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5(2 / 2)
清原来的身份,只能看到满目美人,恭顺地跪在地面,低头俯首,一副予
取予夺的模样,让李小民食指大动,只歎自己仙力不能随便浪费,若是给
她们实体化,对自己的修炼大有阻碍,也只有眼馋吃不到口,暂时忍耐
了。
在数千鬼魂面前,李小民威严的目光扫视过去,沉声道:「今天叫你
们来,是要给你们立下章程,以后不得违反,知道了么」
众鬼慌忙叩头,惶声道:「主人尽管吩咐,小鬼绝不敢违」
李小民微笑道:「其实也没什么,不过就是要你们以后住在指定的地
方,不要到处乱跑。而且,以后不能再随便偷窥活人的事,要把偷窥当成
一项神圣的事业来做具体情报工作,我会选取鬼魂,让他们接受情报训
练,并把每天偷窥所得,都记录下来,报到上级机关,进行情报筛选。知
道吗」
众鬼叩头领命,想想这位新主人倒也不要自己做什么危险的工作,心
下俱安。
想起黛儿的前车之鉴,李小民嘱咐道:「至于监视的原则,以后要女
鬼监视女子,男鬼监视侍卫,太监鬼监视宫中太监,都不能乱了,若有鬼
乱看,就是变态,要受到正义之剑的惩罚,知道了吗」
众鬼慌忙叩头,连称绝不会乱了章法,请主人放心。
李小民看着满目鬼魂叩头领命,点头微笑,从椅上站起来,低头对罗
依依笑道:「跟我来吧以后你就跟著月娘,多跟她学一些东西,以后好
侍候我的起居,知道了吗」
罗依依叩头领命,想着自己是当朝皇帝的曾曾祖母,身份何等尊贵,
现在却沦为宫奴的鬼奴,不由暗歎自己红颜命薄,便在死后,也没有什么
好的运气。
李小民迈步走去,潇洒飘逸的身影在众鬼崇拜敬畏的目光下,渐渐消
失在夜色之中。
收伏了宫中大批鬼魂,将他们编为鬼奴集团,受三百鬼卫节制之后,
李小民开始着手在官场打下自己的根基。
他现在的声望如日中天,正是周皇后眼前的红人,隐然已加入周泰一
派,而且与秦老将军一派的武将派系关系也不错,在军中,也有自己的班
底。众官员看在眼里,自然想要巴结,有许多官吏便投门拜帖,只求能见
李公公一面。
李小民抽出好多时间来见这些官吏,温言抚慰,努力从里面找出有才
能的人,来帮助自己,让朝廷之中,也开始有自己的派系。对于这些官员
的回报,提拔重用自然是免不了的,也让他们好有一个出人头地的希望。
御林军的差使,到底是拱卫京师的庞大军权,李小民自然也不能放
松。去了御林军驻地上任之后,顶头上司钱伍林曾败在他的手下,见了面
也是讪讪的,只是维持著表面上的和睦而已。而那些御林军将领,在他苦
心安插下,大都是他的亲信,与李小民也面和心不和,不大肯听他差遣。
对此,李小民也只有安心忍耐,只待以后再逐渐安插自己的势力,以在军
中与钱伍林分庭抗礼。
自从南征发了大财之后,在自己的府第中,他也买了上百名歌舞俱佳
的美貌少女,在府中服侍自己,时而大宴宾客,请来朝中官员或是自己下
属将领,饮宴作乐,并让那些美少女歌舞助兴。
这倒也是正常事,从前那些得势的太监,也在宫外有自己的府第,并
养些美貌歌女为宴席助兴,因此众人也不都以为奇。只是这些美貌歌女们
夜里如何服侍李公公,其中详情,就无人知晓了。
渐渐地,金陵城中,百姓们都知道有了这么一位好客的李公公,常能
听到他府中传来丝竹歌舞之声,引得百姓们在府外大道旁驻足倾听,看着
他府门前长长的一串车马,暗自喟歎,当官发财真是好,哪怕是位太监,
也比自己这小民百姓日子过得舒服得多。
这一天,李将军的府上,再次传出了丝竹之声,缠绵悦耳,令人听得
心神俱醉。
在大厅之上,桌案后端坐的男子,只有李小民一人而已。而在厅堂
中,随著音乐声翩翩起舞的少女,却有数十人之多。舞姿曼妙,令人观而
忘情。
李小民斜倚在舒服的躺椅上面,懒洋洋地微笑著,随著歌声哼著小
曲,忽然感觉到,这一幕如此熟悉,好像在哪本书里看到过
仔细想了一下,他才想起,在某本红极一时的网络小说里面,他也看
到了相似的情节。
那本书,说的是一个当代青年,因为某种谁也不知道的原因,回到了
北宋,然后就用一些小的发明创造,发了大财,成了富家翁,买了大宅院
和许多美貌歌女,每天歌舞尽兴,过著神仙都不如的逍遥自在的日子,就
象李小民现在做的一样。
当初在网上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李小民会心地一笑,感觉到作者在借
这本小说,诉说著他的理想:
大宅院,美女如云,这就是现代青年人永远无法完成的梦想了。
可是这本小说没有写完,作者就将旧版放弃掉了,改写一个新版,从
头写起。
李小民抱著很大的希望,跑去看新版,结果却吃惊地看到:原来看来
很象是正常人类的主角,在新版里面,竟然成了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圣
徒,毕生所做之事,除了振兴中华,其余的一点都没有,不吃不喝,不要
女人,不想生孩子,唯一的欲望只剩下中华大业,这样个性单薄、血肉全
无的主角,实在让李小民无法产生认同感。
网络上,对于新版却是一片叫好之声。对此李小民也能理解,看惯了
网络作者们无奈的发泄,再看一些新鲜的东西,果然很让人有耳目一新的
感觉。
可是不管别人怎么想,李小民却认为,自己看到了一个网络作者从真
实到虚伪的写作历程。
对于作者的选择,李小民心里也能理解。毕竟生活在中华大地上,还
是要虚伪一点,才能活得更好,不论在任何领域,都是如此。尤其在靠著
公然的谎言才能保住身家性命的各个文史类学术科目领域,这已经成了生
存的必要条件。也许,这就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无奈吧。即使是在标榜真
实情感、号称要挣脱一切束缚的网络小说世界,也无法逃脱中国现状的宿
命。
可是李小民却不喜欢这样的书。这些书里的主角,看起来都象是太监
一样,完全没有一个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