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天观双侠 > 分节阅读 87

分节阅读 8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一行人匆匆北行,来到天津城外,却见一队青帮兄弟已在城外等候,言道丙武坛主年大伟听说江坛主北来,特令手下在城外守候迎接,一定要替赵观接风洗尘云云。赵观推辞不得,又见姊妹路上奔波辛苦,心想此地离京城已近,原该停下好好盘算入京后的策略,便带了众女同去年家作客。

年大伟自从上回被赵观整了之后,便对这江坛主敬畏交加,之后听闻他在武丈原立下大功,更对他敬服得五体投地。这番有机会招待,自是竭尽心力,周到之至,先请众人在自己家中梳洗更衣,又设下盛宴招待。筵席上年大伟不断敬酒,口中恭维称赞不绝,着实客气巴结。赵观无心去听他腴词恭维,只微笑敷衍。

筵席进行到一半时,年府门外忽然传来一阵喧闹,一人高声喊道:“知府大人驾到,传年大伟接见”

年大伟一惊,忙向赵观告罪,匆匆整理冠带,赶出去迎接。

过了好一阵,年大伟才回到厅上,脸色甚是古怪,低声道:“江坛主,这事儿颇有些蹊跷,请借一步说话。”

赵观见他面有难色,便跟着他来到一旁的小厅,但见他关上房门,遣走了婢女小厮,赵观开口问道:“怎么了,知府半夜来找年兄,可是惹上了甚么麻烦”

年大伟摇头道:“不是我这儿有麻烦。我和桂知府的交情不错,他碰上了一件棘手的事,才跑来跟我商量。事情是这样的。昨夜塘沽口外发生了一宗船难,一艘大船在港口外燃烧沉没,许多渔民都看见了。诡异的是,据说那船是从朝鲜国来的。”

赵观奇道:“我国和朝鲜并不通航,朝鲜船怎会航到这渤海湾来是给官兵拦劫下的么”年大伟道:“也不尽然。当时塘沽守卫看到这船,便派船出去将之拦下,喝问几次都没有人回答,官兵便上船去搜索,却看到一船二十多人竟然全是全是死尸。”

赵观一惊,问道:“怎么死的”年大伟道:“是被刀砍死的。出手的人干净利落,当时上过船的一个官兵说道,凶手用的似是极锋利的快刀。”

赵观皱眉道:“莫非是海盗干的这附近海域不大平靖,那船可能是被海盗劫杀之后,自己漂流来了这儿。”

年大伟道:“当时上船的官兵也这么想,不愿惹上干系,就放火将船烧了。但今儿早上,京城传来紧急敕令,命桂知府详查此事,说这船乃是朝鲜皇室的座船,在我中国海域烧毁,须得给属国一个交代。这也就罢了,奇就奇在今天傍晚又来了一道秘密敕令,由七名锦衣卫亲来传达,要桂知府确认船上是否还有生还者,若有,速速押解去京城,不得有误。桂知府得令后,立即派人去附近海域探访,又在沿岸的渔村搜索,果然听说某渔村来了一群朝鲜人,其中几个衣饰华贵,还有十多个卫士模样的壮汉。”

赵观听出了兴头,喝了一口茶,说道:“这群朝鲜人突然出现在中土,确实颇为奇怪。可查出他们究竟是甚么来头”

年大伟压低了声音,说道:“知府见情势严重,托京城的朋友打听了,才知道这群人乃是朝鲜国的叛乱贼子。朝鲜的中宗过世不久,国内发生一场争夺皇位的大斗争,两班官僚分成两派,各自支持中宗的长子和次子。皇长子在几个重要大臣的拥护下当上了朝鲜王,即位没多久,新政权便指称小皇子拉拢权臣,密谋叛变造反,下令将他处死。拥护小皇子的大臣偷偷救了他出来,护卫逃离汉京。昨夜沉没的那艘船,便是朝鲜小皇子的座船。我们猜想,那群躲在渔村的朝鲜人形迹可疑,小皇子多半便在其中。”

您若喜欢本书,请点击此处将本书放入书架,多谢

第五部海外奇遇第一百五十三章海盗之窟

赵观听了年大伟的叙述,说道:“这事果然有些蹊跷。想来朝鲜新王要赶紧追回这个叛贼弟弟,免得他在外纠结势力,另生事端,才急急请咱们中华上国帮他抓人。那些甚么锦衣卫专程赶来天津,自是要将这个小皇子解送回京了。他们朝鲜国的家务事,咱们原也管不着。现在既然知道了他们的下落,知府却来找你做甚么”

年大伟一拍大腿,说道:“麻烦就在这儿。这群朝鲜叛贼所在的村子叫做夏浦镇,是个出名的海盗窟,寻常百姓更不敢走近那村子一里之内,连官兵都望而生畏,不敢擅闯。知府派了人去交涉,当地的海盗却全不理睬,只说没有这回事。唉,我们这儿的吏治你也是知道的,兵不像兵,捕快不像捕快,没半点屁用,海盗爱怎猖狂就怎猖狂。大家猜想下手杀死船上众人的定然就是这批海盗,他们将其余朝鲜叛贼掳去,不知是安了甚么心知府急着要找回那位朝鲜皇子,好给锦衣卫一个交代,却只束手无策。他知道我和那群海盗以前有些生意上的来往,因此才来求我,让我帮他去跟海盗交涉,请他们交出人来。”

赵观笑道:“年坛主好广的交游,连海盗都是你的生意伙伴。好大的面子,连知府都得来求你帮忙。这位桂知府若欠了你这份情,以后定当感恩图报,财源滚滚了。”

年大伟平时手上总不自觉地打着一只金算盘,发出搭搭声响,听他这么说,不由得脸上一红,连忙停手,将算盘推到一旁,说道:“江兄弟取笑了。老哥哥听了你的话,从此再不敢贪污公款,搜刮民财。俗话说:为富不仁,晚景必哀。老哥哥谨记在心,甚么亏心事都不敢做了,专做好事。”

赵观一笑,说道:“俗话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年坛主多行善事,正是为子孙积德增福。”话锋一转,又道:“这事听来很有点意思。兄弟哪里里帮得忙上的,年坛主便请直说。”

年大伟笑道:“江坛主明白人说明白话。我已答应了桂知府,今儿晚上便去会见夏浦镇的海盗头子,问他怎样才肯交出人来。他若要银子,咱们花钱消灾也容易,怕就怕他连银子都打不动。”

赵观道:“你担心自己硬打打不过,因此想请兄弟跟着一道去,是么”

年大伟连连点头,说道:“正是。江兄弟武功智计过人,有兄弟主持坐镇,那就决计出不了错子。这事情若办成了,知府答应将天津港口的生意全交给青帮包办,这好处着实不小。江兄弟相助本坛成就这功劳,自也少不了你辛武坛、庚武坛的好处。”

赵观沉吟一阵,说道:“年兄,能替帮中兄弟开拓财源,自是好事一件。但兄弟做人有个原则,助人为虐的事,打落水狗的事,或是鼓励骨肉相残的事,兄弟是不大肯做的。”

年大伟微微一怔,自己要请他去做的,不正是他所说的三项,一项不差显然是不肯帮这个忙了,他心念急转,陪笑道:“话不能这么说。江兄弟刚才也说了,这是朝鲜国的家务事,别人都管不着。但为顾念两国的交情,咱们出手帮他们的新王遣返这位叛国皇弟,全了我上国的义务,也算是为国家尽了责任啊。再说,我中华上国多半会阻止这对兄弟骨肉相残,令他们重修旧好,小皇子平安返国,和皇兄和睦相处,岂不是美事一件”

赵观走近他身前,笑道:“年坛主,咱们青帮总坛正堂上悬挂的大字,不知是个义字,还是个利字”

年大伟只好装傻,笑道:“自然是个义字。”

赵观笑道:“那就好,兄弟我读书虽不多,但这两个字长得不大一样,我总能分辨得出。咱们这就走罢”

年大伟听赵观这么说,不由得迟疑,不知自己找了江贺同去,究竟是吉是凶他始终没有摸清这江坛主的底细,除了知道他神通广大、智勇过人之外,并不清楚他的为人,这时听他的口气,似乎有意去保护这群朝鲜叛贼,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