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青莲太初 > 分节阅读 6

分节阅读 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更有九天重水、葵水之精散布其中,压力重逾亿万钧,普通仙人、法宝也会被压为齑粉,却不是初入太乙金仙境的申公豹能抗横的。

“前辈能来此处,修为必亦不凡,晚辈自愧不如,没想到以前辈的修为却还停留人间。晚辈受困在此数万年,前辈却是第一个到访之人。”申公豹长叹一声,“呵呵,至于说什么天地正神,全是笑话,这数万年来只有虎儿陪伴身边,却也聊解寂寞。”笑声中颇有几分悲凉,低头抚o着那白额吊睛虎的头,那虎儿“呜呜”的低声叫唤,却也通人性。

太初道:“看来道友心中久有怨气,不知道友能否一解贫道心中的疑惑”

“不知前辈有否听说封神之战”申公豹试探道。

太初道:“略听闻过一二,其中的过程却是不清楚。”

申公豹心中大吃一惊,此人修为高深莫测,却连封神之战如此重大的仙佛之战都才听闻过一二,那定是避世修炼已久的上古修炼者,我能否脱困看来要应在此人身上了。心丝千转,脸上却不露声色,呵呵笑道:“看来前辈确实避世不出已久,前辈想知晓之事晚辈也略知一二,就说前辈听听。”就把他所知的一些事和封神之战到他被困与此之间的世间大事说与太初听。

“想不到封神之战却有这一番因果,当年号称万仙来朝的截教却是败落了,阐教。。。却是西方教获益非浅啊。”太初唏嘘一番,“原来申道友却是阐教玉清圣人门下,却是名师高徒啊。”

“前辈说笑了,师确是名师,徒却不是高徒了。”申公豹苦笑道,“当年在玉虚门下,晚辈因出身异类,却是不得师尊欢心的一个,以至修为低浅,那象那十二位师兄。。。”

太初道:“广成子他们吗修为勉勉强强,却是傲气了一点。申道友,你为阐教门下,为何会被困与此天界和人间如今为何隔绝”

申公豹听了心头猛然一震,听他口气连广成子他们也认识,而且在他眼里还只是一般,那眼前此人可以确定是上古洪荒修炼者,而修为必比广成子他们高深,广成子几位号称上古阐教十二金仙,此人的修为。。。

听到太初问道,申公豹便说出了一番话。

原来申公豹虽出身阐教,因出身异类却不得原始天尊欢心,却和截教一些门人性情相投,以为知己,经常邀朋呼友,相聚于江湖山海之间。数万年前封神之战爆发,阐教联合人教、西方教对付截教,以截教门下多为羽毛禽兽之类,不识天道为由,要把截教弟子送上封神榜,申公豹深知若截教败,则以后天下如他一般出身异类者皆为佛道门下弟子降伏杀戮的目标,且截教门下多为性情中人,与他互为知己,便相助与截教,以抗阐教。可惜到最后,上清圣人通天教主以一敌四被破了诛仙剑阵,截教还是败了,门下弟子多数被送上封神榜,余者被渡于西方教,而他亦难逃天命,被封分水将军,受困与此数万年。

“当年诛仙剑阵众圣人大战,天地崩溃,重开地、火、水、风,在鸿钧道祖旨意下,重定乾坤,天、人互为一方世界,但可互通,前辈所言的天、人隔绝晚辈却是不知为何。”申公豹言道。

太初听罢,心里思道,“原来我这万年在人间却有数万年了。”长叹道:“却还有如此一番原委,玉清圣人确是有些过了,截教被灭对于道门不是幸事啊”对申公豹道:“多谢申道友为贫道一解心中疑惑,贫道却是要告辞了。”

申公豹吞吞吐吐道:“前辈,不知。。。前辈。。。”

太初微微一笑,“你之心思贫道亦知道,困与此地数万年,却也难为你了,你脱困之时却不是今日,却也不远了,你且安心在此等候吧。”说罢,挥袖出宫。

申公豹忙追出宫外,但见太初径直分开水路,那重逾亿万钧的水压对他没有一点影响,扶摇直上,瞬间不见踪影,呆呆长叹一声,回宫去了。

正文第九章前世的故乡、家人

天台山逶迤在中国东南地区,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北面,属仙霞岭分支,集诸山之美,自然风光奇丽秀美,景色可概括为古、青、奇、幽四字,有画不尽的奇石、幽洞、飞瀑、清泉,说不完的古木、名花、珍禽、异兽,有“佛道宗源,山水神秀”的美称,被道教称为天下第六洞天玉京洞天就在此山中。

天台山下有一个叫万家村的村庄,虽叫万家村,全村也就百来户人家,大部分姓陈,都是本家。因背倚天台山,村庄倒亦风景秀丽,再加上附近没什么污染环境的工厂,所以空气新鲜,山清水秀,是一个不错的居住之地。

这天,宁静平和的村庄外来了一个俊秀出尘的道士,正是太初,这里是太初前世的家乡。

这个在前世记忆中魂牵梦萦的地方,太初总想来看一看,走一走,了却一段心缘,所以在离开北海海眼之后,第一个地方就来到了这里。

缓步走进村庄,看着记忆中熟悉的景物,心中有万般的感触。“道长,从哪里来啊”一位祥和的老人对太初说道。原来不知不觉来到了村子中央,这里有一棵古槐树,树干有三人合抱那么粗,枝繁叶茂,华盖如伞,遮了几十丈的范围,太初还记得前世听村里的老人说这树有好几百年的树龄了。这树下太阳光照不下来,能遮风避雨,一般是村中的人聚会闲聊的好去处。此时在树下就聚了几个人。

“这位老人家,贫道四海云游,今日路过这里,见这里风景秀丽,宁静祥和,所以进村一观,如有打扰,还请恕罪。”太初施礼作答道。

这位老人太初却是记得,是万家村的村长,太初前世的长辈,“呵呵,有什么打扰不打扰的,乡下地方,道长请随便看。”这里位于天台山脚,山上寺庙道观众多,村里的人尤其是年纪大的也很多信道崇佛的,经常有和尚道士来来往往,所以也不奇怪,但象太初这样神仙般飘逸的道士却很少有,所以老人也很是高兴,就兴致勃勃的和太初闲聊了起来。

太初一边和老人聊天,一边环顾四周,从老人的话语中太初了解到这里和记忆里却是没什么两样,心里有一丝欣慰。

这时一个太初无比熟悉的人走了过来,心里如潮水般激动起来,面上却是平静如故,是太初前世的父亲陈庭和,“庭和,淑兰现在怎么样啊”老人看到他过来,便问道。

“父亲”皱着眉头,有几丝疲惫:“哎,还是老样子,明天再这样的话,就送到杭州的医院去看看。”

老人宽慰道:“放心,淑兰人这么好,好人有好报,会好的。”

“父亲”苦笑道:“但愿是吧。”

太初在旁边听着两人谈话,原来是“母亲”病了,可前世记忆中好像没有印象啊,便说道:“这位施主,可是家里有人病了,可不可以让贫道看一看”

陈庭和看了太初一眼,见他风度不凡,便有几分好感,狐疑道:“道长,你会看病”

太初笑道:“会不会看,等一会就知道了。”

老人也说道:“庭和,我看这位道长也不象骗人的,就让这位道长看一看,又有什么关系。”“父亲”迟疑了一下道:“好吧,那道长跟我来吧。”便带头走去,太初和老人随后,旁边几人看了看,也随在后面跟来。

穿过一个种满荷花的清水池塘,来到一幢崭新的三层小楼前,太初感到现在“父母亲”的生活过的比前世要好,从里面出来一位十三四岁的少女,姿容秀丽,温婉可人,“秀玲,你妈妈醒了吗”“父亲”对那少女问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