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0(2 / 2)
封赏的。一个个喜气洋洋,对自己将受到的赏赐欣喜不已。他们人数众
多,比之当初出发时,不但人未减少,反倒增加了许多人。
那些增加出来的将官,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虽然亦是个个都有一身
武将豪雄之气,夹在众将中拍马疾驰,却颇有些胆怯之意,隐约从眼中显
露出来。
这些人便是巨山山寨中的各位头领,现在投降了朝廷,也来接受封
赐,以后算得上是朝廷命官了,却终究是降将身份,生怕朝廷追究从前的
附逆造反大罪,心下不安,脸上的表情,也是小心翼翼,与那些自知立了
大功的将官们截然不同。
李小民骑著马,跟在秦贵妃后面,远远看到前面百官云集,一位绝世
佳人,微笑立于道上,心中暗喜,忙跟了上去。
周皇后站在大道上,含笑而立,看着秦贵妃带领众将驰到面前,滚鞍
下马,虽是身穿盔甲,亦伏拜下去,笑道:「怎么敢有劳姐姐,亲自来接
我们」
周皇后忙上前扶住秦贵妃,微笑道:「妹妹,这次你立了大功,天下
皆知,姐姐怎么敢不来接你呢」
两位绝色美人相互搀扶,两般风格不同的美貌交相辉映,百官与众将
却无心欣赏这般美景,只是拜倒在地,口中大声称颂,道是大唐国运昌
隆,才有皇后贵妃两位娘娘,替国分忧,一举扫平巨山贼寇,让大唐天下
太平,两位娘娘功不可没
唯一敢跪在地上,仍用欣赏美女的眼光色迷迷地看着两位娘娘的,就
只有大军副帅李小民了。看这两位美女含笑站在一起,他不由两眼闪闪发
光,跪在地上,也忘了站起。
直到周皇后轻启朱唇,莺声道:「诸位爱卿,免礼平身」众人都站
起来,李小民含悲看着那位至为高贵的美女,知道她是不会亲手来扶自己
起来了,也只得垂头丧气地站起来,暗自嗟歎不已。
这一边,周皇后携著秦贵妃的手,仔细打量著她。却见她虽是风尘仆
仆,又在连日征战之后,肤色晒得微黑,却别有一股温婉柔润之意,在她
脸上体现,玉体也变得更为婀娜多姿,充满了女性的魅力,让她不由暗自
称奇:难道说,出征作战,能让女子更加美貌诱人不成
朝廷大军的先头部队,也已赶到十里亭,在向皇后娘娘拜倒行礼之
后,护送著周皇后及百官、众将,向金陵城行去。
周皇后亲亲热热地挽著秦贵妃,坐上了凤辇,放下珠帘,行在队伍的
前端,带著大队人马,进了金陵城。
城门内外,大道两旁,百姓云集,摩肩擦踵地站在那里,望着大军放
声欢呼,大声赞歎将军们果然英勇,出征没有多少时日,便一举击破了巨
山叛贼,奏凯而还,让大唐的百姓,不用担心自后方来的战乱。
李小民率众将走在当中,听到这么热烈的欢呼声,也不由欣喜感动,
举手抱拳,向众百姓还礼。
那些百姓看到为首的将军,却是一个身穿银甲白袍翩翩少年,都不由
惊讶,大声著相互询问,那位将军到底是什么来历。
有知道的,便兴奋地说了出来:「你可知道,那位少年将军,乃是宫
里的公公,就是那位有名的李公公啊」
听到的人,不由闻声哀歎道:「怎么,是一位太监真是可惜,看他
那般人才,又会打仗,却去做了太监,真是浪费啊」
又有人惊呼道:「李公公难道就是被封为灵秀真人的李公公
我听说他比武夺帅,击败了御林军钱统领,当上了大军副帅,难道就是这
位吗」
在得到了确定的回答之后,百姓们群情轰动,都争著要上前看清楚,
仔细看看这位仙法武功无一不精的英俊公公。
看着满脸惊讶崇拜的百姓,如潮水般涌上前来,大声向自己欢呼,称
颂著自己的丰功伟绩,就算是谦虚如李小民,也不由飘飘然起来,微笑著
向众百姓还礼,得意洋洋地带著众将向皇宫走去,心里还在欣喜地想着:
「当英雄滋味真是不错,怪不得那么多人都做梦想要出名」
来到朝堂之上,百官分列两旁,由一众将官上殿叩拜周皇后,接受封
赐。
秦贵妃因为是宫中皇妃,未曾上殿,因此只由周皇后在珠帘后微笑宣
布,她的功劳太大,因此封赐她绢帛千匹,骏马百骑,另外还加了一县封
地,作为她的采邑。
在秦贵妃之后,第一个接受封赐的,却是大军副帅李小民。
李小民目不斜视地走上殿去,拜倒玉阶之前,听著上方珠帘后的玉人
微笑柔声道:「李卿家,抬起头来,让本宫看上一看」
李小民抬起头,看着珠帘后的美人,心神飘荡,听著她微笑道:「李
卿家的功劳,本宫已经听秦元帅说过了。现赐绢百匹,封你为安南将军,
官阶二品,为御林军副统领,协助钱伍林将军,统领御林军,拱卫京
师。」
李小民叩头谢恩,心里嘀咕道:「安南我还联合国秘书长呢叫这
个名字叫得久了,不知道会不会变成黑人。」
在下面,钱松却在暗暗冷笑。自己费尽心机,送了好多礼物,又使了
好多计策,才打动了皇帝,让他封钱伍林掌管御林军,现在已在御林军
中,立下了根基。周皇后只派了一个小太监来,就想要从他手中夺去军权
么
接下来,秦宜福与一众南征将官与降将都上前听封,个个都有封赏,
就算是投降来的巨山头领,也都被赐了军职,发在秦宜福和李小民的帐下
听令。
封赏已毕,钱松踏上一步,躬身行礼道:「启禀皇后娘娘,北赵大
军,在边境上蠢蠢欲动,只怕会对我大唐不利。因此老臣奏请,不如令秦
将军率军北上,协助护卫边境,以免北赵军队有可乘之机。」
他那一派系的官员,也都纷纷上前奏请,附和他的意见。
珠帘后,周皇后的目光转向秦老将军,温声道:「秦老将军,你有可
什么意见」
秦老将军低头一想,北方的防守确实是薄弱了些,而最近北赵军队调
动频繁,声势颇大,若不防备,一旦北赵大军攻来,只怕自己的长子所率
防卫部队难以挡得住。何况这次派去的是自己的孙子,手中又有一支生力
军,他们父子同心,共御北赵,也是增强自己家实力的一著好棋,便向上
行礼道:「钱相国所言极是。老臣内举不避亲,愿荐孙儿率军前去协助防
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