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0(2 / 2)
“这话可能对我爷爷还管点儿用,至于老江他们啧啧。估计文言文也看不懂几篇。哪会管什么大家小家的”王禄儿干笑两声,在楚钟南变脸之前。倏地关门逃了开去。
“看来大王的手下并不是很敬畏您啊”看到王禄儿的表现,钱谦益突然说道。
“敬畏我要他们敬畏有什么用我只需要他们把事情做好,就一切好说。”楚钟南看着钱谦益笑道:“钱先生,难道你不觉得,像京城祟祯皇帝那样活着,很累,也很无聊么另外,你也不用用这种小手段来离间我和我的这帮兔崽子手下,他们没谁有本事架起我的摊子。所以,我根本就不担心。”
“”
祟祯十四年二月,安静了许久地小北荒突然开始调兵遣将,第三军的战船开始试探着沿水道进入辽河,并清理原本皇太极派人在河道里安插下的那些阻碍行船的木桩,同时,鸭绿江以东的第四军也有步骤的进入辽东,沿镇江汤站凤凰城青台峪甜水站一线,逐步向辽阳方向进发;再有,北方原本已经退至完达山的第二军也重新南下,冒着黑龙江、松花江一带的连绵积雪,开始向依兰要塞方向前进。
三支大军地进发,让原本陷入僵持的明清大军之间的局势陡然紧张起来。洪承畴和皇太极都极为小心地预测着楚钟南此次进军的步的。然而,就在两人都担忧不已的时刻,小北荒各军却突然打出“驱除鞑虏,复我故土”地旗号,并将楚钟南处死范文程、宁完我,同时“热情招待”钱谦益一行的事迹广为宣扬。当然,此时的辽东并没有多少剩余人口,可是,这件事依然还是很快地传进了正在铁岭对峙的明清两军将士的耳朵里。洪承畴当然不会轻易的就相信这些消息,即便是有了林喜和赵长山,还有钱谦益的亲笔书信。但是,除了他,明军一方还有许多总兵大人,这些人对楚钟南的到来却是感到高兴的,尤其是当听说楚钟南已经被祟祯封为朝鲜国王之后,他们就更加确信楚钟南是来帮助他们的了。不过,这一切地高兴和警惕很快便在清军突然发动地猛烈进攻之下消失的一干二净。
第二卷东北三国志第两百零二章破局
第两百零二章破局
对楚钟南,还有楚钟南带领下的小北荒,满清高层们的感情是复杂的。从一开始的不屑,到之后的不得不正视,再到如今的惧怕他们总是弄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原本只能躲在偏远地区苟延残喘的逃亡势力最后竟能拥有覆亡他们的实力要知道,他们的八旗军是那么的强大
一些有脑子的八旗高层曾经想过,能不能从小北荒崛起的过程中找出原因,进而用到自己的身上,从而使得满清摆脱现在的这种被动局面,进而发展的更加壮大。可是,很显然,他们学不会。即便是号称最英明的皇太极也摆了一个大大的乌龙,将原本只是处于下风,却还拥有强大势力的满清带到了如今这种风雨飘摇的境地。
而按照楚钟南的话说,皇太极之所以会闹出这么大的一个纰漏,究其原因,是因为满清八旗所奉行的政策。八旗各有一个旗主,各个参领、佐领也都有自己的势力。满清固然是因为八旗制度而走上了强大,但这种完全建立在武装力量基础上的制度也有着巨大的缺陷,那就是一旦这个组织的最高领导人没有足够的实力压下其余各方的势力,那么,这个组织就会变得极不稳固。原本,努尔哈赤一手带着建州女真走上强大,并最终创立了八旗制度,创建了后金国,所以,他个人的巨大威望足以镇住任何一个心怀不轨的人或者势力。但接下来,皇太极就不行了。
没错。皇太极确实很有能力,他将原本与自己并列地阿敏、莽古尔泰,还有代善都赶了下去,甚至一度掌握了大半个八旗的实力。可是,八旗毕竟是八旗,它们是由八个势力组成的。皇太极也不是努尔哈赤,他只不过是继承的努尔哈赤的位子。如果只是一两次的失败倒也没什么。可是,在小北荒的打击下。他已经失败过太多次了。虽然,他将后金改名为大清,又将女真改称为满洲,可是,这种名字地变动却无法改变那些旗人犹如游牧民族一般的本性。
优胜劣汰
这就是这个时候地满族,也是曾经的女真族人们所默认的规则。
皇太极很强,可他已经无法领导满清走向更加强大的道路。相反,在他的领导下,原本战无不胜的八旗铁骑屡屡受挫,不仅损失了大量的兵力,就连爱新觉罗家地中坚力量也受到了巨大的损失。这代表着什么代表着原本的满清第一豪强家族爱新觉罗氏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可除了爱新觉罗氏,满清还有其他贵胄钮祜禄氏、瓜尔佳氏、董鄂氏、觉尔察氏、马佳氏、伊尔根觉罗氏、舒穆禄氏、叶赫那拉氏、辉发氏
所以,虽然皇太极依然掌握着强大的力量,可是。面对这些国内强大的家族和他们所代表的力量,皇太极却依然承受的巨大的压力。他虽然领导着半个八旗地力量,再加上多尔衮等人的绝对支持,这股力量甚至都超过了八旗的四分之三,可是,别忘了。爱新觉罗氏已经没几个人了。这也就是说,他虽然在高层还拥有着绝对的势力,可在八旗的中下层,爱新觉罗氏的力量已经无法抵御另外几大贵族地侵蚀。现在不是康熙乾隆的时代,那个时代的八旗贵胄早就已经成了废物,即便是有心,也没什么胆略去攫取最高权力,只会仗着祖先的功劳混吃等死。可现在这个时代的八旗贵胄们个个都拥有着不输于爱新觉罗氏的野心,同样,他们也不乏动手的胆量和能力。
于是。这一切的一切。都迫使皇太极必须尽快地改变自己的处境。而改变的方法,自然也就是打败小北荒。所以。着急上火之下,他终于再次犯了错。本来,这个错误如果放到别人身上,或许还不会被称为错误,可放在楚钟南和小北荒身上,却成了一个天大地、足以致死地错误。
楚钟南在退出依兰要塞,退出辽东之后,又突然再次进兵,让皇太极和满清八旗意识到了危险的来临。可在这个时候,他们却还在跟明军纠缠。这当然不行十三万明军地势力已经够强大的了,如果让打着援助明军旗号的小北荒再插手进来,那八旗根本就不需要再玩儿下去了。
皇太极想过求和,可这根本就不可能。上一次求和才刚过去多会儿满清与大明之间的仇恨已经渗入到了骨子里,大家刚刚议和完毕就又打了起来,如今又有了小北荒的助助,大明怎么可能放弃这么绝佳的时机
所以,他们只有主动攻击。在小北荒的军队还没有开到铁岭的时候,先把明军打败。哪怕胜利的希望不大,也不能坐以待毙
祟祯十四年二月末,辽河西面的满清多尔衮部首先发动了对明军祖大寿部的进攻。清军的猛烈进攻让与之交战多年的祖大寿也颇感棘手,虽然他自己的兵力是多尔衮的三倍,可惮于清军的野战能力,祖大寿不敢正撄其锋,只能凭着营寨拒守。而与此同时,皇太极本部也开始了对铁岭城的进攻。面对高大的城墙,皇太极所率的八旗军发动了近乎自杀式的进攻,这使得城内洪承畴所率的数万大军立刻陷入了巨大的压力这下,甚至南面城墙还一度被清军攻占,最后还是大同总兵王朴率军拼命将其夺回。双方争持不下,再次陷入僵持。
不过,就在辽河西边和铁岭都进入激烈的交战中的时候,拦在三岔堡外面地多铎部却依然没什么动静。这让据守的吴三桂和曹变蛟都感到有些拿捏不定。
二月十二的寒风直入骨髓。尤其是是夜里,吴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