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天下道门 > 分节阅读 21

分节阅读 2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丹鼎亦称为金丹派,又可分为内丹、外丹两派。外丹便是运炉鼎烧炼,以草木、金石为药,九转为丹,服食得道。刚才碧真所行九禽导引之术,说来也算是外丹之类。”

“只是外丹之术,久已失传,而世间所传炼丹之术,妄称黄白,多为欺世盗名之徒,不堪为信。而内丹之法,渐次大行,是为修炼正途。”

所谓内丹,亦称“还丹”、“金丹”,其意乃是以外丹之名借喻人体修炼之法,以身体为炉鼎,以精气为药物,以神意以炉火,在体内便如炼制药物一般凝炼成丹,进修大道。

内丹之道,开始并不似符箓一般立教山门,广收门徒,而多是私传秘授,隐于民间,鲜为世人所知。后来魏伯阳、张果、罗公远等名声渐传,尤以钟离权、吕洞宾为大成,这才慢慢显名于世。

直到北宋王吉三个吉,首建全真教,始立教门。王吉便是世称王重阳,其门下七大弟子,世称全真七祖,名动天下。因其立教北方,故又称之为金丹北宗。

而南宗则传自紫阳真人张伯端,其后五传至白玉蟾,被称为南宗五祖。至元李道纯,合南北二宗为一,便是现今所传金丹之道。

第二十八章性命双修

更新时间:20094263:33:31本章字数:4415

碧真讲的这些,梅清有些是了解的,如道教源流发展的一些情况。但涉及内外丹道之别,烧炼之法,便两眼一抹黑了。事实上在梅清一直以来的思想认识中,所谓丹道就是把水银加矿物烧成药丸子,然后就吃下去听天由命。运气好功力强的,可以逼出来增强抵抗力如记忆中某个叫梅超风的大姐;运气不好或功力不强的,十有八九登时就要驾鹤西游、魂归地府如史书上某些迷恋此道的帝王将相。

碧真听了梅清的解释不由大笑道:“梅超风却是哪方高人,莫非你是梅家的哪位前辈么你说的倒也不全是错,外丹一道,若得其真,最是益人;若稍有误,最是害人。只是此道久未闻有得真谛者。何况我看不少自称善练外丹的家伙,连最基本的养气功夫都没有。须知外丹亦需以内丹相铺,你以为只光烧烧火,就能炼出真正的还丹来不成那还不满世界都是仙丹了。”

梅清一听有些意外地道:“这外丹不是支上炉子烧就成了么,只要按比例算好药,看好温度,到了时间自然转化么”

“哪这般容易的”碧真一脸好笑地道:“就说是外丹,亦是神念所寄,元气凝结,讲究气机交感,不过是借了外力罢了。要真是支了炉子烧就行,那大家还修的什么真,全改行做烧炭工得了算了,不提这烧炼外丹之事了,反正无论如何,估计现在世人是再无缘得见真相了。还是只说内丹罢。金丹大道,虽然万千,但其入手,不过性、命二字。有修命不修性的,也有修性不修命的;有由性入命的,也有由命入性的。其中种种,难分轩轾。”

“外道修行,多由修命入手,如行气、导引之法;禅门中人,多由修性入手,如明心见性、心源性海。而自吕祖以来丹道,多承性命双修之法以,所谓修性不修命,万劫阴灵难入圣;修命不修性,恰如鉴容无宝镜是也。”

讲到这里,碧真面上渐渐浮现出几分庄严之相道:“清少,我知道你才学过人,胸中或有万卷。但道家之言,本无定义。你读那道德经、南华经,每每言若、似之语。究其根本,道得自本心,难以言辞描述,只得借隐喻之词来形容。说到坎离水火婴儿龙虎铅汞日月,均是如此。适才言道丹道由性命双修,何谓性与命可言性为心,命为身;可言性为神,命为炁;可言性为禅,命为丹。如此种种,全在心中感悟。”

梅清听了似有所悟道:“如此说来,碧真对我一笑我便要兽血沸腾,便是心功;碧真于松下导引行气,便是命功。如我收摄心神,不为所动,便是心功;真元流动,化融邪火,便是命功。是也不是”

碧真听了笑道:“虽然有些泥胎木雕味道,大体还是不差了。此二者本是相辅相成。前些日,碧真相试,你居然全以命法抗外相,是以命敌性;今日忽然不知为什么,便明了性功,知道以言辞抗外相,更心有所语,可见天资不凡了。”

碧真说梅清泥胎木塑,乃是说他只看到眼前一事,思想僵硬,将性、命说得有些狭隘了,但其大体方向却是不差。梅清自来都是糊里糊涂修炼,哪知什么性与命。今番听了碧真一语,忽然觉得有些拨云见日一般,明白了许多东西,心中清明,连忙出口对碧真称谢。

碧真却摇头道:“若清少真是无意修道,入手极高,却是难得的机缘。今日为碧真点破,有了刻意之心,以后修行,反倒是个障碍呢。到时候不要怪我才好。”

梅清心中一转,便明白了碧真之意。所谓性最贵自然,梅清本是糊里糊涂修的道,自然毫无做作之心,正合了修行本意,因此他进境才这般之快。以后有了存心修炼的念头,免不得要多了种种难处,再不会如以前般容易了。

梅清一笑道:“哪有一辈子糊涂修道的道理,闻以有知知者也,未闻以无知知者也,谢是不错的。”

碧真听了,点头微笑。梅清之言,本出于庄子,颇合当下之论。梅清这般糊涂修炼,虽然开始进境极快,但他不可能一直这般好运的糊涂下去,不然何以结丹,何以成婴总须有明了修炼之心的一天。

碧真继续说道:“若说性命双修,并非二者齐头并进,而是以一为主,以一为辅。概每人天资不同,兴趣各异,绝难平衡无二。清少,无论你法传自何处,不知入门却,却曾择道不曾”

“择道”梅清摇头道:“我早说过我那所谓修炼入门之事了,哪来择的什么道。”

碧真忍住了笑,解释道:“所谓择道,或称择机、择缘,乃是大山门收弟子时,出的一份考验之题,查看弟子本性,亲近何途,为其选择适用术法。若是小门小户的,不管你什么特长都只有一份功法,愿意不愿意都只能是它,也就不用择了。”

梅清笑道:“却是未择。不然今日恰闻仙子讲经,仙音绕耳,天花乱坠,说来也算我真正闻道之初,便由仙子为我择一道如何”

碧真听言也笑了道:“什么仙子天花的,看你书生温文尔雅的,怎么越来说得越是没个形儿了。择道一事,贵乎自然随意,便如幼儿抓周一般。你要我给你择,便试试又何妨。各门中形式各有妙法,也不拘一格。适才听你引庄子之语,我便给你出题,庄子一书中,若由你择一词,以象你修道之感,当为何词”

梅清一怔,想了一下才道:“若这般择的话,便是不得已吧。”

碧真“扑哧”笑道:“果然是不得已好好好,清少既有此语,天份可谓不俗,他日修炼,必然少去多少劫数呢。”

二人所说不得已,在庄子一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