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六合大拳师 > 分节阅读 133

分节阅读 13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不管打到什么效果了,左步一并就开,直闯进黑衣人中门,随着他右手后撤之力,左掌一掌就给打上去了,正中乳下巨阙。

这一掌狠毒老辣,这是裴秋的得意技,也是力量最大的一掌了。上步拧腰之力合上碾脚沉坠之力,结结实实就给打进去了,这个是个撑掌,又是“旱地撑船”的一个变招。

现在只管听个热闹,后期将详细讲解。裴秋实一点力气没浪费,全给打上了,这人应该就交代了,怎么也是个肝脏破裂。

这对黑衣人来讲,已经结束了,但对裴秋实来讲,这才刚刚开始,算是打开了门户,还没往里闯呢。

后边就接连下狠手了,注意好擦血吧。好学者也拿出本子来,这都是按过去的经典案例还原的。同门也对对谱吧,一样不一样无所谓,有道道就行。霸王顶门打得是提领手,开门上下左中右。后边准备给某教师把拳谱都卖了。

第二十章猛虎爬山气势狂

第二十章猛虎爬山气势狂

前手推山,后手抱婴,十字顶拔开弓式。黑衣人直接就窝在那里了,是屁股蹲往下坐,裴秋实哪还管他这个那个,一拧身子后手又扑上去了,一掌根就塌在他心口上,身子又给绞上劲了,步子一碾左手一曲就是一击坐肘,这次顶得是腋底肋条。这一顶裴秋实下了死手了,见步子碾处擂台都“吱呀”一下,感觉身子都扭曲着炸开了,衣服都被震得“腾”一声响,这个毫不夸张,裴秋实身子振起来,黑衣身的身子也跟着一哆嗦。

肘子那劲多大,就是正顶上去。过去练死力的时候,有人扶着沙包,裴秋实一肘能将三人顶退。

黑衣人已经没了招架,或者说已经死了。

裴秋实还不算完,左臂一圈将黑衣人胳膊挎住翻抓拿住,右掌直接就给黑衣人捂鼻子上了。

擒拿短打,可算用出了一拿,过过瘾吧。

“嘣”一声响,黑衣人一口血连嘴带鼻子的就喷射出来,那血是滋出来的,好似打了个喷嚏,一道血柱喷射出来。

实际这一手打正的话,是走探马掌塌在鼻梁山根之上,此为一爬,功力到了的话能直接将天灵盖拍塌。但真用起来那就不管了,打上就算,挨下就不轻。拍塌了还不算完,还得继续躺腿碾步,就这几处要害继续攻击,再拍塌之中含着扒拉,浑身的劲挂在手臂上坠着,只要身体到了那个距离,一直硬用就行了,不必拘泥,阴阳互换不离开十字。

这一套不但打人而且断神,动作凶狠张狂,令敌心惊胆寒难以招架,死了做鬼都害怕。

当时传拳比较保守,通常是各守其长,自我完善。都知道几家同出一门,但谱上的词儿还是有些区别。裴秋实这本谱上讲,起手是十字手抱门,见手是提领手开门,接手是三把手变化,断手打得是勾勾连连,这一次用得就是“出手好似虎扑羊,猛虎爬山气势狂”。

这一路拳上去,到了那个距离,就不用管了,只管应用就好使。往前打不假,但贴着往上扒,将身子的劲挂在手上,对方即便招架,要么被扒拉下来,要么不赶趟,顾此失彼,护得头面必然露出当心一线,护着正中,必然打出头面破绽,三把手连击。

关键是用手扒掌塌,探爪爬山指力刚。不是白蛇吐信那种穿戳,所以身子必然得如同爬山一样贴进紧逼,手脚并用,一阵扒扯,如虎攀山,乱中取敌性命。

实际裴秋实现在打这套还是走得大劲,功夫还不到。真忙起来实际就不能用长十字劲,而是敦促劲,靠掌跟肘子配合一直往前连顶。那个又快又狠,好不罗嗦。

此时很明显能看出裴秋实用得不干脆,也或者他就是感觉手拿把掐了,故意爽一下。实际在生死搏击中,这个心态要不得。

就见古有力看了看袁凤吟笑了:“操,呵呵。”袁凤吟听出古有力意思了,但没直接回答。袁承兴道:“多了。”古有力答应了一声,表示认可。

看到这哥俩有如此悟性,孟恩广很是欣慰。古有力这个举动让袁凤吟改变了对螳螂拳的看法。早先只知道这拳出手更多,没想到古有力还能这样指导自己,决定过后认真请教。

看这时那人就一滩烂泥一般了,如果不是裴秋实拐着他的胳膊,早瘫软了。

裴秋实果然手黑,也起急了,哪还肯撒手。左手拐着没放,上步插到那人身手,右手直接砍在脖颈之上,老远听到“磕楞”一声,断了。这是硬开之法,直打猛冲。

黑衣人的身子一拧就给放倒了,那人一瘫正好到了他身下。裴秋实起脚就要跺。这时马登科疯了似的冲过来,眼看跺上了。

按说上来擂台就是生死较量了,特别签了生死状的,规矩就是几个字“打死勿论,灵柩发回原籍”。所以很多名门之间的一些纷争,往往会采取擂台解决的方式,就是将当事人搬出来,自己解决,完了之后与门派无关,再不追求。这是守道德的时候,不过惹事之人往往目无法纪,该报仇还是报仇。

所以通常结了仇,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一遭把活儿给做齐了。

两面都起了杀心,马登科双拳蓄势,借着奔跑的力量朝裴秋实腰眼就撞过去了。

裴秋实的心狠而细,他之所以如此火暴,不全是因为自己的脾气,而是这个拳表现出来,在硬的时候,就是刚劲生猛。但刚劲生猛不代表他人就冲动了,练武最要紧的一项就是防备偷袭。

过去的武师都很小心,不轻易让人近身的,老远感觉到了就得查看底细,特别身后不让站人,有人也备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到什么时候都得做到。

当初三魁跟凤吟说,看到老猫猴教徒弟,拿一根荆条站在徒弟背后,问徒弟自己动没动,哪里动了,说错了就是一荆条。后来袁凤吟看到青面教徒弟,也有这门功课,感情山东那边都这么教人。

有个说法,抬腿半边空,是有这话,特别在群战的时间,特别容易显现出其重要性来,但越群战用腿却越多。这个道理一般时转不过弯来,但看看裴秋实就明白了,他倒不出手来。

就这时候,听着台下一声喝,台上一声喝,台上喝的是安大弓,台下喝的是裴秋实的兄弟郑千钧。

安大弓本来要拍屁股走人了,临走台上演了这么一出,这一拦就走不了了,这个烦躁。安大弓行走江湖,什么惨烈的场面没见过,他跟青面鬼五这些人不同。那些人生怕天下无事,没强其打死人的。安大弓不这么想。实际请安大弓帮场子是有用意的。按说现阶段,安大弓的走镖线路并不广,他就是走东口专护榆次常家货物一线。但是他家人脉广,三合镖局之前不称镖局,但做到也是护院送货的营生,头上五代就有人了,根深蒂固,而且是少林、鹰爪、通背、太极等八门高手联合创办,当时的拳法合成公立拳,到了安大弓这辈,就完善了理论,合了风格唤过弓力拳了。

所以安大弓有这八门的亲戚,走到哪都能找着照应,人脉很广。有安大弓帮场子,江湖上很多人是给面子的,这是一种亲戚道理的面子,带着亲情,比功高压人还实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