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6(1 / 2)
是苦口婆心的讲解,到结束的最后一章,肯定有个圆满答复,不会让各位头疼。
也不用怎么支持我,别给我卖了就行了。
第五十章四门全破鸡爪镰
第五十章四门全破鸡爪镰
这一路凤吟、向楠,还有这个陌生而亲切的弟子,有着一种极其简单而又幸福的感觉。这一路阳光明媚,生机盎然,一路已经有了野花芬芳,伴着蝴蝶飞舞。
路上只几天,凤吟走得却并不快。似乎对于家里的事情已经不再着急。凤吟心里也料到了大概,那些人跟天地会白莲教都没根本关系。虽说南有天地会北有白莲教,但这两个组织的宗旨跟行事风格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说白了天地会是地下帮会,规矩人家,跟商帮镖局这些基本一样,都是正经人,而且入会都是有要求的,平素因为帮规与兄弟情谊的作用,团结一致而各兴其业。
白莲教是自早就有的迷信组织,信者皆纳。虽然多为善良贫民,但大多愚昧无知,吃斋念佛却不晓佛理,一经激化非常疯狂,很容易被人利用举事,这些人自前朝时就已经很猖獗了。
两者容易牵扯混谈的,主要是地方百姓不够了解,因为他们都有很明显的反清举动,而且行为隐秘。但隐秘与诡异之间,合作与利用之间,就有了差异。
如此算来,这一支队伍,不过是一伙邪教流匪而已,不入剿匪团练法眼,很可能是靠着欺瞒百姓,绕过了团练,狗吃腐食一般,跟着捻军后边捣乱。
袁凤吟下了狠心,他也理解了为什么祖上在一段时间竟然沦为暗地杀手,看来那也不只是为了发家求活路。
账目欠得大了杂了,双方都会捣捣不清,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换人情或赖账。有赖账的就有讨账的,讨着讨着付出的价值就超出了账目本身,讨到最后那账目数字都无所谓了,就成了人争一口气。那时刀子说话就是最好的解决方式了。总得经过这样一个乱而直接的时期,才能形成一个新的局面。而讲账目记清,用刀子说话,都得有人来做,在一个时期,袁凤吟的老太爷就做了这个角色。
任何一个行当,都是逐步完善并不断改进的,而一脉相承的,就是规矩的作用,规矩是制约自己的,而制约自身正是为了保护自我。坏了规矩,自己不还,也得亲人甚至后辈还。
于是就又需要一个协调这些矛盾的人或群体,这就有了江湖规矩。而江湖上高手如云,黑手也如云,有理却不一定就能伸张正义,打不过仇家败类的事情比比皆是。这就需要倡导大义大勇的精神,遇见不平得有群体站出来主持公道。有正气就有邪气,恶势力也会集合起来面对公正。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正邪又只在一念之间。所以这些江湖规矩,实际也就是正邪合约,只要不引起大的混乱,实际还是自顾自。所以江湖上拳脚高手有的是,而侠客义士却少得很。
如果为了解决问题,去借助于恶势力,这自身就已经败了事,已经将自己限于烂泥坑之中了。
袁成孝喜欢在这烂泥坑里撑船,还感觉挺有快感,为此他就是玩死了他也乐意。所以自早不光是凤吟不爱见他,他也不想影响道凤吟,他甚至他的父亲,见了凤吟都感觉有愧。因为很可能这些都需要凤吟去还。
而凤吟从入了镖行,就已经进入这个烂泥坑了。镖局依附与票号,而票号依附着大清。大清现在什么情况,再清楚不过了。
伯芳问凤吟为何看着一点不着急凤吟道:越乱越要冷静,越要分清各方厉害。这一趟对你的成长是个好机会,路上我会从两条线路教你拳脚,等回去后你就与他们尝试。若你真有灵性,只须几战便能了解各类拳法所长所短,也就明白了形意为何是一个极简极深的中和之体了。
等凤吟跟伯芳一试手,才发现伯芳的根基太一般了。基本不用怎么打,蹭着就晃,碰着就退,稍微一紧就离地了。
对于这些,袁凤吟并没有表现出来。伯芳的好处就是身子已经比较协调了,学东西快。凤吟就开始在伯芳面前打拳,每天练一种。不要求到位,了解了特色就成。
他没有告诉伯芳这都是什么拳,而是让伯芳自己体会其中的相关与不同。渐渐地,伯芳就发现了这些拳法的发力特色与技击特点,然后也理解了练功方法。对于功架,可以举一反三。
只是身子有些死板,不能做到流畅圆通。而练着,伯芳就发现了这些拳的特色限制,就是这些特点,所以如何发扬特长,弥补缺点。而这些拳法的劲力特点,逐渐就明了起来。
简单说就是时间与空间的平衡。如何以快打慢,如何以刚胜柔,如何以专胜散,如何以实胜虚,如何以众胜寡,如何以精胜坚;而得知何为金胜木,何为木胜土,何为土胜水,何为水胜火,何为火胜金。
以五行规律贯于拳法长短,得五行偏重与否与变化能力,可得此拳有几合。而知其根基优劣,及所弥补之法。凤吟从螳螂、八极、形意三路开手,以太极、八卦、形意结束。
使伯芳在螳螂十八凑,集合众多技巧之法的混合中,得知技巧的应用法则;
在八极一招三把手,舍其轻浮,厚其根基之法的协调中,得知劲力的利用法则;
是以快打慢,是以众胜寡,手快招多制敌;是以实胜虚,以精胜坚,劲力刚猛制敌;
后归与极其简而极其锋,极其简而极其厚。
又以太极八法之包罗万象,覆而反之,得知极柔可极刚,以一贯之,以统其散,分兵合一,而能以柔克刚,以虚胜实;
八卦之法游滑而刚强,然强而藏之避其锋,柔而顺之化其势,则藏强而能以弱胜强,隐刚而能以柔克刚;
后归于极其虚而难琢磨,极其实而难逃避,归于中和。此中和乃动之中和,而非静之中和。
伯芳是聪明人,又有根基。就这六天里,竟然理解了许多,却也能做到很多。也发现了很多需要弥补的缺陷,还有啰嗦而不直接之处。
而对于这些问题,凤吟只说形意里可以解决,却并不教他形意,而让他自己去找办法。
伯芳没有办法。
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形意落寞了,而且毫无劲力,之所以毫无劲力,是因为按那套架子来讲,不是为了养生或其他而故意不发力,而是无法发力,发出也无用。
而那些问题本身,却正是头三代前辈花大心血去努力探索到的这些解决法则。
伯芳并不知道这些难题是一个什么样的境界,他也根本没想到,自己已经到了一个理论巅峰。看跟着凤吟轻而易举就得了来,以为这些再平常不过了。
而随着后来的切磋跟搏杀,伯芳才明白到,凤吟依然超出了众人许多,而凤吟对自己的关爱也超出了众人许多。
在一个合适的时间,遇见一个合适的人,这就是缘分。因为这缘分,伯芳就比很多人要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