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4(1 / 2)
不过不出明天就明白了。
“你想咱家的拳,虽也切磋交手,但一门秘传,并无外传。与咱有关系的,是山西戴家。再就是清真教内。但都各守秘技,只见打人不见练拳。所以这各自的精进,就相互不通。
我曾拜访过半拉庙李先生,因我两家同出一门,古有夫子关照,所以李先生也跟我道,这拳就如同古兰经安拉言,后人只管顺从,守法照做便是。我后来一想也确实如此,经典的东西,就像古曲,能防像了就已然高深了。我们家的拳又以心意下功夫,我辈有福,得夫子遗传,坐享其成。所以我呢,也就很好奇这些不断演化的拳法,还有一门的分离,你出去,就选了名拳,多心感身受,回来与我演练分享。这一门拳法,一旦广开门户,不出三辈,必然分裂,以此为镜,可以知己。”
“嗯”,袁三魁是很佩服他爹的,他爹也是痴心好武,但因为身份所在,修文习武,又将家业搭理得井井有条,这是多大的能耐,所以他爹就这么点喜好,他当然帮忙完成心愿。
“我听说戴家用心意与人换了一套螳螂闸式,这套拳我在孙先生处未曾听说,想来是另一支脉。所以你出去看看,有什么异同认识朋友多了,将来也方便行走。”
“儿记下了。你说这几家就都是螳螂门了啊。”
“是,梁先生有一手乱接崩补八肘拳,叫做螳螂接手捶,打袖不漏针,出拳崩补连环,见缝插针。
李先生翻车辘轳闪电手,七星寒鸡步,刚脆快健,横裹直撞。这一家也是七星鸡步的打法,你去看看跟咱沾多少。孙先生白猿集连,出洞入洞,手脚连环,沉肩活腕,螳螂钩子手豁裆剪刀腿,勾挂铰错,外带临行鸳鸯蝎子尾。”
“哈哈哈哈爹,你是听说书的说得吧天花乱坠的,我就是一个箭步双把,我就给他搁进去,我就让他们知道知道我风双把铁扇”
说了半个“风”字一想不妥,又硬咽回去了。
“呵呵呵呵”,看着儿子这股莽撞劲,四爷一高兴竟然就忘了三魁先前打了他大师哥的事情了。
上边说的那个敦子的拳师,是烟台恒信镖局的大弟子,这镖局的总镖头是袁四爷的一个朋友万恩行开办的,实际也没坚持多少年就又关掉了,有人说这个老先生太学究了,功夫倒是有,但买卖不行,想着办点互利的事,但总是顾虑太多,这也照顾照顾,那也照顾照顾,很多事情得自己忙活,家里徒弟练武又不勤,起手就不叫好。
袁四爷就是打法了三魁到处帮忙,算是取经,去的地方何止这一家,都是把人家师傅打了回来了,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也有性情相投的,也有德高望重的,但算起来也就这位万老师为人谦和,不忍下手。
这边也没什么事情了,四爷准备再借机给他谈点别的,但就在这个时候,门外吵吵起来了,听着街门外伙计喊着:“你们在这等这我进去通报一声,别吵吵”
隐约听到地痞兄弟小亮子跟三明儿的声音,三魁噌就站起来了,妈的说了让他们别来家找我,这些小崽子,又出什么事情了。
扫兴,袁四爷瞪了三魁一眼,心道,你一天的就互作吧,大跨步就出去了。
第七章强龙不压地头蛇
第七章强龙不压地头蛇
门外立着好一条大汉,铁塔一般,这个头,眼看顶着门框了,长得不胖,但大骨架,宽膀扇儿,显得又大又横,跟个大木头墩子似的。近一步看,铮亮的大光头,四方大脸,长得不怎么好看,在那晃着大脑袋瓮声瓮气地嚷嚷着,胳膊一伸,那手可比三魁的粗大。
守门的伙计搬着街门拦着,都不敢下台阶,那大汉在那晃荡的,感觉一不小心能把门边那狮子碰翻了。
后边跟着三个伙计,其中就有那个冯振海,那个粮店展柜也瑟瑟缩缩跟在身后,似在努力拦着大汉没拦住。
另一边是几个小弟,一个个七歪八拧的,似乎刚挨过揍。
三魁的气往上冲,突然想到他爹还不知情,这心就忽悠晃了一下子,生怕他爹不了解事情不好搭话。
想着已经出了门了,冯振海贴着大汉一指,“就他。”
袁四爷差异地看了三魁一眼,三魁目光坚定,袁四爷一眯缝眼,马上明白了,并没流露责备的目光,而是会意地“嗯”了一声。
“这位师傅,请问有何贵干我是本宅家长袁广廷。请问师傅是”
“您就是袁四爷了在下三家粮店特聘坐店里贾三山。”
“哦幸会幸会,已有耳闻,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您别只客气,我来问一问你,我受聘来贵地捉贼,有何不妥之处么”
“这,是好事儿呀亏得我家粮仓未遭劫盗,不然我也是登门拜访。不过作为一方族长,待捉得贼时,定当当门拜谢。”
“呵哈哈,老当家说得好,可为何方才贵公子,这一位三爷兴师问罪,带着一队兄弟打了我徒弟。”
“有这等事”袁四爷转脸一看三魁,又对大汉道:“我并不知情。”
“你不知道我就告诉告诉你”那大汉不依不饶。
袁三魁一听又火了:“什么就一队人马比武较技切磋武艺,武行常事,大庭广众当着街坊他输了就是输了,学艺不精,虚心请教,不丢人这胡说八道的让人听着人多又欺生怎么着”
“哦切磋武艺今日不才到想讨教一二。”
不待袁三魁回答,四爷赶紧道:“误会误会,这位老师,我儿疏于管教,实在是我袁某失责,我在这里向您道歉了,若是伤了爱徒,我定会负责。您老弟先消消气。”
“没有误会我就是看着您这儿子,怎么看怎么不像能打了我徒弟我就想讨教一二,感觉感觉。”
袁三魁犯了虎豹脾气,“噌”一步就往下蹿,这步子一开又落下了,他被那牛皮带顿了一下,这也就是感应敏感,照着一般的情况早把这皮带扯断了。
按以前三魁这一蹿下去,就得一把将大汉干翻当场。
这无理寸步难行,不讲理了就惹人讨厌。
这里还是交代一下这位贾三山师傅的来头。他其实住的不远,就在彰德府安阳,彰德实际就是安阳清代时的名字,当时是治下安阳。
此人也是富家子弟,就好这一口儿,也是不在做买卖,就爱搞点可以打架的副业。自幼家里请了远近的名师执教,先先后后也是换过几位老师,而且都是技艺超越老师之后,老师自动走人。
后来就有一位形貌枯蒿的烂袈裟铁罗汉主动找上门来,贾家是收养门客的,这大和尚就在贾家吃喝。贾三山的父亲也不不在意,但贾三山却在意,他不为吃他家几个馍,却是想找点事情做,能在近处打架,就不往远了寻。
这天他就故意在众人面前练了一套拳,打得生龙活虎的,博了个满堂彩。
但就这邋邋遢遢一个和尚不以为然,贾三山感觉自己找着事儿了,就故意贴近这大和尚面前又打了一趟。
只打了一半,这和尚却倒头躺下不看了。这一姿态让贾三山火冒三丈,就喝道,你个秃驴看不懂也就罢了,如何如此欺我,竟然作此蔑视姿态。