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后锋 > 分节阅读 149

分节阅读 14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说白了,我八旗与那关内的乱民,其实就是唇齿相依”

第二卷东北三国志第一百六十八章收之桑榆,失之东隅

第一百六十八章收之桑榆,失之东隅

崇祯九年九月,后金汗王皇太极称帝,改元崇德,以是年为崇德元年;改国号金为“大清”;改族名为“满洲”;定都沈阳,号曰盛京。上尊号“宽温仁圣皇帝”。次日,清太宗率百官祭太庙,尊奉父努尔哈赤为“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武皇帝”,庙号太祖;祖父到始祖都尊奉为王。十天后,清太宗大封其臣属。其诸兄弟子侄、诸外藩蒙古贝勒,都封为王,并以多尔衮为诸王之首。清太宗即位之典持续约二十余天,礼仪多仿汉制。

十月,秋高马肥,奉清太宗皇太极之命,睿亲王多尔衮率八旗各部选派出的近万士兵,并由蒙古各部强行抽调的三万余人,组成四万大军,号称十万,再犯中原。

十月初三,多尔衮兵分三路入喜峰口、独石口。巡关御史王肇坤拒战,兵败而死,明军退保昌平今北京昌平,清兵再侵居庸、昌平北路。大同总兵王朴驰援,击斩一千一百零四人,俘获一百四十三人。十一月初,京师戒严。崇祯帝急令内臣李国辅守紫荆关、许进忠守倒马关、张元亨守龙泉关、崔良用守固关。几天后,又命成国公朱纯臣巡视边关。五日,清兵会于京畿延庆入居庸关,十七日,清兵自天寿山后突现昌平城下,攻昌平城。降人内应,清兵陷昌平,明总兵巢丕昌降,户部主事王桂、赵悦,判官王禹佐、胡惟弘等被杀。清兵攻陷昌平后。又相继攻下良乡今北京房山、围攻顺义今属北京。明顺义知县上官荩与游击治国器,都指挥苏时雨等拒城守。城陷,荩与国器、时雨等皆死之。清军乘势,又攻下宝坻今属天津、定兴、安肃今河北徐水、大城、雄县、安州等近畿州县。

此时,明军主力尽在洪承畴、卢象升之手,两人总督兵马正四处追堵李自成等人,听闻消息。虽不愿就此放过农民军,但在祟祯的严旨之下。只得匆忙回转。十二月初,卢象升率军与多尔衮会战于真定。此时地卢象升刚刚在滁州和七项山大败高迎祥、李自成,兵势大盛,还得祟祯赐下了尚方剑。然而,卢象升却并没有因为胜利而昏了头脑,在他的严令下,官军在真定一带严守城池。不予多尔衮任何机会。多尔衮无奈之下,分兵穿越京畿,横扫山东。十二月底,清兵纵贯直隶、山东,并蹂躏江苏一部,期间,一共有七十余座城镇被其所克,三十余万人被俘。牲畜损失亦达十八万头之多。多尔衮故意使人大肆宣扬战绩,京师御使闻听消息,弹劾卢象升怯战。祟祯下旨询问,卢象升无奈之下,只得出兵与多尔衮野战。

祟祯十年元月,卢象升率军截住了从山东回师的多尔衮。双方展开大战。是役,明军人多,清兵精锐,然多尔衮狡猾多智,又不似卢象升还要受到监军与朝廷的掣肘,故意以诈败并抛弃战利品为诱饵,y官军平贼将军左良玉部冒进,之后,突然回师大破左军。左良玉兵败,因惧怕祟祯问罪。也不理会卢象升。带领残部南下“避难”。而因为左良玉的逃窜与隐瞒,致使官军防线出线漏洞。卢象升知道时也为时已晚,清军早已跳出了官军的阻截。然而,多尔衮却并没有就此离去,反而趁着明军不及反应之时,再次率领精锐杀入官军防线。各部官军接连战败,四处逃窜,卢象升面对此情此景,也是无能为力,只得尽量约束诸军,重整防线,以防多尔衮进逼北京。

祟祯十年元月中旬,多尔衮大胜北归。此次入关,清军共攻克城镇九十余座,俘虏三十余万人,掠获黄金十二万两,银二百二十余万两。多尔衮回到沈阳之后,皇太极亲自出城相迎,奖赏多尔衮白银万两,并派使者越过鸭绿江,敕谕朝鲜国王,炫耀这次远征“所向无敌”。而经此一役,八旗因屡屡败于小北荒而显现的颓气也是一扫而空,各部摩拳擦掌,跃跃欲战

然而,就在皇太极挟大胜之势一振声势地时候,小北荒却再次给他的头上浇了一盆凉水。

多尔衮回京之后不久,祟祯十年二月初,小北荒第四方面军某部团长刘黑子,趁大雪纷飞之际,由建州左卫出发,越过清军新建地诸多城堡,夜袭赫图阿拉。这个当年被楚钟南和孔有德、尚可喜联手烧过一次的清朝旧都,再次被刘黑子放火烧了一遍。而这一次,刘黑子却是没有手下留情,直接把整个城池烧成了灰烬,皇太极派往留守的两个牛录的兵力也随着赫图阿拉的消失而全军覆没。

之后,义州驻守的第四方面军一部也与正接受整训的朝鲜军队越过冰封地鸭绿江,进攻镇江。两万大军所至,镇江应声而破。幸而在多尔衮出兵之际,为了防范小北荒的再次偷袭,皇太极早就在鸭绿江沿线配置了重兵。于是,双方在江边展开激战,互有胜负,直到皇太极再次派兵前来增援,第四方面军才在第三方面军的配合下,徐徐退回了鸭绿江东岸。而皇太极也因为多尔衮刚刚从关内归来,八旗各部也有些疲惫,没有继续追击。可是,虽然将小北荒与朝鲜联军赶了回去,但因为清兵把重心放在了鸭绿江沿岸,又被一直在皮岛等地出兵骚扰的第三方面军模糊了视线,没有留意更后方的辽东半岛。所以,被第三方面军集中兵力攻克了旅顺以北的南关岭。

南关岭在地理位置上十分重要,它处于金州和旅顺的连接点上,也是扼守金州和辽东半岛的重要屏障。从辽东半岛而至旅顺,南关岭是必经之路。南关岭一丢。没有任何海上力量地清军日后想要进攻旅顺就会难上加难,而第三方面军不仅有了一个稳固地大型基地,也可以随时由南关岭出兵北上,对辽东半岛形成威胁。

“咱们给皇太极的这个大礼不知道他收得愉不愉快”

渡海城,军官培训学校。孔有德等人正重新回炉,在所谓的“高级指挥系”接受“军事素质再教育”。不过,此时的军官培训学校在在理论方面其实还差的远。所以,他们地功课也没有多重。清闲时间很多,甚至还有空约出来一起钓鱼。不过,虽然暂时没什么事儿干,孔有德却很得意。因为,南关岭这一战是他跟尚可喜、耿仲明,还有刚刚投入小北荒阵营的李惟鸾等人一起策划地。以小北荒的绝对主力第四方面军打掩护,却让刚刚整编没多久地第三方面军担当真正的杀手锏。把个精明过人的皇太极给耍了个底掉儿。

“这就是定性思维的可怕。旅顺以前就是东江军的,所以,咱们夺了旅顺,皇太极虽然心痛,却认为理所当然。可他没想到,以前一直只是骚扰袭击的水师也能攻城占地了”尚可喜拿肩膀拱了拱身边地李惟鸾,又笑问道:“怎么样,这一战痛不痛快”

“呵呵”李惟鸾摇头苦笑了一下。却是什么也没说。

“确实没想到啊。”尚可义年纪其实才不过三十出头,多年地海上作战使得他看上去稍显老了一些,古铜色的皮肤让人头一眼就看得出他地健壮,只是,这位壮汉此时的表情却有些唏嘘:“你们那什么参谋部居然真的就允了咱们这个计划,第四军那边居然也真的全力配合。一点儿架子没有想不到,想不到啊。”

“兄弟,这里你想不到的还多的是呢。”尚可喜笑了两声,又道:“咱们小北荒可不像别处。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里可能有山头,但绝没有谁能把军队当成自己地势力。这里的军队,只属于一个人,就是楚大人。也只有楚大人所统领的军委参谋部才有权调动大军。所以,咱们这些当兵的,就只需要干好上面吩咐下来的活计。除此之外。不用担心其他的东西。那什么后勤、人员调动、军力调派,还有士兵地思想一律都有专人负责。”

“也就是说。咱们只管打仗”耿仲明在边上接道。

“时间还是短了点儿。总觉得有点儿不太适应。”李惟鸾又苦笑道。小北荒的规矩,新投靠过来的军官都要到军官培训学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