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3(1 / 2)
关口前时,各类三品符便一一轻松突破。又扎实苦修了几年,居然被我一举过了炼精这一关,到了炼精化气的阶段。而且一到化气期,立时便将符修到了中阶,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梅清连连点头,看来就算是符派的修真,也是兼修法与符,互为表里。若只偏于一门,总非是正道。
张十三也是难得说起自己当年经历,今天被梅清之事激起兴致来,讲了这半天,一时也是心情激荡。过了一会,他又回到眼前现实中来,又微微苦笑道:“现在,梅清你应该知道你这画符有什么问题了吧事实上,我从小见过符高人不知有多少,却从未见过一个象你这般能随手画符便成功的。画符讲究心、身、气、笔、相五法相和,缺一不可。偏偏你这家伙,心既不诚,身亦不正,笔法凌乱,符相歪倒,偏偏修的是丹鼎,非是炼气之士,符之气怕你都不太明白是怎么回事,怎么可能连三品符都手到画来”
“那”梅清张了张嘴,也不知说什么才好。他是真正的无知者无畏,因此拿上来就敢画,一画就成,也不知道原来符还有这多讲究。此时听了张十三的话,自己也觉得有些匪夷所思,不明所以了。
第二卷第十六章学海无涯
更新时间:20095178:06:34本章字数:3647
“可为什么刚才那张唤鬼的符我就画不成呢”发了一会呆,梅清忽然想起来刚才自己数试不成的那张符。
“什么唤鬼的符,那叫役遣符老道我也不明白。刚才我还想是不是因为那是三品符,你力所未及才失败。现在看来,金刚符你都能成功,自然不是这么回事了。”张十三一脸无奈地道。
寻思了片刻,张十三一拍腿道:“管他咱们就用个笨功夫,我把这符从头画了给你看,你看一张学一张。凡是画不成的都挑出来,咱们看看他究竟是怎么回事。”
说干就干,张十三手下不停,一张张的符便开始画了起来。若说按他修符的理论,教徒弟再也没有这么草率从事的。但一则梅清并非寻常弟子,通常方法自然是行不通;二则他也确实想早些弄明白梅清画符的秘密,事急从权,也就顾不得许多了。
张十三在一边画,梅清在一边学。刚才虽然只是简单听张十三讲了些许制符的要点,但对梅清来说,却是振聋发聩,点醒极大。何况昨天夜间画了不少符,也少有些体会,因此这时再画起符来,速度也快得许多。\不一会,便画了十数道符来。
一道一道来下来,直到一张“蹈虚符”时,方才遇上难题,屡试不成。梅清细心想了想,又与前边的役遣符对比一下,心中隐隐有了些念头。只是并无把握,梅清也未多说,只是请张十三再画些复杂的符来。
此时张十三画的已经开始有中阶一品地符了。如拘云、致雨等符,但都没有难住梅清。直到又一张“天髓符”时,梅清看了心中便有些想法,一试果然不能成功。
梅清停下了手。长长出了一口气,点了点头。张十三看出梅清似有所悟,在一边抓耳挠腮地道:“怎么回事梅清你是不是明白什么了”
梅清点头道:“不错。若在下想得不错的话”他将三张自己画不得的符置于一起。一张张缓缓看了几遍才道:“这三张我画不成的符,都是其中有我不认识地字。虽然照着描了下来。却终是少了心神相通之意,故而不成。”
“什么”张十三一下子跳了起来,手边的符纸飘得四下乱飞:“你是说你认得这符上的天书雷篆”
“天书雷篆”梅清皱眉道:“我怎么听说这叫云篆管它叫什么,反正不过是上古籀篆地变体,也不甚难,我倒是十有八九都认得。”
张十三目光呆滞,眼看着梅清不知所言。
梅清并没有说错,这种字体乃是上古云篆。但当其用来画制符时。许多门派更习惯叫它为天书雷篆。之所以称为天书,因为这种文字据传乃是上古仙人所用,现在已经没有人能识得了;而称之为雷篆,则是因为许多门派最顶级、最常用的攻击符均是雷符。这种篆被这些门派称为雷篆,渐渐传扬开了,遂成公例。
今天忽然听梅清说他识得这种雷篆,张十三如何能不惊。只是他地心思急转,并未纠缠于梅清是怎么识得雷篆的,而是为什么梅清识得的雷篆,便能轻而易举的画成符;而不识得的,就画不成功
莫非张十三忽然想起自己曾在古书上见过的一句话。当时曾被自己嗤为无稽之谈。现在想来,却是唯一的解释。
那句话是:符无正形。以气而灵。
以气而灵很好理解,但前边这一句符无正形,就令张十三无法接受了。
前边说过制符五要,心、身、气、笔、相。所谓心,即是所说的诚心,心诚则灵;所谓身,便是调身。总须身端体正,方可行符;所谓气,自然是指道之精气,所谓“符朱墨耳,岂得自灵;其所灵气,真元之气”;所谓笔,则是行笔之法,起承转合,各有讲究。所谓相,乃是符相,便是符之外形,左右呼应,上下照看之势。
行符者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符文之形,那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差地。因此当张十三看到“符无正形”之语时,自然视为胡八说道。
此时听了梅清之言,张十三忽然想明白为什么这家伙能轻轻松松地画出这么多符来。既然他识得符上雷篆,自然在书写就如同写字的一般。\试想一个在写“火”字时,心中自然认作火焰之姿;写“水”时,自然想象水流之势。这乃是一个人识字多年以来,书写形成的自然意识。
因此梅清既然识得这些雷篆,书写时自然意随笔至,便如一个学了几十年画符的高人一般,更难得心中毫无成见,一任自然流转,那符如何不成
而一旦遇到不识得地字,就算他可以推断出是某某字来,但心中只是存了这分推理之心,并无自然认可的意念,符上真气自然无神念支持,当然是画来画去画不成了。
“得其意,忘其形精精相附,神神相依”张十三口中念念叨叨,一霎时这些年来看过各类经书道藏中不可解之处一一浮现出来,全然忘了梅清还在房中,整个人都沉入到自己突然出现的灵感带来的崭新世界中去了。
梅清看张十三变得不见不闻,一心在参悟新的理论,根本就忘了自己的存在,也就悄悄起身,准备离开。他这半天画了不少符,那清心符的效果将过,劳乏之态更甚,正好去休息一下。
轻手轻脚打开房门,蹑手蹑脚地出来,又轻轻掩上房门,才一转身,却见屋外阳光灿烂。一个明光瓦亮的光头映得他睁不开眼睛。
面带微笑、色如婴儿地某慈祥和尚正一脸深情地凝视着自己。
“那个苦大师你看在下身心俱疲,这个”梅清口中发苦,用沙哑地声音无力的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