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六合大拳师 > 分节阅读 87

分节阅读 8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骢马成为生死伙伴。

怎么看怎么不像是马,此马结构匀称,鬐甲高而丰实,脊背却很平,四肢肌腱发达,肌肉滚动间透着坚韧与弹性,背腰较短,却透着力道,尻是窄型的,又显得通体流畅结实,尾础较高,尾巴根轻扬。气质敏锐而温顺,颈长而优美,这就是说有着很长的喉勒,颈部弯曲喉勒上的气管就大,耐力自然就强。最关键是那马首,明显的是阿拉伯品种,却因配着那一身白底青麟斑,显得头角额崖。通常阿拉伯马的头小而优美,脑门突起,嘴腮修长,是楔子形,大眼睛大鼻孔。眼睛间有细小的前额凸,这可以调节血脉,能在干旱的沙漠之中生活这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一匹虽非直梁,却也顺溜而下,弧度优美,额角很宽,眼下有凹谷,远看去就像自眼框而起有两道额角斜插而上,一伏一扬似有心思,为龙骏之相,又通人性。鬃毛长而微卷,有小波纹,稍尾带有微微焦茶色,陪一身青灰的鳞形雪花斑,显得平易近人却又高深莫测。

这马就是一匹裸马,没上鞍套。而且一看就很少被驾驭,身上没有一丝马鞍肚带上过的痕迹。凤吟看着喜欢,慢慢靠近,轻轻抚o,那马略显戒备地轻扬一下下巴,却又不拒不愠。凤吟的手悄悄抚在它背上,自头角而下,直到尻尾,果然是阿拉伯马,是五节腰椎骨,十七条对肋,通常的马是六节腰椎骨,十八条对肋,而阿拉伯马却又特殊情况。如此后肢强壮,骨头紧密。

太好了,静若秀女,又含着疾蹄愤威之势,雷霆万钧一触即发之态,此非气勇血勇,乃为神勇。这气质跟凤吟道有些许的相像。

其实凤吟对这些并不太了解,上次去归化贩马也只是很小的数目,简单学了一点驱领经验。关于分辨阿拉伯马,还是买明伦告诉他的。买明伦曾叙说:“阿拉说:我称你为马,为阿拉伯马,我将喜乐挂在你的额毛上,你是其他动物的主人。你无论往哪里去,人都要跟从你。你可以没有双翼而飞行。丰富在他的背上,幸运从你的沉思而来。”

此时看来,确实有这般感觉,凤吟穿着白色英雄氅倚马而立,正衬得他英姿飒爽,这是好马,凤吟就有点舍不得骑。

“怎么样上去走一圈”奉尧道:“我怕训顺溜了,故意留着几分野性没条理,没成想我拢不住它,它见了你却没了脾气,嘿看来对上眼了,呵呵呵。”

凤吟道:“先喂着吧,不忙。”然后一看身边的伙计,那伙计就试探着接过来,牵着走了。

看这走像,平稳大气,气定神闲。

袁奉尧道:“凤吟,你看到没有,后面右边那蹄子上有一道白,白下边是一道黑,这就有讲究了。”

凤吟想着,是这些骏马都根据花色有些名字,什么踏雪踢雪流星赶月之类的。

“这叫马踏飞燕,但哥哥送给你又有了别的名字”,袁奉尧说着与凤吟就往屋里走,看着袁百禄这几位道:“这叫做黑白两道。”

凤吟爱马,好男儿幼时都幻想舞刀弄棒,驰骋疆场。再是因为拳法来自战场。

因普有言,心意六合拳为武穆王岳飞所创,乃决战沙场所用杀敌护国的拳法。

且不说到底是真实还是附会,就那传下来的九要论却非统帅三军,明天地道理,今古大义,又通晓绝杀之术之圣贤不能写成。即便不是如此,那供奉岳武穆,信奉“精忠报国”四字却不假。而此路拳法,虽大起大落,大开大合,大气磅礴,士气高涨,却无跳跃挑逗之法。虽无高来高去的腿法,却根基在腿,步法灵活,窜纵来往,周转起落。所谓手是两扇门,全凭腿赢人,这个腿并非单纯指腿击法,而更多是说步法。身法讲束而为一,步法是鸡腿龙身,没有马步,就是为了上步快,身子压成一片,以一贯之,冲杀自如。这正是“步是战马”的道理,也是个秘密。那腿不是起腿踢人的腿,而是战马奔踏之腿。所以虽然马步合于骑马身姿,但夫子依“以枪化拳”之理,将这马也化入身上,取了驰骋方便的鸡腿槐虫步,舍弃了开裆马步,为得就是这一快。

说书的都道:“赤兔马快,刀沉力猛”练的就是这个别扭劲儿,走鸡步龙身,就类似骑马,一旦配合上了,人马合一,那舞动兵刃才能得心应手。

所以,形意拳明显是个枪架子,却是带了“马”的枪架子。都道形意步,形意步,强调“行意”,这个行步,是有道道的。

凤吟喜欢马,要得就是这个“行意”,周身六合,即便根基差池一些,只要合到点上,却也能发挥出极大的优势,但若能得着好马,那更是如虎添翼。

凤吟被袁奉尧推着往屋里走,也确实外边有点冷了,一拨人就被撂在那里等,凤吟回头看到袁百禄满脸感情,道:“百禄哥,回头我找你。”

袁百禄“哎哎”几声,也随着老兄弟几个出去了,他还真有事情要跟凤吟讲。

回了屋子,向楠自然就退下了,不陪客。

凤吟跟奉尧刚坐下,外边又吵吵起来,听声音是袁奉举来了。

叫凤吟小四少爷,实际有好几套讲法。自己家道他是老五,是从北房的学堂来的,五爷的俩孙子袁奉勤,袁奉俭,袁广宽俩孙子袁奉科跟袁奉举,再有凤吟大姑姑家的孩子叫袁贵梧。

实际袁奉科袁奉举跟袁凤吟的关系已经远了,正在五服边上,他跟袁奉尧的关系到近一分。

叫袁凤吟小四少爷,是从袁奉琪,袁奉勤,袁奉俭这来的。老奶奶共五个儿子,广和,广慈,广济,广熙,广阔。但是头三个都不当儿子待了。广济真没浪费了名字,自小就出家去了五台山。那个时间有点乱,真应了狡兔三窟一说,广慈小时候就过继出去了。广和不是老太太亲生,虽说是个长子,但跟家里不和,颇有志气,算是奋发图强,以求闻达,不要家里一分钱,早早就去了京里谋仕途。

四爷袁广熙实际上个是最没出息的,但又是最得老奶奶喜欢的,可撑家业。老老实实窝在家里,到混了个大爷。

袁奉眠是广慈二爷的独苗孙子,也就小时候在家里住过一阵,大了就接走了,隔两辈了,早不亲了。成字趟上的闺女女婿都不跟这走动了。属凤吟最小,小时间也有这么算的,凤吟是老五,但外人都没叫他五爷的,现在大了,反而不好论了,就一含糊称了小四少爷,却也恰当。

果然是袁奉举来了,他是跟他爹爹一起来到,袁成启,后边还有袁奉勤,袁奉俭。

袁奉尧听到声先迎了出去,宛如主人一般:“大叔好,本来上午就要过去看大爷爷的,在这一耽搁就得下午去了。哎呦,成铭叔好,成铭叔也回来了。下午一并,下午一并。”

那边几个叔叔也都道:“奉尧啊,见过就好了,见过就好了。”

后边三个弟弟也跟着叫大哥好,本来奉尧家跟这边排不上,但一旦说到一起了,他却是个大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