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3(2 / 2)
赵观抬起头,忽然想起百花婆婆和千叶神侠棺木上的祝语:“有情无情,皆归尘土”,“一世情仇,尽付东流”。他心中无比自责痛悔,暗想:“当时我一心为娘报仇,独自闯入皇宫,身受重伤,让小三儿以为我死了,才会出手挑战修罗王。若不是因为我,宝安和小三这两个有情人或许便不会遭此生离死别。我为什么未能早些明白”
这时小亭中,月光下,六位夫人望着赵观的脸,都能隐约猜知他的心情。
赵观忽然抚胸咳嗽,那年他在皇宫中被修罗王刺伤,肺叶受损,此后便时时咳嗽。
他总算听了宝安的话,她要他少喝酒,因此年来他除了中秋夜之外都很少喝酒。丁香伸手轻拍他的背心,低声道:“这是第三杯了。”
赵观摇了摇头。
司空寒星忽然问道:“他为什么没有来”
赵观道:“我不知道。”又拿起第四杯酒。
陈如真叹了口气,说道:“他跟他爹爹爷爷一个性儿,用情太深,难免痛苦一世。”
赵观听了,手一颤,杯中的酒洒了出来。他抚摸胸口站起身,心中打定主意:“我要再去东京。就算花上一辈子的时间,我也要替小三儿将宝儿找回来”
凌昊天等了很多很多年,宝安都没有回来。许多年后的一个夜里,他梦到了她。她在梦里向他微笑,笑容中带着无限温柔关爱,和一丝淡淡的哀愁。
凌昊天一惊醒来,他终于明白了真相:她是不会回来的了。他了解宝安,就如宝安了解他一般深刻。他知道宝安要他好好活下去,要他认真活下去。他感到全身冷汗淋漓,热血上涌。天色渐渐亮起,枝头鸟啭声声入耳。凌昊天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拾起长剑,大步向着晨曦走去。
从那一日起,他不再流浪,他认真挑起了丐帮帮主的重担,领导丐帮上万弟子行侠仗义,扶弱济贫,干下了无数轰轰烈烈的壮举。他以他的豪狂傲气赢得了武林中人的衷心敬重。当世丐帮之兴盛,武林之重见正道,都起于凌昊天一人。他尽心侍奉父母,承欢膝下,让双亲得以安享晚年。他不只在中秋夜来找至交赵观,几乎每月都来武汉与赵观相聚饮酒,欢笑倾谈,并认了赵观的众子女为干儿干女,领着他们到处嬉耍玩闹,重舍童年的顽皮捣蛋。众孩童都极欢喜亲近这位小三叔叔,总缠着他讨教武功,听他讲述虎啸山庄的往事、塞外大漠的奇闻和武林丐帮的轶事。
凌昊天知道宝安要他欢畅尽兴的活下去,一切悲痛都深藏在心底。在未来某日,当他重见宝安的那一刻,他可以骄傲地告诉她:我没有消沉绝望,我每一日都活得充实而有意义,我没有辜负了你的期望。我小三儿永远都是足以让你郑宝安引以为傲,终身相许的男子汉。
等待的日子是漫长的,没有止尽的等待更是漫长无边。他不曾忘记他们之间一世相守的诺言和相互等候的约定。他只没有想到等候的一方竟是自己;他只没有想到自己曾经郑重许下的心愿让他的爱哭宝不再爱哭毕竟无法实现。他只能想像她仍旧在自己身旁,他只能尽力去做一切能让她喜乐,让她感到骄傲的事。或许英雄的身旁注定不能有那么一个人,一个让他依恋倚靠却不能不软弱的人;或许她的离去正是为了造就一位无欲则刚的不世豪杰。
又是好几年过去了。
在赵观和凌昊天的心底深处,都盼望着有这样的一天,有这样的一幕:一日凌昊天在南方办事时,收到了一张纸条,那是赵观的字迹,纸上只写着三个字:“快回家。”
凌昊天怕父母有事,立即动身赶回虎山。他快步走在虎山的深林之中,忽然感到归心似箭。那时已是傍晚,远处家门已隐约可见,他看到门外灯下似乎站了一个人。
那是谁是娘在等他吗是爹吗他加快了脚步,才到门口,便见一人站在门外,翘首盼望,脸带笑容。
凌昊天呆在当地,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听她轻轻地道:“你回来了。”
凌昊天走上前去,也道:“你回来了。”
他们微笑着,双手互握,并肩走进屋中,好似未分别一般,好似他们还是当年那两个天真无忧的少年少女,一同在后山练完剑相偕归来一般。
时光岁月能在许多事物上留下痕迹,能替人的容颜添上皱纹白发,但在有情人的心中,却只是微不足道的细节。
全书完
后记
我写天观双侠
写作缘起
天观双侠这部长篇武侠小说是我用了将近八年的时间断断续续写成的。这部作品很幸运地赢得了香港中华书局和大陆文学网所举办的“二六全球华文新武侠小说大赛”的首奖“中华武魂”,这对我来说是个很大的意外,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齐聚,外加几分运气的结果。
我自幼爱读金庸,小学时已将金庸全套作品熟读过好几遍。跟许多其他作者一样,提笔写武侠是因为金庸封笔了,反复阅读几套有限的作品实在不过瘾,只好自己也来编个故事,将这武侠之梦继续做下去。开始写这本小说是在一九九八年,那时我刚结婚,随着先生去伦敦住了一年。那一年中我没有工作,整天窝在小公寓里闲得慌,就抱着手提电脑专心写武侠小说,本书大部分的情节都是在那一年中写出来的。一九九九年回到香港,重归工作繁重的投资银行,一忙起来往往没日没夜的,只能忙里偷闲,断断续续地写下去。当时写这书只是本着好玩的心,对于出版得奖什么的完全没抱任何期望,往往在历史书上看到,或在生活中见到了什么有趣的人事物,就信手拈来写到书里去了。我原本喜爱写作,写武侠时有如边写边做梦,乐在其中,当成是工作之余的小小消遣。
初稿完成大约是在二年四月左右,搁了一阵子,到二二年放产假期间才又重新改稿。那时曾将稿子送去几家出版社,得知出版长篇武侠小说的可能性极低,也就放弃了。直到二五年底的一个晚上,我在家中整理计算机档案,无意中打开了这本书的旧稿,闲着无事,开始阅读,没想到这一读就停不下来了;书很长,我一晚接一晚地读,边看边改,直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将整本书看完了。我真没想到自己几年前写的东西竟会如此吸引我、感动我,让我欲罢不能。这唤醒了我长久以来对武侠创作的梦,也给了我多一点点的信心。我强烈地感觉到:是时候了,我该让赵观、凌昊天、郑宝安这些人活起来,走出去;他们该走出文稿,跳出我多年未开的文本文件,活生生地去面对读者了。如果这篇小说能感动我,我多么希望它也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感动更多的人
既然出版无望,我想,就放在原创文学网站上给网友看吧。也是时机凑巧,大陆的原创文学网站“”和香港中华书局联手举办“二六全球华文新武侠小说大赛”,我在好友玉扇倾城的介绍下来到“”,于二六年初开始上传天观双侠,也参加了这场武侠大赛。那时有人说天观双侠这书名不大起眼,我就改成了多情浪子痴情侠,没想到这书名沿用至今,到今日在香港出版也是用这个书名。自“”上传开始,一整年来受到不少网友的喜爱支持,让我感到非常惊喜原来我的小说也有人爱看哩原来我并非只在独做白日梦,写些只能孤芳自赏的玩意儿。而这部小说最后竟获得大赛首奖“中华武魂”,并得到出版的机会,有如一个酝酿沉积多年的梦忽然实现,心中的兴奋喜悦真不是三言两语所能形容的。
如果二五年那天晚上我没有打开尘封的旧稿,没有读下去,没有感动自己,决定让我的人物“活起来,走出去”,就不会起心将这作品放上原创文学网站。如果没有中华书局与“”举办的武侠大赛,我也不会有机会将作品呈现在广大的网络读者面前,供其阅读评论。当然,如果没有我过去八年来凭着一股兴趣驱使,慢慢将这八十万字一字字写出来,又前后修改增补无数次,将文字故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