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天下道门 > 分节阅读 65

分节阅读 6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二小儿揉了一下鼻子,有些不好意思地嘿嘿笑了,口中说道:“那史爷爷你可别告诉我娘呵,谢谢您啦。”这才接过史梦竹手中的糖,欢天喜地地跑了。

第二卷第五章溟海苍茫

更新时间:2009588:18:16本章字数:3618

港里地方并不甚大,基本上只能算是一个小渔村。而史梦竹一家的宅子,几乎就占了港里街的一半。

待史梦竹将梅清与侯申二人请进家中后,便先告声怠慢,到后堂换了衣服回来。这次见他已经换成了一件直裰,头上也戴了方巾,见了梅清先自笑道:“本不是渔夫,非扮成个打鱼的,其实也不怎么象,倒有些娇情了。小友先请坐下,稍事休息,你我二人再把酒夜话。”

二人便坐了吃茶,闲聊些史话诗词。少时下人来报,道是酒席已然摆下。史梦竹请二人移步东厅,不过一张小桌,几式海鲜。

“今天却也凑巧,下人新弄了几只大镜鱼来,虽然不算什么,却难得新鲜。二位高客在京城中,山珍海味自是见得多了。到了乡下,也只好借着些野味来充充门面了。”史梦竹兴致甚高,端了酒杯道。

梅清与侯申连道不敢,举酒共饮。三人把酒说些闲话,梅清笑道:“我观先生寄于海隅,深知其中三昧,诚可谓退而独善其身者。”

史梦竹听了,捻须笑道:“小友言中似有所指啊。\我看小友言语举止,气派不似寻常书生。若有什么事,只须明言便好。”

梅清沉吟片刻道:“不瞒先生,在下此来永平,乃是奉一位前辈之命,暗中察访闻香教之事。一路行来,见众人提起闻香教三字。无不三箴其口,敢怒而不敢言,颇感无奈。后闻先生清正之名,这才不揣冒昧,登门求教。”

史梦竹面色不变道:“原来如此。只是史某向来困守渔乡,少与外面往来。何况子不语乱力怪神,这些事也未曾关心过。”

“哦那史先生久居此地,只闻得有名为千金爷的什么人或东西么”梅清试探着道。

“千金爷”史梦竹念叨了几遍,摇摇头道:“老夫也算是熟知本地文史,却是从未闻此。却教小友失望了。”

梅清见史梦竹言语间滴水不露。知道初次相逢,虽然彼此投缘,但戒备之心在所难免,也不为已甚,举酒岔开话题道:“这镜鱼果然美味。梅清见识浅陋,竟然未曾深知。今日承厚意尝此佳品,可谓幸事呢。”

史梦竹哈哈笑道:“所谓一鲆二镜三鳎么,在乡下人说。这镜鱼就算是上等鱼了。世人只知松江鲈、黄河鲤,却不知海中自有佳味。老夫却有首打油诗说这镜鱼渔家新妇惯调羹,厨下鱼鲜溉釜烹。入手分明奁镜启,却怜照面不分明。”

梅清听罢。赞叹良久,二人举酒更酌,谈些风月,直到月上当空。鼓打三更,才收了残席,由下人安排梅清二人到客房睡下。

次日一早起来。梅清与侯申洗漱已毕,却有下人过来,道是史梦竹因为今日庄中有喜事,因此按着此间风俗,一大早就给请走了。因念着梅清二人初来此地,特地命人陪了他们今天到海边游玩。

梅清也只得听从安排,与侯申简单用过早饭,便在那家人陪同下。划了一叶小舟。沿着村边小码头下了水,缓缓荡入汊湾中去。

愈向南行。两边树木越是稀少,两岸俱是盐碱之地,遍地白茫茫地一片,俱是盐晶颗粒,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倒如洒得到处的水晶冰原也似。

就连芦苇,在这碱滩上也难以成长,唯有水沟边上,有片片黄蓿,零星点缀,增添了少许生气。

“梅公子,前边咱们转过湾去,就是那七里海了。”撑着小般的家人言道。

刚才交谈中梅清已然知道,此人小名阿三,其父辈就一直在史家为仆。这阿三年纪不大,却口齿灵俐,手脚又勤快,因此经常被史梦竹派了陪同客人四下游玩。

“这七里海,乃是咱们当地人的叫法,也有叫它七里滩的,横着有十几里,纵着有七八里,才得了这么个名儿。我们老爷说,这片海大大有名,古书上称它叫溟海。说是海,其实就是个浅滩子,落潮的时候,从那头能趟过这头来,也不过没腰深的水。”阿三一边撑船,一边为二人介绍道。

梅清举目望去,虽然只称七里,但四下一望无际,远烟苍茫。再看阿三手中竹篙,果然入水不过数尺,已经行得离岸颇远,依然深浅不变。

“老人都说,这地界以前却是大山呢,人都叫它老碣石山。后来不知什么时候,一夜就沉入海里去了,这才变成了这七里海。海直到七里外,就在那边又有几道沙甸子,把这七里海和大海隔开。涨潮时海水灌进来,退潮时这海就成了个大湫了。现在正是海潮,咱们船进来容易。若落潮时候,大一点的船都进不来呢。”阿三一边将船撑过去,一边指着远远一带沙甸说道。

“原来如此。古时碣石可为名山呢。当年秦皇北巡至碣石,铭石而归。不想竟然有此沧海桑田之变。那几处沙甸之上,似有什么庙宇,不知是何处”梅清站在船头,四望笑道。

“那最大的一处,人称作翔云岛,每每天开气清地时候,在上边就有海市出来。仙山神道的,咱们这的人都见过的。上边那庙是娘娘庙,也叫鱼骨庙。庙中没有主梁,乃是用当年一只大鱼的鱼骨架起来的。”阿三指点着说道。

梅清点头“哦”了一声,不由想起听甜妞唱的史梦竹诗句中有“翔云岛下暮云平,鱼骨庙前潮水生”的句子来,笑道:“如此倒是个好去处。便烦阿三兄弟将船撑过去,也让我们看看这鱼骨庙地好处。”

阿三却面有难色,抓了抓头道:“不瞒梅公子说,若是寻常时,您不说我也会撑将过去。只是此时,却有些不便了。”

“哦却是为何”梅清有些惊讶地道。

阿三有些神秘地道:“公子有所不说,这鱼骨庙中因祭的是海神娘娘,咱们打渔的下海,全凭了娘娘保佑,因此往常香火最盛。不想从前两年开始,这庙中忽然闹起怪迹来。”

“什么怪迹难道娘娘还会显灵么”梅清问道。

“要是显灵就好了。”阿三苦笑道:“开始时就是总有些奇怪的声音动静,后来闹得大了,大家也以为是娘娘显灵,结果却是绝非如此。但有人进过庙烧过香地,没有一个得保佑,反倒连连出事遭灾。到得后来,就算有人想上岛都难说了,不是船出事,就是人遭灾。前些天铁秋爷儿三人走船时离那岛太近了,还一下子给卷到边上,将船弄了个大口子。现在这周边几十里的渔民,没一个敢往边上靠的。”

梅清听了,皱眉不语,侯申却开口道:“既然娘娘庙,受了香火自然该保佑人家。哪有反倒害人的道理”

阿三愁眉苦脸道:“大家也都这么想。后来闹得大了,还请了闻香教地二教主来施法。教主道,是咱们当地渔民不肯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