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2(2 / 2)
“呵呵,一杆喇叭让你一说都等宝器了,赶空儿我给妹子买一杆。”
收拾好了又谈了一会儿,凤吟就告诉康氏,他打算过了二月二就直接从淮阳走,先去拜见一些过去的朋友,实际就是他三叔那些朋友,联络一下感情,也打听一些消息,拜个年。
今年家里走了人,寨子也因为上次一闹走了不少人,对子就不用贴了,不贴对子就少了很多喜庆,就不多呆了。
跟青面商议一下,他暗中帮着留个心眼,这次决定帮青面去办事,又因为前期帮他把烟瘾去了,这就没问题了。
如果有什么突发的事情,就北城迎水寺街药铺找任海山,那是刘掌柜的嫡传弟子,比小五管事。
防着外人就可以了,也出不来大事,照顾老奶奶,多跟老奶奶聊。
康氏道:“你还嘱咐起我来了。”
凤吟道:“我也看不底细了。得小心。”
说到这句,康氏的眼睛就一亮,有点惊奇地盯着凤吟的脸端详了一下。
凤吟也不说话。这句话外人很难理解意思,所以得交代一下。
凤吟是镇上少有的可以察气辨殃的人,而且如此收放自如。一个是得天独厚的天赋,再就是小小年纪经历的那些事情,然后就是老刘老奶奶引导得好了。
关于五运六气这个事情,医儒武道巫各家有各家的一套理论。但却一理想通,唯一不同的是修炼的方式不同。但是拳家与方家特别重视这个。方家重视利用,拳家却重视修炼。
简单说,就是辨别气色与气场,即而了解气机。这里只能用这个词汇,别的词不容易形容,不过也不需要太明了。
这个天赋对凤吟来说并不一定就是什么好事,那样会让他小小的心灵里装上很多磨难,换言就是看到了常人看不到东西或不该看到的东西,有点玄了。
所谓气色,就是颜色气象。颜,就是颜面,眉目之间;色,就是眉目之间的气色。所以有话分别为“相貌取人”,“态色取人”,类似于看相。
古时有一套经验说辞,比如华盖浮突,少年不幸,骨插边庭,威扬四海;眼如鸡目,性急难容,步若蛇行,毒而无寿;马面声嘶,速死之汉,气若烟尘,凶灾日至;形同猪相,死必分尸,眼似虎睛,性严莫犯。,等等等等。
各家有各家一套词儿,都是经验积累又得通过经验贯通。这是后天法。
而另一种人,却有着先天的本能。静极而生气,即而可以俯察天地规律变换。古代圣贤多好此道,诸子百家皆有论断。
列子曰:“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日易也。易无形埒,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变者,究也,乃复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
黄帝书日: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故生物者不生,化物者不化。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智自力,自消自息。
战国时期的田光特别善于察辩人之勇武气色有名言道:“夏扶之勇是气血之勇故夏扶气怒之时,面红耳赤;来意之勇是气脉之勇故宋意发怒时面目灰青;秦武阳之勇是骨骼之勇,故武阳愤怒时,面目藏白;荆轲之勇是神武之勇,故荆轲震怒时而气色不变如常。”
黄帝内经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庄子说:“通天下一气耳”
这是引经据典,都有一定的学问。
然而为真人之道,上了境界,就不是那么容易查看的连,古语道“喜怒不形于色,宠辱不惊于身,处危难之际而仍然能够性情闲适畅朗,听到赞誉或低毁时能够颜色不变,以天下之兴襄治乱为已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庄子内篇讲过一个列子的老师“壶子心静如水难倒季咸”的故事。
说当时,郑国有一个善于相面的巫师季咸。他能根据人的长相预测人的生死福祸,郑国人讳疾忌言,所以都见他就躲。
列子非常羡慕他,并跟自己的老师说,原来天下还有比老师更高明的人。壶子便让列子请季咸来看。
季咸看了几次,先是感觉壶子面如死灰,难出十十日。
便如实相告于列子,列子见老师大哭,壶子却笑道:“刚才我是心境寂静,止而不动,所以他看到的是闭塞生机的土色。明天你再把他请来看。”
第日次再看,季咸却看出了开始通畅好转的生机。
回头壶子依然笑着告诉列子:“刚才我给他看的是天地生气,排除一切私心杂念,一线生机从脚后跟生起,直到头顶。他刚才看到的就是这一线生机。过些时候你请他再来看。”
三日再看时,季咸却道:“你的老师昨天刚有了一点生机,怎么今天又精神恍惚神若游丝了。我无法给他看相。你告诉他,等他心神安定的时候,我再来给他相面。”
列子把这些话告诉了壶子,壶子说:“我刚才给他展示的是没有任何迹象的空虚境界,所以他看不出什么来,明天你请他再来看看”
次日,季咸又被请来了。
季咸刚走进屋,看到壶子的面色,便大叫一声,转身就跑。
列子去追竟没追上,壶子解释道:“刚才我让他看的是我的根本大道,但还没完全展示出来。本只是想逗逗他而已,让他无法猜测,就像草遇风披靡,水随波逐流。没想到他刚看我一眼就被吓跑了。”
所谓“阴阳一气耳,一气受形而为人,一气离形而为鬼。”
正蒙太和讲“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至静无感,性之渊源,有识有知,物交之客感尔。客感客形与无感无形,惟尽性者一之。”
这是将帅方家相人之法。而医家武家,又有另外一套建立与躯体内外的法子,并可以通过内外修炼而改变。
谱上有言:六合之精妙,大拳师未必尽其能,生克之变化,大方家未能尽其用。然归纳括之,欲知天地间格物之精华,尽心意之妙,先致力于立体,庶几得其要矣。
这个就很容易体会了,正合了五行拳理,前面已多次讲过。简单的例子,敌人相见,分外眼红,但气势有高下,这个不是硬装硬怒能生出来的。很多人上了场面,虽然热血沸腾但是浑身无力。或者内心空洞,无处着落。
又或者麻木迟钝,手足发凉。这都是气魄不够,或者被对方压制,吞没。
拳谱讲“能在一气先,不在一气后。看人如蒿草,打人如走路。”很多人以为就是一种心理战术锻炼方法,实际不然,这正是一种表现方式,不是想想就能做到的,另有他法。
所以才有了“左右全凭盖势取,束展二字一命亡”这一句。
古传有个例子,关公温酒斩华雄,关公万军之中单刀直入,视华雄如插标卖首,华雄见关公不敢向前,关公手起刀落,一刀斩华雄于马下。干脆利落,这就是气的较量。
凤吟自幼小敏慧,天生神通,可查气殃。少年时夜宿古墙,往好听说是吸收天地精华,实际也是一种特别的修炼,以至于将整个镇子的生死气色都了然指掌。
这与他小小年纪极不般配,所以才郁郁寡欢,不愿多言。
本书下载官网
有这个本事的,城里屈指可数有几人,一是袁宅老奶奶,再是伏羲庙里二先生。老奶奶是善意利用,换言叫做布气,反而复查。二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