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4(2 / 2)
梅清想了想,有些迟疑地道:“我不好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但这老者定然一直在关注于我,却是绝对错不了的。”
碧真摇着母亲的肩膀道:“娘,那柳家在咱们这山中住了多久了,难道您就没观察过他们有没有什么特殊的么”
碧真母亲摇了摇头,却把目光投在一边侍立的二姑身上。二姑略弯腰向碧真母亲点点头,转来向梅清道:“姑爷有所不知,虽然咱家久居此地,但守着修真界的规矩,一般是不太会察他人的底子的。山那边的柳家,在此地居住怕也上百年了,您说的那位老者,名唤作柳行,自小在本地长大。除了中间外出游学过一段以外,也没有其他的特殊之处,因此一直也没有留意过。其实这样的家世,若说家传有奇珍异宝以护身,其实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梅清点点头。他知道二姑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这白兆山方圆数十里,碧真家又不是衙门口,哪会将本地一家一户都查得那般仔细。
“只是清儿既有所感,此事也不得不防。明天阿碧去之前,到后院让你二姑给你带上几张符去。”碧真母亲有些不放心地道。
梅清与碧真起了个早,安步当车,就向着昨天老者说的其家所在方向走了过来。
“你发现没有那刘梦梅所说的当年他摔下山的地方,其实与这柳老的宅院,相去不远呢。”梅清一路走来,却未直接去向柳家,而是在左近先转了两圈道。
“咦果然如此。那处山坡与柳家,好象就隔着一道大溪呢。”碧真也发现了。
梅清点了点头。又转头看了看溪流所出的山谷。此时正是春时涨水时节,溪流急促,荡在两边的石崖上,发出哗哗的水声。远处山谷中烟雾朦胧。不知溪流所源自。
“而且这地方距离你娘说地那曾有个小姑娘出现的挂月峰,也是不远。你看那溪流所出的山谷背后直立苍天的,就是挂月峰呢。”梅清若有所思地道。
“哼,又想什么呢是不是也想遇个上美人儿。再有一段天台奇遇呀咦”碧真忽然惊叫道:“你说刘梦梅遇上地那个丫头,会不会就是娘亲所说的那个呢”
“什么丫头,人家可是仙子”梅清似笑非笑。
“还敢说”碧真气哼哼地偷偷掐了梅清一把:“你说说,我猜的会不会是真的那丫头定然也学了点修真地皮毛,因此才能装神弄鬼,的唬的那刘梦梅就当见的神仙了。”
梅清笑着点点头:“虽然表述有些偏激。不过我想这事十有八九差不多。刘梦梅既然说曾经在他的梦中仙子院中见过成片的梅花,而此地方圆数十里又找不到同样地地方,那这地方和当年的梅谷,定然是脱不了干系,极可能就是同一个地方。”
“同一个地方”碧真想了想道:“却也有可能。只是那丫头会是谁呢,难道也与伯母有关系”
“谁知道呢。不过我猜,今天邀咱们相见的这柳老先生,兴许会知道点什么呢。”梅清一边说,一边看了看太阳:“好了。也差不多了。
“微风扶细柳,淡月隐梅花。柳老此草堂名为扶风,深得雅致啊。”梅清进来与柳老先生见过礼,微笑着言道。
“附庸风雅罢了,倒让梅公子见笑了。”柳老先生心情甚好,兴致勃勃地对小童道:“典茶,在梅亭设下火炉,待我与梅公子烹茶赏景。”
说罢又转头对梅清二人道:“佳客赐临,奈何山居简陋,无以为待。只是此间温泉间有数株茶树,因此虽然此时天寒,却制得新茶数笼,不为佳品,倒也有些难得之处。无景可观,不过是岭上白云,几分野趣。便请二位移步如何”
梅清与碧真都笑着应了,几人便起了身。柳老先生所说的梅亭,乃是在后园最高处地一方平台之上,亦是以草覆就,下设席几,以屏风围了两面,遮挡风寒。
“平淡中乃是真味”,梅清笑道:“只观此陈设虽然看似简单,却大合意趣。只是小可见此间并无梅花可观,此亭为何名为梅亭”
“此亭乃是老夫出游后归乡时所建”,柳老先生笑道:“因喜前人梅花着花未之句,便以此为名了。不过么以后若有人问起,老夫便可答道,因逢梅姓高友,于此饮茶相谈,甚是相得,故以此为名以记。”
“岂敢岂敢”,梅清笑得颇为感动:“先生错爱,愧不敢当。”
柳老先生淡淡一笑,那典茶已经将新茶奉了上来。梅清与碧真二人端起茶杯来,略略一品,都不由交口称赞。
“粉细越笋芽,野煎寒溪滨。恐乖灵草性,触事皆手亲。湘瓷泛轻花,涤尽昏渴神。此游惬醒趣,可以话高人。呵呵,虽然乡茶野味,却深得隐者意趣。得品如此佳茗,我兄弟二人此行不虚呀。”梅清放下茶杯,笑着说道。
柳老先生听了颇为欢喜,二人闲谈数句,柳老先生把茶杯放下,拈着几茎胡须问道:“昨日听小友之言,乃是京城人氏。在下当年有一知交好友,恰于小友同姓,不知可曾相识”
梅清听了一皱眉,问道:“小可这姓氏,却也不多见。不知尊友姓甚名谁”
柳老先生怅然一叹道:“好友姓梅,名讳是上若下雨,世袭为武德将军。当年我出游之时,偶然相识,结为挚友。后来若雨他谋了京城的差事,这才不得不分开。我还记得离别之时,也曾相约来日,不想一去之后,竟音信杳然,再无联系。”
梅清听了大吃一惊,腾地站了起来道:“柳先生竟然认得先
“先父”柳老先生惊道:“你是若雨的儿子你父亲竟然过世了么”
“正是”,梅清黯然道:“梅清尚在襁褓中时,双亲便已见背。幼失庭训,竟然不知是世伯当面。”
“天忌英才,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