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大唐凌风传 > 分节阅读 149

分节阅读 14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沿途周遭各骑士、步卒都被挤出的气流吹得惊呼跌退,一片大乱。

砰伴随可达志十三载的利刃顿时化为漫天飞舞的铁屑,一股澎湃若江海的巨力传来,肺腑欲裂之下已将他卷下车子。

奇异的是,车厢那条看起来并不名贵的布帷子竟然仍没有破碎。

可达志滚倒在地,翻身而起,却险些站立不稳,又斜晃着退出五六步,面色惨白,看了眼光秃的刀柄,眼神闪过古怪之色,随手将之扔掉。擦了擦嘴角的血迹,望向渐行渐远的马车,喃喃道:“李玄霸啊李玄霸,尽人事,安天命,可某不再欠你什么了”转身走向相反的方向。

旁观者无不悚然动容,都停住了进攻的脚步,惊呆地看着远去的车驾。

可达志的武功已是天下少有的佼佼者,据说毕玄都曾亲自评价说此子二十年内说不定有望达到他的境界,此时欠缺的仅是武道经验与心性的磨砺,他的刀法若能加以完善,大宗师之下再无敌手。想不到今日竟会受挫如斯

想起自昨日起在军中流传不休的传言,众人对马车主人惊惧之余亦不禁升起狂热的崇慕。

大丈夫生当如是也强者永远值得对手尊敬

城门紧闭,幽幽巨口正如一头沉睡的野兽,但难不倒凌风。

这时守城将士几乎被安隆清理完毕,不待他动手开门,城门忽然咯吱一声自己开了。

安隆目瞪口呆,这还是人么往常就是负责城关的大汉也得四五人才能将门费力推开。因为这不是一般城池,它曾是一个帝国的国都

这时候他突然想到,既然用不着李秀宁那小娘皮,那还带着她做甚又想到某人的江湖风评,胖脸上现出淫贱的暧昧笑容。当代邪帝,果然是同道中人啊。

一个空翻,安隆的胖躯以一个灵敏得可今任何人瞠目结舌的轻松姿态,赶至车前,恢复他马夫的身份。

车轮滚滚,压在突然惊寂的每个人心里,却再也没有人会追马车了

第222章何为真相

车厢内,凌风若有所思地把目光投向东北某处,视线似乎可以穿过厚实的车板,良久才敛合眼皮。

一直留心观察他的李秀宁心知有异,方才情况那般凶险也不见他有何反应,好奇道:“怎么回事”

凌风淡淡道:“一位故人罢了。”

“故人”李秀宁美丽的睫毛忽闪,直觉告诉她这所谓的故人十有八九是个女子,心里升起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

她却不知,凌风的这位仅有一面之缘的故人正在十里开外的一块不深的洞里,一副黛眉紧蹙的样子,盘膝而坐,檀口轻轻吐出一口仙气。

这时一个温柔平和的女声在她身后响起道:“妃暄,你的心乱了。”正是她的师尊,伤势未愈的梵清惠。

梵清惠也如她般坐在一个蒲团上,穿着一身青灰的道袍,乌黑的青丝随意地披散在肩上。她看来不过三十许,可是素淡的玉容却予人看尽世俗、再没有任何事物可令她动心的沧桑感。

若是凌风在此,定会惊诧嘲讽,因为静斋一向以参禅为主,斋内应该都是落发的尼姑才对,谁知除了在外游历的弟子外,就连她这一斋之主也没有舍去这三千烦恼丝。这究竟是着相,还是真正的悟道

师妃暄一对美目升起朦胧似温柔月色、如水如雾的霞彩,摇头叹息道:“师尊,明宗越的魔种毁了。”

以她体内道胎与与魔种天然的精神联系,自然有无比清晰的感应。在三婴破碎的一刹那,她几乎与凌风的思维交缠在一起,可以完全感受到凌风的愤怒、无奈与强烈的悲伤。然后,她的心里涌起难喻的失落,还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梵清惠露出一丝微不可察的伤感神色,音转低沉道:“一切发展变化都在掌控之中,明宗越无论如何努力抗争,都将是徒劳无功。”

师妃暄俏脸上没有一丝波澜,显然知道她话中蕴含的具体含义。

梵清惠眸间苦涩一闪即逝,又轻轻地道:“自汉末祖师地尼创斋以来,立下修练剑典者必须入世修行三年的法规,我们便被卷入尘世波诡云谲的人事中难以自拔。王朝更迭,国家兴替,原与我们出家之人无关,但是永嘉之乱以降的几百年来在与魔门的不懈斗争中,天下安定的重任已经交到我们的肩上,容不得我们后退。”

“静斋一直在为拯救苍生而努力,不敢有丝毫懈怠,只希望能为受苦的百姓做点贡献,挑选出一个有道的明君,以我们微薄的力量加以支持和鼓励,结束这可怕的乱世。”

她清丽如仙的素净面容上现出缅怀之色道:“幸运的是,我们成功了。三十六年前,我们助杨坚登基称帝,革故鼎新,开出开皇之治的盛世,且循序渐进的平定南方,雄材大略,当时天下能与之相抗者,唯宋缺一人,但以宋缺的自负,仍要避隐岭南,受他策封。杨隋本来大有可为,可惜看来如暴秦一样,终要二世而亡。”

师妃暄仍是不语。

梵清惠轻嘿了一声道:“这几年来我们以和氏璧为你造势,试图再择君主,但许多人并不理解,以为我们贪恋红尘中的权势地位,想用这种方式来保证静斋的长盛久衰。哈真是可笑。我们问心无愧”她的双目忽然亮起智慧的彩芒,“可是我们仍然无法让天下百姓永远安居乐业下去。妃暄,你可知我们错在哪里吗”

师妃暄一窒,道:“弟子不知。”

梵清惠以前所未有的肯定语气道:“世间没有不朽的王朝,即使精明强悍如嬴政、杨坚之辈,亦难免后继无人,把辛苦建立的家业败坏殆尽。千百年了,这个天下分分合合,皇帝换了一个又一个,就像跌进一个轮回的怪圈,无论如何都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究其根源,还是这世袭制的封建制度。”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师妃暄喃喃默念,脸上现出柔和有如观音大士的慈悲之色。

以她自幼接受的教育,天底下再没有人比她更理解,朝廷根本无法保障统治者的贤明程度,把济世的希望寄托在不可未知的未来,实在是可笑的。静斋或许可以选一任皇帝,两任甚至三任皇帝,但终不可能永远干涉储位的继承。

她问道:“这么说来,弟子这回所谓的入世择君,不过是一场骗局”

“不错。”梵清惠微笑道:“天下人若以为我们把希望压在李阀的身上,那就大错特错了。李阀只是一个饵,一个转移所有人视线的饵。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仍有遁去的一为天机。此天机亦为生机,我等能否逆天改命的生机。命运只有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放心。八月十五之后,一切自有分晓。”

八月十五,巅峰之战。明宗越与毕玄终将分出个胜负。本来,明宗越的失败在意料之中,明眼人都可看出二人不可弥补的差距。可今日之后,天底下再没有人敢说这样的话。

师妃暄又是轻轻叹了口气。

数十载筹谋,就看这一天了。可她在这盘大局中算得了什么她有种心灰意冷的感觉。

梵清惠似是知道她的心意,道:“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