来跪在驾前,“奴婢参见圣驾”“到外面看看,什么人私动

钟鼓。”“是”太监转身到午门问明了情况,然后又回来跪倒在仁宗脚下:“启奏陛

下,是太师庞吉鸣钟击鼓,他有急事,请陛下登殿。”庞吉仁宗心说:他不是奉旨到

开封府听堂去了吗怎么又跑到这儿启我升殿难道发生了意外不成皇上一想:太师

是知道礼节的人,没有重要事情绝不敢惊动钟鼓。想到这儿,就吩咐一声:“来呀伺

候朕登殿。”皇上这一句话,底下的就忙乎开了,太监服侍皇上穿龙袍系玉带,外边备

好简舆,抬着他赶奔八宝金殿。这时候也忙坏了满朝文武,大家赶紧更换朝服,文官上

轿,武将上马,急匆匆赶奔朝房候旨。时间不大,王登宝殿,文武朝贺已毕,分班站立。

仁宗高坐九龙口,轻轻把龙案一拍:“宣太师庞吉。”“万岁有旨,宣太师庞吉进见。”

“臣遵旨。”老庞吉正正乌纱,抖抖蟒袍,提着带子,抱着象牙笏板,大步流星,走上

金殿,跪倒在金阶之下,“臣庞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皇上闪目往下观瞧,

就见庞吉满脸泪痕,双眉紧锁,狼狈不堪,仁宗一愣:“庞吉,朕命你赶奔开封府前去

听堂,你怎么又到了八宝金殿急着见朕,有何本章速速奏来。”“吾皇万万岁,臣冤

枉啊”“庞吉,不必悲伤,从速奏来。”“万岁,容奏直言,只因白芸瑞杀了我儿庞

虎,调戏我儿媳妇李玉秋,臣奏明当今天子,蒙皇上圣明,让包卿审理此案,命臣前去

听堂。我以为包拯一定大公无私,按律处置罪犯,哪知那包拯无视国法王纲,竟公开包

庇罪犯白芸瑞,不但不要他的性命,反而找出百般借口,包庇纵容于他,只把白芸瑞押

进大牢,说是要从长计议。臣发现包拯不公,与他当面议论,哪知包拯口出狂言,根本

不加理会。臣心中不服,故此在陛下面前告他的御状,请陛下圣裁。”仁宗一愣,心说:

包卿家,朕百般相信于你,才让你审问白芸瑞一案,难道说你真辜负了朕的心意,包庇

白芸瑞不成如果没有根据,庞吉怎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告你的御状呢又一想:包公

不是那种人啊,他绝不会无缘无故包庇罪犯。仁宗心里头想事,没有立即表态,这可急

坏了户部尚书李天祥,他跟太师是一个鼻孔出气,赶紧出班跪倒:“吾皇万岁,万万岁。

臣有本启奏。”“讲。”“臣奉旨陪伴太师赶奔开封府听堂,那包拯果然无视国法,找

出种种借口,包庇罪犯,方才太师所奏均属事实,愿万岁圣裁。”仁宗一听,将信将疑:

“来人,宣包拯上殿”“宣包拯上殿”包大人闻听,出班跪倒:“参见万岁。”其

实,太师庞吉前脚走,包大人后脚就带上证词、口供和所有的材料,上轿赶奔朝房,他

料到庞吉非得告他不可,因此做了充分的准备。万岁一宣他,包大人就跪倒在金阶之下,

三呼万岁。仁宗沉着脸,看了看:“包卿”“臣在”“刚才太师庞吉和户部尚书李

天祥,告你包庇罪犯,可有此事”包大人往上叩头:“陛下圣明,臣怎敢包庇罪犯,

太师和李天祥所奏不实。”“嗯,既然你说他们所奏不实,你把你的理由向朕奏来。”

“陛下,臣奉旨审问白芸瑞,现已从各方面取证,请陛下龙目御览。”说着,包大人把

各方面证词往上一递,殿头官接过来放在龙书案上,仁宗仔细翻阅了一遍。“嗯”一

边看着一边点头,看完了,把供词全部合上:“包卿”“臣在。”“这点证词,怎么

就能说明白芸瑞不是凶手呢被害人李玉秋亲眼看见他行凶,而且受了他的侮辱,这是

人证。从白芸瑞的卧室之中搜出珠宝二十一件,这是物证。可以说铁证如山,怎么就不

能定案你取的这几份证词能说明什么朕怎么就看不出来呢”包大人二次往上叩头:

“陛下圣明,容臣启奏。这第一份证词乃是四喜堂掌班的提供的,那上面说得很清楚,

证明白芸瑞从定更天就在四喜堂,直到三更天才离开,而三国舅庞虎恰恰就死在这个时

间,证明白芸瑞不在太师府,难道他会分身法不成另一份证词说明白芸瑞说话没有虚

假,他追一条黑影,追到城外,天亮返回城中,到小十字街老马家茶汤铺,喝了两碗茶

汤,此事虽然无关轻重,足以证明,白芸瑞没说瞎话。陛下臣以为此案相当复杂,很

可能有人借刀杀人,做案后给白芸瑞栽赃。因此臣要慎重处理此案,既不放过坏人,也

不冤枉好人。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国法之尊严,体现天子之圣明,不知何错之有请陛下

圣裁。”“这个”皇帝仁宗不是昏君,这个人相当聪明,他静静听完了包大人的启

奏,又分析分析案情,觉得不是没有道理,就要点头。老庞吉闻听此言,急忙往上叩头:

“陛下,难道我儿媳妇能看错吗在开封府大堂上,包拯让我儿媳妇李玉秋当场找凶手,

我儿媳妇没费吹灰之力,在那么多人当中,一眼就认出了白芸瑞,这事儿能假得了吗

而且,那赃物就在白芸瑞卧室之中,到那儿起赃的时候,不费吹灰之力就弄到手了,这

能错得了吗说他喝了两碗茶汤,又说他到了四喜堂中如何,难道他就不能买通人替他

取假证吗总而言之,我儿确实死于白芸瑞之手,请陛下为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