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2(1 / 2)
就是那夺去自己灵药的人类一样。
不说白蟒的挣扎。
踏入石山以后,丁言只觉得眼前一花,再次睁开眼时,发现自己进入到了一片雾蒙蒙的世界之中。根本看不到先前的石阶在何处。
“我们进入大衍山以后,就好像是走进了另一个世界一样,到处都是迷雾,我当时走在最后面,亲眼看见前面的酒味师兄弟一点点的变成干尸,乃至生命气息全部消失”
回忆起赵国那名修士的话语,丁言眼中闪过一丝凝重。
“这大衍山内,肯定存在着未知的危险,只是”思索间,丁言从袖中取出一颗破旧的骷髅头。
一丝微弱的仙元顺着骷髅头盖骨上的裂痕游走一遍,霎时间,骷髅的两个眼窟闪过一丝微芒,进而从左眼窟内,到射出了一个道字。
这骷髅头,正是当初丁言从刑老怪手中抢来的无名法宝。自于眼窟内倒射出的这个字,丁言也是不久前一次无意间试探之时,才发现这个秘密的。
也正是因为这一发现,才让丁言决定前来大衍山
因为骷髅眼窟中倒映出的那个字,在东域是不存在,甚至可以说,这种字体,根本就不存在于这个世界。
那是丁言前世修行的那个世界,才会有的文字
“有些事,是躲不掉的。”
散去力量,丁言将头盖骨收回袖中。
现在还不是研究这件法宝的时候。
小心翼翼,走了几步之后,丁言发现,由于四周围全部都是迷雾的缘故,根本就感觉不到自己的移动,甚至产生出了一种迷失的感觉,渐渐的,一种温暖的感觉,充斥心头
猛然惊醒,丁言停下脚步,额头渗出少许的冷汗。
“好诡异的地方”
如果醒过的时间在慢上一点,丁言很可能就会和赵国那名修士的师兄弟一样,道心迷失,进而生命消散而不自知。
明白了迷雾可以影响人的心智以后,丁言便不在乱走,而是坐了下来,捡起一根枯枝,开始画了起来。这些图,都是丁言先前在空中看见的山势大致走向,以及迷雾的具体分布。
在丁言看来,这种地方,应该不会是先天形成了,如果没猜错的话,应该是某种阵法。前世修行千年的丁言,对于阵法方面的知识,自然也是有些涉及的。
大道归一,天下阵法虽然变化万千,但是万变不离其根本,丁言此时身在阵中的感悟,在借助之前所观,很快便推算出了一丝端倪。
许久之后,丁言丢下树枝,眼中闪过一丝明悟“此地虽然危险,但并非毫无生路。正所谓,天无绝人之路,那名赵国的修士,应该是无意间踏入了这条生路,才得以存活下去。”
至于刑老怪,丁言根本就没有去考虑此人。
因为那个人,根本就只是一个凡人武者,体内压根就没有元力的存在,运气好一点,只要不遇见外面九龙山脉上的妖修,想要或者离开还是有可能的。
凡俗界第四十八章残碑九图
虽然明白山中定有一条生路,但是丁言却无法确定那条生路究竟是在何处。
思索了许久之后,丁言一挥衣袖,手中多了一只金色的小虫。此虫名为寄灵虫,可以使人的灵识短暂的寄存其中,用来探路寻宝,是再好不过了。而且,这种虫豸极为常见,即使是在凡俗界都可以买到,当然,那些凡俗界之人,并不知此虫的用出,只是把他当做一种玩物来贩卖,因为许多王公贵族,都以斗此虫为乐。
“先试探一下。”丁言左右一点,一丝仙识附在了寄灵虫之上。
地面上的虫豸颤抖了一下,随即摇摇晃晃的向前爬去,很快便没入到了迷雾之中。随即丁言又依相同的方法,向每个方向都派遣了一只寄灵虫。
这些寄灵虫,都是丁言在进入大衍山之前买来的。拥有前世经验和阅历的丁言,自然不会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去闯一处险地。
大约过了盏茶的功夫之后。
第一只寄灵虫上的仙识断去了联系。
丁言拿起枯枝,在郑东方向,画了一道痕迹。
片刻之后,又有几只寄灵虫相继死去。
丁言依法分别在这些寄灵虫所去的方向上画出一道痕迹。
“如此一来,只剩下北方了。”又过了许久,确定最后一只寄灵虫无碍之后,丁言才丢下手中的枯枝,起身向着那个方向走去。
寄灵虫的试探方法,最然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因素,但是丁言目前也没有更加稳妥的办法,所以只好顺着这个相对可行方向走去。
途中,丁言的意识凝成一团,不断的运转着心法,提防着自己的意识被迷雾影响而不自知的情况。
雾层,静悄悄的一片。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丁言只觉得眼前猛地一亮,脚下一阵踏空,待到稳定下来只好,才发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在了一条石阶之上。
抬头看去,石阶约有三百来道,一直延展至山顶。
“这应该就是先前我在山外看到的那条石阶。”丁言心道。
顺着石阶,小心翼翼的向上走去。
石阶,并无古怪,半盏茶的功夫只好,丁言终于走到了山顶。
山顶,是一片小竹林。
一条鹅卵石铺成的小径从竹林内延展出来,直至石阶尽头。丁言并没有急着进入竹林,而是散开仙识向着竹林探去,不过仙识刚刚离体,丁言便发现,在这山上,好似有着一层无形的压力克制仙识一样,以丁言的仙识强度,也仅仅只能将范围扩展至周身十米,再远便会自动逸散。
“竟能够压制仙识”丁言思索少许,抬步向着竹林走去。
鹅卵石铺成的小径并不是很长,丁言走了没多久,就到了尽头。
小径的尽头,是一处石台,台上,有着一尊石像,在石像的不远处,有着半块斜躺在地面的石碑。
丁言走过去,端详石像。
石像,是一无名道人,老翁模样,长须长髯,风仙道骨。左手负后,右手执尺,直指虚空,其神情,好似怒骂苍天一样。丁言观察了许久,没有任何发现,继而转身去看旁边的那半块石碑。
石碑虽然只有半块,但是其中的内容,却是出乎了丁言的意料。
碑上共有九图。
第一幅图。刻的是一名弱冠青年,站在天地正中,目视苍天,上方,雷霆咆哮显然,图中之人,正在渡劫。
第二幅图,刻的是青年在一个道观之外,打坐修炼,背后阴阳显化。
第三幅图,刻的青年坐于树下,与人弈棋。与其对弈者,是一名身披袈裟的老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