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六合大拳师 > 分节阅读 127

分节阅读 12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兄弟”二字也委婉地表达了态度,然后转身就往下走。

此时青面破着嗓子嚷了一句:“头羊得主陈岩虎师傅。”

陈岩虎有点憨厚的笑着,回头去接了那金牛头,高举起来挥了挥。他这一笑还挺好看。

实际陈岩虎真不是为了这点玩意儿,虽然得了这荣誉也很骄傲,但是更多他是在表示原谅了青面。这其中的道理,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陈岩虎再次引来一股浪潮掌声,竟有点不好意思起来,似乎在等人鼓掌结束在下去。

这时安大弓上前道:“陈师傅,是着急回去呢还是继续看擂几日如果着急回去,这头羊可以自行护送,也可以由我们给您送到府上。如果是需要保管,镖局建议先放一放,但压上陈师傅的大名,也为我们振一振场子。”

陈岩虎美不胜收地笑着,又将那羊头放了回去。然后擂台一方取来笔墨票据,为陈岩虎做了凭据。又将那“头羊”的牛头归位到擂台正中的条案之上,并挂了一块木牌,写有“陈岩虎”三字。

这一套话儿、手续,实际也是做给众人看的,特别是做给一些商号的人看,让人知道自己的能力与排场,这就是广告了。

袁承兴一转身就奔了后台,袁凤吟也跟着下去了。

陈岩虎提着衣襟也要下擂,台下却喊起来:“陈师傅来一段拳吧陈师傅来一段拳吧”

陈岩虎有点不好意思,挥手道谢推辞,此时擂台下却跃上一位小哥,这人两脚落地,交叉两步跳到场中,对陈岩虎一抱拳:“前辈,晚辈与您同修一路拳法,见前辈出神入化,实在舍不得求教的机会,又耐不住等待,所以冒昧登台,请前辈赐教。”

陈岩虎脸上没动声色,心里迅速一转,这人什么来路,为何如此自报家门,横刀拦路,是何居心。

第十二章理清混沌演背丝

第十二章理清混沌演背丝

这台登也是有门道的,通常守擂一方都是提着万分小心观阵的。

一般情况下不是特殊荣誉的大擂,引不起大的争斗,没什么深仇大恨的。

即便大的锦标擂,通常也不会有人拼个你死我活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技不如人就得服,知不足才能大长进。

通常容易出事的都是公然挑战的示威擂、码头擂,强压地头,那就是另一种性质了。

因为那牵扯得厉害关系就远了,有点被人欺负到家门口的意思,处理不好会被人踩好几辈都没机会翻身。

打擂这个事跟夺状元似的,他刺激人,这类擂即便没什么大利害纠葛,也是不上则罢,上去了那就是死敌。那结果就不是胜负而是生死了,抬腿不让步,举手不留情,谁也不敢让负谁。

这是血的教训,也是铁的规矩。

就当前这擂,实际上是个亮镖大会,通常都是来捧场看热闹的。还有跟着沾人气的,捎带着上场玩两手,讨教一二也借机会露露脸儿。

如果是生人立擂,就有点寻常戳杆立场子但不够低调的意思。地方上会有来踢的,检验一下对方教师的武艺,避免夺人饭碗又祸害一方。若对方确实有功夫,通常也会留人碗饭吃,不会当天就让人开不了张。

而这一次雁门擂,背后有华北总镖局罩着,这就少了很多麻烦。通常打擂也是以功力性的比试为主,很少有下毒手或者用毒招的。就是仇家报复,也不会选在这大庭广众下公然下手。

特殊一点的是故意拆台的,来搅局的,但也不会有身份高的人物出场,通常是遣派一些江湖中没字号的,或者身大力健这一类上去试试手,扬扬名。

成了更好,不成也不丢人,反正是个晚辈。

选身强体健技术全面的上,实际也有几个目的。一个是这类人心胸开阔,输了手也不计较,占了上风也不会太得意,少很多麻烦。走江湖最怕麻烦。

再是技术全面容易试探对方底细,回头也可以分析研究。

在保守的时期,大家都尊奉各守其长度规则。亲身试探是个非常好的学习方式。

所以名门大派一般会选一些综合素质高的弟子,有点周旋的余地,多打上一阵,逗引逗引对方的功夫。

大家也知道,通常下手狠的往往不是功底大的,而是能力高的。多为自身某方面先天有限之人。这类人知不足而补不足,下大功夫练。在基本功夫之外,也都有一套适合自己的技法,而且因为知道一些地方欠佳,所以要么不出手,出手就伤人。

这类人一般也就看个热闹,议论议论,不会亲自出手,而且对一些比试也是不屑一顾的。

要防备的,不是登台这些人,而是指使这些人登台的人物。

这都挺有门道的,但不管那些远的,就眼下,这位小伙子是将陈岩虎给拦住了。

陈岩虎就看着来人,不曾见过,显然不是自己一支的晚辈。他家的拳颇为神秘,也是自早就有,但隐秘流传,近些年来见了光,开始发扬光大起来。

就他自家拳法来讲也有很多流别,京城的杨氏绵拳便是出陈家,除此之外就当地还有好几种风格。

大概是三类,同出一源,但各有特色。外人看来大同小异,而其内涵却大有不同。

陈岩虎自身所学也是一二路拳大小两套架子,并且多种练法,即便如此,也有原传的架子,跟历代前辈革新后方便教学的架子,非是自己人,很难分辨。

两路拳都是如此,一路为长拳,二路为炮捶,实际之后也是延续参合之作,一理贯通,取势如大江滔滔不绝谓之长拳。后其合乎阴阳变化之拳谱显世,始称太极拳。

太极者,为万物初始也。太极为浑圆之一气,怀阴阳之合聚。此气动而阴阳分,此气静而阴阳合。动静有机,阴阳感知。太极阴阳之理,贯串于拳势之中,有刚柔之义,顺背之谓,曲伸之分,过于不及之谬也。习者与人相搏,须随其势曲而旋化蓄劲,引其过而不及而击之,击伸发劲以达疾速,此圆化方之义。彼刚攻而以柔虚实,此为走化。彼欲抽身而沾缠,缓随急应,彼莫测而胆寒。虚实互换,彼崩溃而心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