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2(2 / 2)
面对如此情形,关宁军的各个大佬,诸如祖大寿和吴三桂等人,强行把小北荒交割“占领地”地要求拖了大半个月,在死活把自己撑个半死,发觉兵力已经严重不足,无法占据整个辽东之后,终于向北京地朝廷发出了“肉太多,吃不了”的求救文书。得到消息,祟祯反应迅速,立刻将正在西北扫荡农民军残余势力,势图恢复地方正常秩序地洪承畴给派了出来,任命其为蓟辽督师,带领从其余八大边镇中抽调出来的精锐组成一支大军,火速出关,前往“收取”辽东。
洪承畴深知事关重大,虽然觉得其中蹊跷颇多,小北荒让出占领的地盘儿也似乎并不是什么忠心的表现,但是,为了早些将国家领土重新补充完整,也只得快马加鞭,率领紧急抽调出来的数万人马先行出关北进。
没错,大明腐朽了,已经不复以前,可是,饱经创伤的天朝上国依然是一个让人畏惧的庞然大物。这么一个可怕的对手突然横插到了自己和小北荒之间,隔断了自己跟小北荒的联系,并且又将十几万大军横亘在自己面前
楚钟南说的没错,皇太极耗费心力所编织的一个大局,反倒成了他人生的一大败笔。
小北荒什么也没做,不仅无视于天掉的馅饼,反而像是一只乌龟一样缩了回去。可是,就是这么区区一招退步,反倒让小北荒的处境变得海阔天空。凭鱼跃,任鸟飞可是,满清一方呢白白地放弃了先辈们耗费数十年功夫才占据的辽东和辽西,那么多的城池也仅剩下了一个开原,还要受到大明重兵的挤压,同时,因为迁移才刚刚没多久,他们还要承受庞大的人口压力。
所以,皇太极后悔了。
第二卷东北三国志第一百九十三章蓟辽督师
第一百九十三章蓟辽督师
祟祯十三年,元月,沈阳
刚刚过完年,处处积雪,整个沈阳银装素裹,站在原属满清的皇宫殿阁上向外望去,一片苍茫。
洪承畴很享受这种感觉。
大权独揽,高高在上
不过,身为整个大明朝此时少有的清醒之人,他也深深的知道,自己这个蓟辽督师的位子并不好坐。
几个月之前,他带领先头部队三万出山海关,经辽西,进入辽东。尔后,轻易的拿下了沈阳、辽阳、铁岭等地,北京的朝廷大为欣喜,一向小气的祟祯皇帝也大方地奖励了他三万两白银犒军,同时,还封了他一个伯爵,并勉励他“再建殊勋”。可是,洪承畴清楚的知道,他现在已经有些危险了。
危险首先来自于内部。
他虽然没有计算自己是第几任蓟辽督师,可是,先前的熊廷弼、孙承宗、袁祟焕这一个个的例子就在眼前。当初的“辽东三杰”,如今只剩下了一个孙承宗在老家凄凉地享受晚年,这还是因为孙承宗聪明过人,知道事不可为辞职而去才能保全性命的,而且,孙承宗也是“辽东三杰”之中战功最小的一个,因为这仅存的“一杰”,在任的时候只是不住地完善辽东防务,没有像熊廷弼和袁祟焕那样跟满清进行火爆的大战。而熊廷弼在任的时候,组织十几万大军向努尔哈赤发动了进攻。结果,被时任辽东巡抚地王化贞把整个计划败坏的一塌糊涂,熊廷弼本人也被连累,最终掉了脑袋;袁祟焕更是倒霉。在洪承畴看来,这位在辽东最得人心的督师大人并没有太过显赫的战功,纵然他接连打退了皇太极的进攻,也只不过是防守罢了。甚至还比不得熊廷弼。而且,袁祟焕也是因为有了孙承宗打下的基础才能做到那一点的。可是。袁祟焕手里掌握着号称天下第一精锐地关宁军,在关宁一带说一不二,无人可以制约,反倒惹起了小心眼儿的祟祯地猜忌。最终,他不仅死了,还是被千刀万剐杀死的。
“蓟辽督师”四个字就像是一个魔咒,凡是担当此职的。竟没有一个有好下场。同时,洪承畴也十分明白自己如今的地位。虽然他只是头一次来到辽东,可是,在关内的时候,他已经立下了太多的战功。在朝廷的那些人眼里,他平定各地农民军地功劳要胜过各地边军的保家卫国之战。他的功劳已经非常大了,如今,率军占据了辽东。锦上添花,又手握大军,威望一时无俩儿,即便是卢象升等人也无法相提并论。苏东坡那句话说的好;高处不胜寒偏偏上面的皇帝又一向小心眼儿,说翻脸就翻脸的那种这太危险了。
其次,危险来自于北方。
对于满清的后撤。洪承畴嗤之以鼻。皇太极自以为计高一筹,却没想到白白地便宜了大明。可是,就因为是这样,洪承畴才担心对方气急败坏,狗急跳墙。大明跟大清的仇恨已经持续了几十年,如今地满洲,先前的女真,这些人是什么性格,洪承畴研究的一清二楚。爱新觉罗氏自从努尔哈赤之后,一个个都是眼高于顶。心大于天。他们不会容许自己原本占据的土地被先前的手下败将收回。皇太极纵然能忍得一时。可等他在北方安定下来之后,肯定会全力反扑。这是注定的。而征战了数十年地八旗军到底是如何精锐。自己带来的这十几万军队能不能挡住敌人,虽然已经跟祖大寿等人聊过,洪承畴心里却依然是没底。知己而不知彼,这同样极其危险。
第三,危险来自于小北荒。
这是洪承畴所认定的最危险的一个方向。小北荒,楚钟南对方竟然视辽东这么一块大大的肥肉如无物,眼睁睁地看着满清撤退,大明进占。光是这份定力,就让洪承畴担忧不已。最起码,洪承畴认为,自己如果是小北荒之主,绝对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就算明知道皇太极摆出了陷阱,他至少也会派出兵马占据辽东的一部分。可是,小北荒空有那么强大的,让满清也忌惮不已的武力,却根本没有一丝的动作。这说明了两个可能,一是小北荒确实是无心占据辽东,另一个,则是对方有着更大的胃口。如果是第一条,自然一切好说,可是,洪承畴根本不相信那个姓楚地会这么没有野心。对方肯定瞄着更大地目标。而同时拥有水陆作战部队的小北荒,很显然比满清要难对付地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