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六合大拳师 > 分节阅读 143

分节阅读 14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押,兵荒马乱,命都难保,说给谁都不放心。

貌似在感叹时事,实际也说出了几个大道理。一是银票不过一张纸,说废就废,所以保镖危险。还是货物实在,可以当饭吃。二也是暗示袁凤吟此道的凶险,就是镖师,掌柜这些内部精英的信誉与能力,是多么的重要。为了捍卫信义智勇,必然要正确看待生死。人不能轻生,自己都保不住命,又怎么保护人家的东西,人家又怎么能放心。而又不能贪生,贪生恶与轻生。因此不能为这些必然之时而过分伤悲,既然上路了,就要风雨无阻。

理是这个理的,但人之为人,是因为有人性。都是爹妈生养,谁又能忍心看着一条性命瞬间消失。

凤吟中午没吃饭,青面也回避修养,不再登台。凤吟找着冯老三道:“三哥,拿个主意吧。”

冯老三道:“凤吟,你放心的,看三哥的。”

袁凤吟也知道冯老三辛苦,而且又带着伤。跟自己过去又无交情,能帮自己纯属义气。

凤吟找着老三商议,是看中了老三的打法技术。老三虽然是个跤手,功夫有点偏,四门功课少好几门。但一点不含糊。他跟其他武师打他还占便宜。

因为过去江湖凶险,拳师兴旺起来也就这几年。过去都是带刀子上路的,少有赤手空拳。赤手空拳是因做店护院等行业兴起,逐渐形成。也是门派拳理发展的一个高峰表现。

这个时间标志着拳术达到一个趋于完善的阶段,上接江湖打斗,中承技艺交流,往下广传的事情,都说不准。

其中有几个大拳种,是自早就很完备的,就通臂、关中、少林、太祖这些。而且器械之法都并行传承,甚至更为重要。因为很多拳种的完善,多是在戚继光拳经的基础上,而拳经与通臂长拳,太祖长拳,陈家炮捶,关中拳这些又极其相似。

只是在明时因为刀枪技术、布阵、火器等相当发达,在戚帅后期编整绩效新书的时间都把拳经给去掉了。但他编他的,民间该练还是练,非但练了,还发扬起来。新拳种的形成也就分了多种方式,首先得肯定,必然要承接一门拳法。然后在文化理法中寻找永恒规律。引自于枪,引自于经,就多了。在这个发展中,就隐隐地强调了徒手。徒手可以表现理法,独立长进。很多套路开始分解,规整,逐渐争多,百花齐放。

实战首先看环境,不明环境,拳法不能活用后果不堪设想。三魁就是个例子。所以拳法的运用表现,很多时候是因为环境所限。

就比如向东兄弟,拳脚功夫不能说多高明,也志不在此。但是向东兄弟刀子却不是一般武师能挡的住的。所以很多拳法都是拳械综合的,为了这个共用性,必然要牺牲一些东西。源于所用而的理法,就是风格形成的根本原因。

马上步下,长枪短棍,各有特色。所以,拳还是有高低的,刀枪弓拳肯定不一样。只是看在什么大环境下,看谁更适合发挥。

所以看一个拳种风格,或者人的修为,不只要看一拳一脚的风格特点,而是支撑他战略战术的真正根基所在。就是心意二字的灵变程度。简单点可以权当做反映能力,洞察能力,应变能力,把握能力等等。

因而,看二人较技,不单是看风格特点,更应看背后的内涵,是后发先至,还是强攻硬打。

就冯老三的跤,是完全冲着徒手训练的,在徒手的原则下,相对很多拳法就占了不少便宜。不能说谁绝对高,但专攻必有报。

冯老三求得是个制服对手,摔多于打,可以不取对方性命而分出高下。所以袁凤吟这才找冯老三商议。

冯老三也果然不负嘱托,就替了孙青铜。孙青铜的打法是巧打制服,比得是个灵便。所以开始袁凤吟才安排他撑门面。

像裴秋实那种出手就要命,虽能立威,却失人心。人无德不能立。

说了一点用得着的问题,明天再发点目前都关心的,或者在某个阶段用得上,感觉用得上就拿去好了。小说点到为止就行了,再说细了也没有参考价值,还破坏了文章。乱拳打死老师傅,有点基础的话可以这样跟太极者玩玩。朝鼻子戳,照耳门扇,跑着扇,搂脖子劈脸的扇。听不着拿不着的。但凡有点整劲搂上就是一个跟头。一定能把老师傅逼得出手扑你,那个扑不用怕,很短的还不连贯。踹他髋骨,踹上就管用。回头要正气起来,哪怕跟亲爹,感觉有疑问也打打看。如果不凑效,那么恭喜你,跟着学吧。

为人民服务。只希望大家别糊弄自己糊弄别人就好。敬天地,知羞耻。

第三十四章中路翻车辘轳锤

第三十四章中路翻车辘轳锤

挠羊汉对挠羊汉的跌对摔跤,如果水平相当的话很难看。因为都防着,上身几乎找不出破绽,都从腿上想办法。结果俩人都趴着身子掐在一起,生怕被人抽了腿。那样子就是俩人弓身趴腰跟地面都平了,叉开腿支在后边,两手互掐互推,一阵推搡纠缠,不是很好看。一旦抓上劲了就带着圈转,得机会踢腿上绊子。

通常水平相当,绊子都用不上,就在这个当口再找机会抽对方的腿。所以好看的地方基本就是抱腿摔。

现在冯老三对得是武术拳脚,就用不着这么小心了,站直了身子反而更放得开更灵活了。拳头过来,身子一侧就闪过贴进去了,一转就是个抱腰。对方得扎马沉劲了他一顺下去就给把腿镐起来,人就给扯小狗一样掀翻了。

后边的几场打斗就不用大肆渲染了,动作千万,其理相通。冯老三的打法很有特色,繁杂多变不易描叙,但又可以总结为几个大要领。

就是或拉开或贴近,以步控制,以手阻挠,逢打必闪进,闪进必缠绕,缠绕必牵绊,搬倒了就算。让对方的拳头打不顺畅打不实在,一旦有机会就近身摔跌,没摔成就一阵纠缠。特别的是他的摔跌不是起手就抢把抓衣服,是抄手进去挽挎手臂,脖颈,或抽腿,或抱腰,顺手一带衣服抓住。

但是不做多余纠缠,一旦三五手还不能成功一膝盖护身顶来,拉开来连踹带打以图再进。一般人被他三摇两拽就给撂翻了。

冯老三将败者手脚连挽带拿,控其关节或扼其咽喉,拖拉两下就算分了胜负。通常就是简单的几个拿法,最多是蹬倒在地,用腿踹开对方跨根让他使不上劲,没有太复杂的锁拿。而且也是尽量减少纠缠。但都看出来了,冯老三的手又快又准,如果五指稍稍一偏,就是搬脖颈搬大胯,而是抓脸抓裆了。所以一旦被放翻,一旦都认这个人情,知礼而下,算是死过了一回了。

但就这样,冯老三的眼睛也被人给划出了淤血,两个眼里边都带着血点。耳朵也在混乱中给人抓出了血道了。冯老三本来左耳朵就是裂开少一快,那就是过去在纠缠中给蹭掉的。

这些都在所难免。后来底下也都挺佩服冯老三的,一般就是上来尝尝滋味,客气一下就回去了。冯老三这个打法太耗精力,得紧盯着对手。亏得平时练习多,就这样每晚下场,肩胯关节处都有一种脱节的疼,心中还有一种担心撕裂的慌张。

老三总是笑呵呵对凤吟讲:“兄弟,怕明天真不行了。”凤吟也劝他算了,但老三也上瘾,第二天照样生龙活虎,凤吟非常感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