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7(1 / 2)
道:“在下白易,乃是现今的队长,不知阁下是”
“在下温子君。乃是白殿军的结拜义弟。”温子君应道。
“哦原来是温少侠”白易接道,“不知我家少主如今何在”
温子君答道:“大哥他,哦,就是你家少主他就在这帮死士的后面隐藏着。我们约好,等会两边同时进攻夹击这帮死士”
“对了,一直进攻这里的那些黑衣人,便是金翼门的死士。”温子君指着死士补充道。
“原来是这样。”白易微微点头道。
“这样,你立即去通知一下大家,做好一切准备。待我见过龙六后,便一起杀下面壁崖去”温子君说道。
“阿弥陀佛这位小施主年纪轻轻,却武学深厚,梯云纵更是高绝。莫不是武当的后起之秀”一个浑厚的声音说道。
温子君转身过去,便见到两个高大的年老僧人,一胖一瘦站在不远处。
白易尚未走,立即向温子君介绍了三位高僧。
胖高的法号求名。瘦高的法号求财,还有一个正在协助的瘦小老僧法号末了。
求名、求财两们高僧乃是方丈本真大师的师叔辈,而末了大师则是本真大师的师祖辈。
刚才问话的便是瘦高的求财大师。温子君立即行礼道:“小子温子君,乃是乾坤门的大长老,并非武当弟子。”
“乾坤门老衲并未听闻有这么一个门派啊。”那胖高的求名大师说道,他的声音却是尖细的。
温子君笑道:“两位前辈自然不曾听过,乾坤门乃是三个月前才有的。”
“三个月前,江湖中人传乾坤老人的乾坤宝藏即将现世。小施主却在此时建立乾坤门,不知个中是否有什么联系呢”求名大师又问道。别看他人长得胖胖大大的,心思却是极为缜密。
“这个自然。”温子君也不避讳,“在下乃是乾坤老人的遗传弟子”
“哦”两位高僧都不由动容。
乾坤老人在江湖老一辈中是个至高无上地存在。当年他带着一把乾坤剑和一个徒弟,便将两个意欲称霸武林的门派收服。几十年过去了,却突然有一个年青人说是他的遗传弟子,这不得不让他们动容。
“不知,小施主有何凭证”求名大师再次问道。
“锵”地一声,温子君抽出了乾坤剑。幽蓝的乾坤剑泛着森森寒气。
“阿弥陀佛果然是乾坤剑”两位高僧都不由自主地退开一步。不知是出于对乾坤剑的敬畏还是对乾坤老人的敬畏。
“在下先去见龙六。两位前辈如果有什么疑问,我们待会再谈吧。”温子君说道。
“阿弥陀佛施主请吧。”求财大师说道。
他的话语中,已经将“小施主”中的“小”字去掉了。如果温子君真是乾坤老人的弟子,那他的辈分可就高了。就算是求名、求财两位高僧,都要比他小一辈呢。
达摩石洞就在峭壁之下,有一巨岩伸出,刚好挡住洞口。单从外面望过来,很难发现这里还有一个石洞。
这个石洞便是达摩洞,菩提达摩曾在此面壁十年。
梁武帝元年,七十多岁的南印度人菩提达摩,经历三年航程,万里迢迢,来到中国弘扬佛法,普渡众生。
梁武帝本是一心向佛的人,他盛情邀请达摩入皇宫讲法,结果他和达摩话不投机,恼怒的梁武帝赶走了达摩。
皇帝不买帐,高僧无知音。达摩不得不只身离开金陵,一苇渡江,间关北上。当时正值南北朝战火纷争,人们流离失所,达摩克服险恶,历尽磨难,来到了嵩山少林寺后山的面壁崖,找到这处石洞,即达摩洞,开始了十年面壁静修。
所谓面壁,乃是人入定,即心入定。心入定,过去的感知和经验,外界的纷繁与喧嚣,统统化为空静虚无,人就实现了大自在,没有了空间感,没有了时间感。要入定,需要智慧,需要毅力,还需要没有干拢的清幽环境。达摩修楞伽经,主张渐悟,悟是大事,迷则此岸,悟则彼岸,悟了可以使人心灵澄彻,悟了,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达摩在此面壁十年,不单参透了无上的佛法,也参悟了无上的武学。因此,他宣传的“二人四行”禅法,使他成了中国佛教的始祖;他又传授武艺与少林僧人,又称一代武学宗师。
达摩洞四壁空空如也,只在北壁下有一长方形石砖,正是达摩面壁所盘坐的石台。石台的后面的石壁上,有一凹入十分的人形,正是达摩面壁十年所致。
世人都说精诚所致,金石为开。达摩面壁十年,就连石壁也为之留下清晰的身影
于是,达摩面壁成为了一种锲而不舍精神的象征,永远激励人心。
此时,达摩曾经盘坐过的石台上,正坐着一个挺拔的身影,正是龙六。他背向洞口,面向达摩留下的身影端坐着。
“龙六”温子君叫道。
龙六那一动不动的身影突然一阵耸动。他听了到失去许久的熟悉的声音。
于是,他突然从石台上跳下来。本来,他盘坐在石台上,又背对着温子君,要跳下来面对温子君是要几个连续的动作的。
可是温子君却惊讶地发现,龙六从盘坐在石台上到跳下地来面对他,中间居然省去了不少的动作,就好像是突然便闪现在他面前,其速度不可谓不快。
“公子”龙六喜极而泣,双眼满是泪水。是啊,他与其他人听说温子君遇难,曾经翻山越岭,搜遍了几座山,却都失望而回。如今,在这个本来极不可能见到温子君的地方,他却意外地听到了温子君久违的声音。
他怎么能不喜极而泣呢
第四卷幻剑啸乾坤第109章降魔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