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5(2 / 2)
“分清对象。对于意图不轨的,要从严从重处治;那些只是惮于土改风潮,生怕受到牵联的,说服教育为主,不行的话再进行弹压。顺便,让商业局把咱们地商业法规和税收细则公布出去,以之代替朝鲜本来的法律。”楚钟南说道。
“这恐怕不好分清楚。”王禄儿说道。
“刘采青回来没有让情报局跟他们一起行动。”楚钟南说道。
“是”王禄儿知道朝鲜情报处的厉害,因为朝鲜原本对小北荒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刘采青的发展几乎没怎么受到限制,以至于如今单一的朝鲜情报处都快比得上辽东情报处和调查局的总和了,甚至于可能还要加上保密局。只是楚钟南对情报工作一向限制的厉害,除非必要,只允许情报收集,不允许参予逮捕刑讯,要不然,刘采青恐怕就是小北荒的锦衣卫镇抚使了。
“还有什么事没有”楚钟南又问。
“第二方面军送来情报,他们已经基本准备就绪。”王禄儿答道。
“告诉他们,朝鲜方面暂时不能呼应,所以,让他们暂时给我等着。实有不行,先把自己的周围还有后路清理干净再说。”楚钟南答道。
“这样等下去可是会增加暴露的危险。”王禄儿说道。
“暴露就暴露,本来就没打算搞什么突袭。不过,还是让约瑟夫他们注意一点儿,能多藏一会儿是一会儿。”楚钟南说道。
“嗯。这里还有调查局北京分处报告,司礼监老林子发现了那个散播咱们土地改革消息地源头,就是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地老爹,吴襄。”王禄儿又道。
“吴三桂的老爹”楚钟南一顿,接着又是一笑;“先不管他。让他先逍遥一阵再说。”
“这土改地事情可是已经在北京地朝廷上闹开了。咱们如今已经基本被划到了李自成、张献忠那一边儿。不管是清流浊流。可都是群情激愤啊。”王禄儿有些愤愤不平。
“我一直想杀几个人,只是现在这几个里已经有一些不能杀了。好不容易留下一个不识趣儿的,总得给我留下祭祭手里的刀不是不管他。”楚钟南摆手笑道。
“呵呵,既然您这么说,那就随您了。”算你吴三桂父子倒霉。王禄儿笑了笑,已经在心里算定了吴氏父子的结局。区区一个山海关总兵居然也敢招惹小北荒也不看看咱小北荒现在是什么局面。先别说你那点儿实力,就算你能挡得住清兵又如何真要打起来。小北荒光是一个第三方面军,只要经常上岸骚扰一下他们的粮食生产。就能让关宁军生不如死。
又处理了几件可以很快决断的事务,王禄儿便把结果带了出去。楚钟南则继续留在办公室思考事情。这段时间,他们都是这么过的。
而随着朝鲜地事务开始逐渐步入正轨,小北荒和满清之间也似乎重新平静下来。可是,两边的每一个人都很清楚,等楚钟南把朝鲜地事情全部理顺之后,就是小北荒再次发动进攻的时候。可是。就算明知道这样,皇太极也无可奈何。因为,楚钟南一直不住地整编朝鲜军队,并且不断地向鸭绿江沿线派遣。现在他所要面对的第四方面军,比之开始的时候,已经扩大了足足一倍多,而且这个势头还在继续增长。除此之外,原为东江军的第三方面军也在不停地骚扰满清沿海。虽然皇太极已经颁布的禁海令,并且一再地把沿海居民向内陆迁移,但却依然无法阻止这种骚扰。而且,第三军的所作所为还不只这些,他们在骚扰地同时,还不停的“掳掠”汉人。将汉人百姓劫往朝鲜,要么就是直接运回小北荒。而不可否认的,小北荒辖下的日子肯定是比在满清境内好的,所以,汉人百姓不仅自愿被劫,甚至跟第三军通风报信,拉帮结伙,约好时间一起往海上跑。
不过,相对于东南两面所要受到了压力,原本最大的敌人关宁军却让皇太极松了一口气。因为土地改革等原因。原本就是大地主兼军阀的祖大寿、吴三桂等关宁军将领在满清将大量的兵力调往东线鸭绿江一带之后。虽然把防线稍稍向前推进了一些,却并没有发动进攻。反而跟清军保持了默契地“和平”状态。这让小北荒方面在恨得牙痒痒,不住地向辖下百姓宣传军阀可恶的同时,为了不再增添敌人,只能暂时保持沉默。
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祟祯十一年来了。
祟祯十一年初,小北荒第二方面军主力在隐藏了将近一年之后,终于在他们清除附近的女真人和蒙古人的部落的时候被发现了。皇太极闻听消息,再次为自己地疏忽大意而懊丧不已。他本以为,有兴开湖为防线的小北荒是不可能,也不会在北面发动进攻的。因为,如果由负责小北荒北方防务的第二方面军发动进攻,那么,春夏秋三季,第二方面军将不得不越过广阔的兴开湖湖面来运送辎重,而且还很难得到后方的兵力支援。而如果到了冬季,虽然第二方面军可以得到后方的兵力支援,以骑兵为主的他们却很难在冰天雪地里冒着严寒行军,要知道,就算是适应了北方气候的女真人和蒙古人,也只敢在冬季即将过去的时候行动。何况,从小北荒北部出发,想要走到他们满清地地界,还要走很长地路。这不像是多铎和豪格那一回,那一次,皇太极是得到了消息,知道小北荒内部其实已经没有了什么武装力量才会下达命令从兴开湖进军的,如果,不是楚钟南埋伏下了一个第二方面军,现在地小北荒早就完了。可满清跟内部不设防的小北荒却是完全不同的,从北面向沈阳方向发动进攻,先不说能不能成功,就算成功了,也要面对一拨接一拨的八旗军。这对长途跋涉的军队来说,绝非易事。
可是,纵然有这么多的不利之处,楚钟南还是命令第二军出动了。如今,一个名叫依兰的要塞经过了一年多的紧急建设,已经牢牢地耸立在了松花江、倭肯河,还有牡丹江的交汇处。而这三条大河的汇流之处,却偏偏是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之间唯一的一个较为平坦的出入口。所以,满清想要从北面进攻小北荒,要么,就发挥自己并不怎么样的攻城技术,强攻;要么,就是走远路,从小兴安岭的北面绕过去。而很显然,皇太极手里的兵力根本就不够他这么做。先不说依兰要塞距离满清的腹地还比较远,之间地广人稀,派兵前往基本是等于劳师远征;就算他能集中兵力去攻打那个要塞,楚钟南可还在朝鲜呆着呢。而且,那家伙还不住地扩充军队。如今,鸭绿江东侧的第四方面军已经足有四五万人,让皇太极时时刻刻不敢掉以轻心。此外,沿海的第三方面军也在小北荒夺取了朝鲜的统治权后,也立刻获得了大量的补充,不仅有人员方面的,武器、船只、辎重也尽皆无比的充足。而这也使得第三方面军战斗力大增,对满清南面沿海地区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三岔河口一带,更是满清的重点防御区。因为,如果稍一不慎,就有可能会被第三军的战船沿河而上而那河的上游分别是辽河、浑河和太子河,三河沿岸,不是盛京沈阳,就是铁岭、开原,要么就是辽阳故都,无一不是满清的重镇。可以说,东面朝鲜,南面沿海,这两个方向就牵制了满清八成以上的兵力,再加上虽然已经有所放松,但肯定还属于敌对方的关宁军一带,皇太极纵然能抽出兵力,也绝对打不破第二方面军所据守的依兰要塞。
“这也就是说,咱们就只能老老实实的呆着挨打”
面对自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