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5(1 / 2)
法家宗主王子介乃是一个面目方正不怒而威之人,他飞身而来,极为准点,只比大会开始的时刻,早了有几弹指的时间。
剩下最后一个”就是鲁将军之前与之后的天下第一高人,佛家宗主,白马寺的主持元元大师
冯子康知道,这也是他的最大仇人。
“哐”
宣告大会开始的玉锣之声响起,也就是这个时候,元元大师破空而来,稳稳地坐在了最后一只蒲团之上
他一袭白色僧袍,眉目如画,双掌合十,一串翡翠念珠挂在指上,口中高诵法号。
“阿弥陀佛,贫僧来迟诸位,恕罪”
第一百七十四章三教会商封神榜
他的眉目依然俊秀,宛如当日初见之时。
冯子康对这个阴沉俊秀的和尚。和那个干瘦的老道同样有深蔑的印来
这人是化神期这一批老怪物之首。也是当日斩杀他所附身的鲁将军的领袖人物。
冯子康的脸色不变,他静静地观察着这个当今修行界事实上的领军人物稳稳地落座,含笑与诸人打招呼。
“这就是佛宗宗主,白马寺主持元元大师也是悟了禅师的师父袁不焕还是转过头,在他耳边,轻轻地介绍着。
冯子康微微点头,面带笑容。
此时天柱山大会已然开始。
三教九流十一家宗主,正襟危坐。各自怀着谋算。
这些人,就是当今修真界的顶梁柱。
冯子康放眼望去,也不由心中暗紧。这十一个人,除去未到的说家宗主,几乎就是代表了中原修行界的最高势力集合。
三教、九流,掌握着中原修行界的命脉,也掌握着中原将来的走向。
至少今日,大唐的命运,就在他们口中一言而决
他们这样的人,当然不会浪费时间。
元元大师环顾四周,开门见山,“今日邀请大家前来,乃是商量此次天地大劫之事,我儒释道三教已经达成同盟,要派座下弟子,协助大唐,尽力维持中原不变”
这个结果,早在九流中人意料之中,身边颜浩然与乾阳真人两位,面色也是丝毫不变,显然早有共识。
袁不焕淡然一笑,“既然如此。那可真是没法子,我们九流之中,也达成联盟,要顺应天意,支持应国公武稷,推翻唐朝,重建新朝”
此时他俨然以九流之表言论,其他诸家,到也没有反对。都是默认的意思。
元元大师叹了一口气,“若是如此,那兵祸连结,天地大劫不可避免了
他口气之中,虽然有惋惜嗟叹之意,但显然并无什么让步之意,所谓天柱止。之会,看来只是让三教、九流,摆明态度而已。
袁不焕心中冷笑,果然三教的意图,更在别处,如果真心是想维持大唐朝廷,九流中人,他们怎么也要劝慰一下。
“既然如此,那尘俗之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只是两三句话,就已经揭明了各自的立场,也没有什么好商讨的余地。
“我们三教、九流,各凭手段,做过一场便是,不过为了灾劫延绵过大,只容二代以下弟子出手
要是让那些活了几百年的长老出手,尤其是元婴化神的高手,那只怕天地变化,一场仗打完,中原神州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
“这个自然”元元大师点了点头,“除此之外。今日还有一件事情商必,”
戏肉来了
袁不焕和冯子康对望一眼,看来他们当初所猜测,果然如此,这大唐尘俗之事,并非重点,重点是在其后。
只见元元大师从怀中掏摸一阵。掏出一卷黄色古帛,笑道:“恰逢此次天地大劫,玄界天庭之中,又缺了不少职司,我们三教会商,想仿效殷周故事,立下一张封神榜,重改天庭职司神员”
“轰”
即使是这些宗主包括他们的弟子养气功夫极强,遇到这么震撼的话题。也不免心中大为震动,情不自禁地失声惊呼。
袁不焕异着元元大师手中的黄色古帛,脸色大异,脸上尽显激动之色。
“封神操那就是封神榜”
冯子康闻言一怔,目光也转向元元大师手中的黄色古帛,只觉那一卷东西隐隐有着超强的精气内蕴,实在不是一件平凡物事。
“元元大师”
九流中人,终于还是有人沉不住气,名家宗主公孙灿开口问道:“当日殷周封神之时,乃是上界神仙所为,我等前辈也只是适逢其会,今日重封,不知可有缘故”
元元大师看了他一眼,双手合十,高宣佛号。
“此次封神,却无上界之人参与。尽是我们修行界中自行拟定
“这个,”
最初的惶恐,主要来自于公孙灿刚才的问题,上界不插手这一界事物,早有两千余年之久,在场之人虽然多长寿,也没有这么大年纪的。早就习惯了自己一界事物独断专行。若是受制于上界,那他们这正道领袖之位,也还有什么兴味
“绝地天通之后,除了飞升。再无能入上界的渠道,上界之人,也下不来,此事纯然我们自主,各位宗主。还请放心”
如果是自行拟定,那这个封神之事,可就要比大唐朝廷的反复重要的多了
地上皇权,并不在,才的眼中,吊然他们所居兰所。都是由地卜皇权分封。慎典聊卜就算不分,以他们三教九流的地位,也能自占据一地。谁还敢来赶他们
三教九流在地上皇权之争,只不过就是为了传教正统而已,若得皇权支持,自然传教顺利,招收弟子也更有基础。
天庭却大不相同。
虽然这只是大神通人开辟出来的一处玄界,其中之神位,也只是相当于公仆之位,与凡人所想象的无上威严大不相同。
众神各有职司,或管星辰运转,或管山川河岳,或保佑一方平民,或引导死人魂灵转世投胎。
这些神位,大多都芝当日殷周封神之战中定下来的,当时诸人不注意,但是后来才发现,若是占了好的神位,这神的亲戚故旧大有好处。师门也必然沾光,虽然此人修行缓慢,断然不得长生,但是利用自身权位,能为师门做许多好事。
于是大家嗟叹不已,只怪当初没有好好把握。
后来这一批人逐渐衰朽,渐渐换上了新一批的神祗,或是凡人行善而成,或是修行不得法而入,零零总总,职司也越发有欠缺。
今日元元大师提出重新封神。那是天庭格局大变的时候,乌流中人。顿时都打起了各自的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