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5(2 / 2)
“试试也行,赚了钱也不用分我一半。不过就只让你买一次,够钱就取出来给你买电脑。不过不能给你太多,买的股票不能超过五万块钱。”
陈依早料到陈父会答应,他父亲就是这样的人,心情好时几百块的首饰买给陈母也高兴,心情不好陈母多买了一块钱的青菜吃不完也责骂。
陈父的股票里面有五十多万资金,在公司附近的证卷部里能进入中户室察看行情。
陈依乘热打铁,第二天一早就说跟陈父到他公司旁边的证卷部学习操作。这时候的陈父就表现的有点为昨晚的承诺后悔。但陈依摸透了他的脾气,尽管听他说着有反悔意向的话,仍旧装作听不懂的说陈父喜欢听的好话,又恭维说让陈父股海翻滚多年技术高超多教教他一定没问题。
最后陈父果然没好意思反悔,带着他坐上去公司的车。
陈依已经有几年没去过陈父公司了。
现在的陈父职位比过去更高,管的事务也更多。却比过去更清闲。
进口的面包车里,一圈五个陈父的同事。
它们坐车没有直接到公司,而是找了个地方喝早茶,吃点心。
在超过上班时间四十五分钟时才结束早餐,到大公司后,陈父上办公室转了一圈就领着陈依往证卷部走。
陈依都觉得这有点太离谱了。
“没事吗”
“早上闲嘛。下班前回办公室一会就行了。下午就不好走开太久。”
“这哪叫上班。”
陈父振振有词。“我们这些老员工忙了多少年,现在从事管理岗位嘛,看起来清闲但是责任更大啊,出了什么事情都算我们头上。琐碎事情肯定就不需要我们去插手了,分工明确嘛。”
陈依觉得这话有些倚老卖老的味道,不过毕竟是他父亲,总不会希望他永远做基层的劳累工作。但他觉得这种现象迟早会物极必反,清闲成这样,连他一个外人都觉得离谱,公司里其它不属于管理岗位的人心里怎么可能平衡
证卷部中户室的人也认识他父亲了,打招呼说来了,然后聊了几句行情方面的事情。陈父介绍了陈依,说最近会到他的位置看行情。
接待的员工忙答应说没问题。
走进证卷部开始,陈依就觉得精神大振,他觉得这里有种让人抑制不住兴奋的、特殊的味道。
第二十一章直觉第六感上
陈父在电脑前教他看k线图,成交量,各种技术指标的判断方法等等。
然后又调出那支他成功操作的股票,直说昨天早上的成交量如何放大,一看就是即将拉升的牛股。
“今天走势很平。”
陈依看这支股票今天的价格波动不大。
“庄家在吸货嘛,吃的多了才能一口气拉,今天不涨明天肯定就会涨停板。”
陈父信心十足的断言。
陈依觉得不会。股票交易的本质问题他知道,除了技术指标过去陈父没提外其它东西基础东西他都知道。他觉得如果是自己运作资金的庄家肯定不可能这时候才开始吃货,拉升价格的时候也没道理刚开个头就迟疑着平走。
他看了下这支股票昨天的换手率和成交量,其实并不高,只是因为在阴阳线图里一眼看起来时尤其长,但只是因为之前一段时期的成交量太低,稍微缩小到一个月的范围图时昨天的成交量就显得没什么说道。
“好了,你自己看了选股吧,我的帐号密码你也记住了,千万别动我的股票。收市的时候我来找你,中午一块去吃饭。”
“有人请客”
“同事嘛,人情往来的,过两天我还不是得回请”
陈父自顾离开了中户室,说是到散户厅跟认识的股民朋友聊聊天。
中户室的人渐渐多了些,但更多的电脑前还是空着。
陈依旁边来了个二十多岁的女人,烫的卷发,染的淡金色,皮肤很干净整洁。看到他时有些吃惊。知道他是陈父的孩子后就笑,说这么点大也来看行情。
没一会前排的电脑也来了个人,看到他也笑着问,都觉得奇异。
这两个阿姨开始都紧张的盯着屏幕的k线图,神情显得尤其凝重。没一会就显得无聊。
“又在盘整,这股票买的我烦死了,钱都套里头什么也做不成。”
他旁边的女人抱怨着起身走了。前头的那个也没坐多久。
陈依一支支股票的浏览下去,盯着阴阳线图切换到obv指标看,他觉得别的指标没什么大意思,这个陈父说的观察成交量趋向的比较靠谱。时不时切换到陈父持有的那支看看盘面的买卖单情况。
他越看越觉得这股票会跌。盘面上的买单像安排好似的挤压在那等成交。主动追买的成交单动力不足,让价格被压着冲不起来。
于是就跑到散户厅叫陈父。
散户厅热闹的多,几排的座位上都有人。
“你那支股票我觉得会跌,你有赚的考虑下卖了吧,行情这么差大多数股票都是往低走,牛股应该也走不起来吧。”陈依是这么觉得,这种行情情况人心惶惶的,逆势而为的牛股往上冲的话庄家不是自找套牢吗购买热情没可能充足的能让其顺利走货离场。
“不得,这股票明天肯定停板。”
“我看着觉得它下午就会跌。”
陈父坚持自己的判断。陈依觉得也正常,他父亲股海混迹多年,从最早排队时就买了,没可能会在意他这么个孩子的话。
找了一上午,陈依挑出六个从阴阳线看了觉得近期会提升的股票。又观察了这几只股票盘面的买卖单情况,最后选了支盘面买卖单相对平稳,前两天价格曾经有所提升,目前在滑落的股。这支股票价格走低,但盘面卖单不大,他觉得近期会有一定幅度的提升。
中午收市,陈父带着他和公司里七八个同事在附近的酒楼吃饭。很明显陈父是这桌人里头职位最高的,但也能看出陈父平素就很和气好相处,饭桌上的其它人都不拘束,虽然有些以陈父为主角,但恭维话并不多的过份。
这顿饭吃了五百多块,是陈父一个较好的同事兼朋友付的帐。
陈依这时候才有点明白陈父为什么总是能有饭局,说起来一顿饭花费都不少。
如果10个人,一个月一人请一次,也就是三天一次饭局。陈父那些年龄相当的同事朋友完全能负担起每个月这么请三五次。就已经可以做到天天饭局不断。更不说其中还有下属回敬的,有事托请帮忙的,跟上司联络感情的。
吃晚饭也差不多到股市下午开盘的时间,陈父悠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