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后锋 > 分节阅读 88

分节阅读 8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胆小鬼”济屯瞪了这家伙一眼,看着这军令讪讪地退下,又冷哼一声,“你带人。在前面探路。一定要给我追上。不然,老子饶不了你”

“是,是”军令看着济屯地眼神,不敢抗命,只得招呼了一声,开始集结自己的属下,顺着矿区的道路,向北面追去。可是,他,还有济屯都没有发现。就在山上。几双埋在积雪下的眼睛正紧紧地盯着他们,看着他们的一举一动。而其中的一双眼睛。眨巴眨巴的,还发出了轻微地声音:

“打的胜仗多了,难免会变得骄横,自以为天下无敌,人人都怕。这一马虎大意,前面等着你们的,可能就是死路一条。以后得记着这一点”

“团长你放心,我们都知道这理儿唉,看看,他们动了,嘿嘿,马上就进那小山谷了”

另一个双眼睛急速地眨动了起来,连带着,山上的树林里面,一个个身穿白色披风的影子也开始了轻微的晃动。

皇太极还不知道自己的精铁矿已经被人给炸掉了。他现在很高兴,甚至是兴奋。因为,祖大寿在守城三个月后,终于降了

这场城市攻守之战,对明军和后金军都是一场艰苦的战斗。明军已经败了,自然无话可说,可是,对皇太极所率领地后金大军来说,这场胜利却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倾国之兵围城三个多月,大凌城内的明军却始终让他们难以越雷池一步。哪怕是弹尽粮绝,以人肉为粮,那些被他们打得屡屡败退的明军却始终没有退后。这种士气,这种志气,让皇太极惊憾,也在所有后金将士的心上压上了一块硕大无比的巨石。

如果,所有地明军士兵都是像大凌城的守军,像祖大寿的士兵一样,以后,他们还能像前一次那样,在关内肆无忌惮的抢掠杀伐吗后金的崛起,八旗士兵们一向都认为是因为他们自己的骁勇善战

,这一点,也得到了努尔哈赤、皇太极以及所有八旗贵胄的赞同,并且,他们也一向是这样向八旗子弟们这样宣传的。可是,身为整个国家的掌舵人,皇太极并不是那种容易沉醉于自我夸耀的泥淖中不能自拔地人物。他很清醒。

后金地崛起,固然是因八旗子弟的勇猛,也是因为明廷内部争权夺利,屡屡失着所致,却并不是因为明军不能战想想这些年来,光是辽东一带,就先后有熊廷弼、孙承宗、袁祟焕等了不得地统帅,也有祖大寿、满桂、赵率教、何可纲等猛将,还有毛文龙那种曾让人非常头疼的家伙。这些人,有好几次将后金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口,如果不是因为内部的原因,后金哪能有今日的强盛可是,如果,明军又有了一个真正清醒的统帅,这人又能够被大明皇帝赋予自主的权利,那么,皇太极相信,后金如今的大好形势早晚会被那个庞大的王朝所消磨得一干二净,那时候,等待八旗子弟的,就只有灭亡一途。因为,大明,实在是太大了。不管是人口、资源、财富,还有人才,都远不是后金可以相提并论。他们能失败,有失败的本钱,可后金,只要有一次大战撑不住,就会立刻分崩离析,再难立足于辽东。

所以,对大凌城,在自己占据优势,可以确定会取得胜利的情况下,哪怕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他也一定要拿下;对祖大寿,他也万分的希望对方能够投效。唯有如此,他才能让八旗的士气持续高昂,让辽东的明军对他们感到恐惧。而且,他也十分地想拥有祖大寿这样的猛将。

而现在,他的愿望已经实现了。

大凌城已经无法再守,城中守将,除了副将何可纲,都一意投降。祖大寿无奈,声言:“人生岂有不死之理但为国为家为身,叁者并重。今既尽忠报国,惟惜此身命。”于是杀了誓死不从的何可纲,并要求他对天宣誓,不杀城内将吏兵民之后,开城投降。

两人在城外设坛盟誓,皇太极还赏赐给祖大寿自己用的狐皮帽子、貂皮袍子、金玲珑皮腰带、白马、雕鞍等等,可谓是荣宠有加。祖大寿感激涕零,居然向他献策,愿意带一支兵马去锦州,在城里当内应,以待后金大军

皇太极满心欢喜,也不疑有他。因为,祖大寿只是一个人率兵而去,他的家人,兄弟祖大乐早已被擒,另两名兄弟祖大名、祖大成,还有儿子祖泽润也都留在后金军中。所以,皇太极满心期待着锦州的攻克

想想当初那一场宁锦大战,可一直是梗在他喉头的一根刺。哪怕是袁祟焕已经死了,他也依然不能释怀。毕竟,他老子努尔哈赤征战一生都没失败过,可他继位后的第一场大战就止步于宁锦,这可是一个非常大的败笔。

然而,就在皇太极满心期待的时候,新的消息传了回来:祖大寿回到锦州之后,立刻率领明军加强城防。换言之,那厮又反了

第二卷东北三国志第一百零五章后金廷争

第一百零五章后金廷争

降而复反,这种事情如果放到其他的时间,或许会得个“言而无信”的评语。然而,祖大寿的这次行动,却显得十分惨烈,因为,他重归锦州守城的时候,祖氏满门几乎全在女真人的手里。皇太极得知他重新归附了明廷之后,大怒,尽起大军攻伐锦州。然而,祖大寿一回锦州便带领城中将士做好了准备。锦州城池建成多年,坚固无比,也比半成品的大凌城要强的多,而已经经历了三个多月围城战的后金军队,锐气已失,最终,皇太极第二次在却步于锦州城下,懊恼而还。

后金众多贵胄对祖大寿的这种举动自然也是无比的愤慨,纷纷要求皇太极将祖氏一门尽皆杀死,以雪此恨。然而,皇太极在这个时候却显示出了其身为一代帝王的胸襟。他趁着锦州被围,祖大寿仓忙之间无暇他顾的机会,先派人搜捕居住在永平三十里村的祖氏族人,将其软禁起来,但待遇却相当优厚。回到沈阳之后,又开始起用祖大寿的旧部担任汉人“承政”皇太极改革后金官制之后的官名,相当于尚书,祖大寿的儿子祖泽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